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第2424中學 張 明
孜孜,你好。
看到你的提問,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自尊心過強,不好一概而論,雖然看起來都是自尊心強,但是可能各有各的“結”,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首先我們需要和情緒激烈的孩子單獨談話,了解這個孩子情緒被點燃的前因后果,幫助他疏解自己的情緒。比如這個孩子突然發(fā)脾氣,是因為被哪句話觸動的呢?這句話帶給他什么樣的痛感?以前什么情況下也出現(xiàn)過類似的情緒呢?在他們情緒過后,引導他們冷靜分析一下,找到最初的情緒源,再來找解決辦法。
自尊心過強有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就是不接納自己的錯誤。
心理學上有種理論,那就是,很多人出現(xiàn)心理問題都是因為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很多的心理癥狀源頭都是原生家庭。人類是缺點收藏家,對于功利性的家長尤為如此。隨著對教育的重視,很多家長只重視成績,關注孩子的錯誤,而忽視孩子心理的成長,常以愛的名義對孩子進行懲罰。這種“愛缺乏”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往往提苛刻的甚至是其能力不及的要求,不能接納他們犯錯誤。所以,慢慢的孩子也不能接納自己的過錯。自尊心過強的孩子大多是接納自己方面做得不好。
對這類學生,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引導他喜歡上笑著照鏡子,愛對著鏡子笑的人是能悅納自我的人,而看著鏡子愁眉苦臉或拒絕照鏡子的人,多半對自己很苛責。人接納自我是從接納自己的身體和面部特征開始的,要引導孩子學會適當寬容自己的錯誤,接納自己的失敗。
第二種是有完美主義傾向。
在溢美之詞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有一種完美主義傾向,完美主義使他們的自尊心過強,不能接受任何外界的指責。完美主義是一種人格傾向,指一個人對自我或他人設定極端的高標準,并極端要求結果完美,且以結果成敗對自我進行嚴苛的評價。完美主義者通常自認為自身條件較好,覺得自己有不同于他人的特質(zhì),所以不能忍受自己被他人忽略或看不起。他們很在乎別人對他們是否尊重,總想把事情做得完美。完美主義導致他們很容易脫離普通人群,特立獨行,常會感受到來自群體的壓力,進而激發(fā)他們的自尊。
對待這類學生,要鼓勵他們?nèi)フ业剿撕妥约荷砩系腻e誤。比如可以引導他們研究名人,看到名人的兩面,尤其是要找到一些偉大的名人的不完美的一面。也可以引導他們找到家長、老師或者同學等身邊人不完美的一方面,讓他們試著打破心中完美主義的壁壘,懂得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
第三種情況,是有強烈的自戀情結。
最自戀的莫過于希臘神話中的人物那喀索斯(Narciccus),這位傳說中的美少年因貪戀自己的水中倒影以至憔悴身亡?,F(xiàn)代心理學認為,自戀包含三個成分,其中一個就是低共情、低親密度的人際關系。自戀型人格的主要特征表現(xiàn)為無法接受別人的拒絕和批評,直接反應是憤怒、敵意,甚至會采取報復行動。這正和你所提到的孩子與同學關系緊張一致。
要讓學生走出自戀的圍城,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這和第二種方法好像正相反。引導學生去研讀優(yōu)秀人物及生活中身邊人的優(yōu)點,改變過分膨脹的唯我獨尊意識,學會淡看自我,學會贊美他人。
解決了心理方面的問題,還要引導學生承擔起家庭、班級、學校、社會等方面的責任,做一個幫助他人的計劃,先從為最親密的幾個人做點事開始。這樣,可以有效緩和他們與別人的緊張關系。
總之,自尊心過強,無外乎就是沒有處理好自己和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的關系。只要能接納自己的缺點,不過分看重自己的優(yōu)點,多看看他人的優(yōu)點,自己與他人的緊張人際關系可能就會有所緩解。
最后想說一點,心病需心“藥”醫(yī),這里所做的分析和建議并非包治百“病”,還要望聞問切,尋根溯源,辨證論治。
順祝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