賴國強
摘 要 學困生是指那些學習能力較差,接受新知識較慢的學生,他們是學生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需要重要關注和照顧的對象。在新課標的標準中,倡導“每個學生都能夠獲得全面的提升和進步”,要求對整個學生群體進行教學和培養(yǎng)。在這樣的背景下,就要求小學老師在進行課堂教育的時候,要從學生整體出發(fā),不能夠忽視任何一個學生。但是因為學困生存在的客觀事實,就使得小學教師必須尋找到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困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接受水平,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升小學生的整體水平,縮短學困生和三好學生的差距,從而達到全面進步的目標。本文在了解學困生的現(xiàn)狀和背景的基礎上,尋找轉化學困生的具體措施,筆者在反復思考之后,覺得從能夠增加學困生能動學習的砝碼這一方向著手,以此來探討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困生學習能力和提升學生整體水平的工作具體措施。
關鍵詞 學困生能動學習 學困生轉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在這樣的背景下,就要求小學語文要鍛煉和培養(yǎng)全體學生,要讓全體學生都能夠同時的獲得發(fā)展和進步,這不僅僅是新課標素質(zhì)教育理念對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還是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守和執(zhí)行的基本原則。在新課標的理念中,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要同時面對全體學生,要同時關注全體學生,要讓全體學生都能夠獲得發(fā)展,而不能夠再像之前那樣,只面對部分的部分優(yōu)等生采用“精英式”的教學活動。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注意點學困生存在的客觀事實,必須認真的對待學困生,積極的探討幫助學困生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升學困生的學習能力,拉近學困生和優(yōu)等生的距離,促進全體學生的均衡發(fā)展,實現(xiàn)人人獲得發(fā)展和進步的預期目標。
此外,因為學困生的客觀條件限制,使得他們的學習能力,能動意識、主動意識相對比較薄弱,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還有積極的做學困生的學習思工作,增強學困生的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他們愛上學習語文,自發(fā)的去學習語文。
1多鼓勵學困生,提升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困生的能動學習
在大量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學困生學習困難除了是因為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能力低下等外在的客觀因素之外,更主要的是學困生缺少學習興趣,在學習思想上缺少主動性和自覺性,缺少根本的內(nèi)在意識和能動潛能等內(nèi)在因素的影響。
筆者在課堂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困生的內(nèi)心十分自卑,缺少學習信心,十分的在意外人的評價和臉色。但是很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并沒有真正的注意到這一點,在實際的教學中,仍然經(jīng)常用訓斥和口頭教育的方式來評價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很容易損傷小學生的自尊心,還會進一步的引起學生的厭學思想。所以,要想更好的幫助學困生,提升學困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增強學困生的自覺學習意識,小學語文老師,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教學語言和評價標準,要認真的關心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因為有的時候,小學語文教師不經(jīng)意的一句批評,會極大的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而一句肯定,又會對學困生產(chǎn)生深遠、深刻的影響。很多學困生,都是因為老師的肯定,而逐漸提升學興趣,從而變得更加有自信。
小學語文教師在幫助學困生,提升學困生學習能力工作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第一點小學語文教師,要隨時注意自己的教學語言,盡最大能力去發(fā)揮教學語言的感染力。在日常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平淡枯燥的教學語言不僅不能夠吸引學困生的注意力,還會是學困生更加厭惡學習。與之相反,優(yōu)美生動、充滿抑揚頓挫的教學語言卻能夠有效的引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好的感受到語文學科的內(nèi)在美和教學語言的優(yōu)美,從而使得他們更加熱愛語文,主動地去學習語文,逐步的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第二點是,小學語文教師要有效的利用教學評價的激勵性,通過合理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去激勵學生,讓學困生變得更加自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進行一項教學活動,那就是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狀態(tài)和水平。合理恰當?shù)脑u判效果能夠對學困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讓學困生的消極情感有效的轉變?yōu)榉e極情態(tài),從而更好的促進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進行教學評價活動的時候,小學語文教師不要吝嗇肯定評價,要經(jīng)常性的用肯定的觀點、激勵的語言來放大學困生的閃光點,對學困生表現(xiàn)的積極一面,及時給予肯定積極的評判,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為主動學習打下思想根基。
例如在進行”靜夜思”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在提出“靜夜思的作者是誰”這個簡單的問題之后,有意識的讓某一學困生回答,在不斷的提醒和幫助下,讓學困生回答出正確的答案,最后教師在對學困生的回答做出積極的肯定,并且給予表揚鼓勵,讓全班同學為之鼓掌。在這樣的情況下,幫助學困生樹立了信心,提升了學困生的學習精神,讓他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2通過生動形象的場景來有效的幫助學困生能動學習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小學語文教師能夠采用直觀的圖像,營造生動的場景,列舉真實的例子,就可以對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官感受和內(nèi)心的震撼,從而是學生學習的更好。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困生學習積極性差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時學困生缺少對語文知識的認同感和興趣感,對枯燥乏味的字詞句沒有興趣,就無法自發(fā)的去學習和探索語文。但是筆者認為,小學語文雖然表面上看十分的枯燥和乏味,但是其本質(zhì)確是充滿了生動,真實和趣味的特點。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述課程相關知識內(nèi)容的時候,如果能夠合理科學的選擇生動、直觀的畫面,將能夠更好的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從而讓學生更好的學習。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授課程的時候,可以利用語文掛圖的直觀性,展示與之相關的幾幅語文詩詞掛圖,來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初步的感受和認知。在這種教學情況下,通過讓學困生直觀的面對生動形象的教學畫面,使他們的內(nèi)心有所觸動,從而更好的增強學困生的主動探究意識。
再比如,在現(xiàn)實過程中到處都充滿著語文知識,而學困生大多數(shù)對現(xiàn)實事例有著濃厚情感,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真實的生活場景,來組織小學生進入氛圍之中,親身感受語文的生活之美和應用之美,從而產(chǎn)生能動的學習情感。例如在學習“春曉”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將現(xiàn)實生活中春天早晨的情況通過視頻圖片展現(xiàn)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的去體會處處聞啼鳥的畫面,然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包括學困生在內(nèi)的學生進行場景體驗,感受畫面內(nèi)容,從而增強學困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3通過帶領學困生進行探索實踐,不斷的提升學困生的學習能力
學困生的能動學習意識差、主動性不強還有一個重要的的原因那就是學困生的知識儲備不夠,這就使得學困生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沒有有效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渠道。而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語文教師過于輕視學困生,使學困生沒有鍛煉實踐的時機及獲取策略方法的機會。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不能忽視學困生群體的存在,把教學注意力及教學重心都放置到中上等學生的教育教學中,而應該有意識地搭建學困生探索實踐的教學舞臺,鼓勵學困生樹立向困難挑戰(zhàn)的勇氣,主動與他人合作,探知和感受語文問題,讓學困生逐步的去感受和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經(jīng)驗,增強學好語文的信心。
4結語
總之,面對學困生學習興趣差和能動性不足的客觀事實,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去提升學困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讓全體學生共同進步,提升全體學生的綜合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還要發(fā)揮優(yōu)等生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以優(yōu)帶差的形式,組建互助協(xié)作小組,幫助和帶動學困生更好地能動學習。
參考文獻
[1] 張憲政.對學困生實行導師制輔導的研究與分析——基于一所民辦學校的行動研究[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6(01):51-53.
[2] 蘇少英.尊重差異,因材施教——淺談農(nóng)村小學高年級語文學困生轉化的策略[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05):00275-00275.
[3] 米永梅.讓語文課堂遠離學困生——淺談農(nóng)村中學語文學困生的轉化工作[J].考試周刊,2016(49):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