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東方國際學校初中部 張洪艷
三月下旬,一個叫小青的女孩要來我們班借讀,直覺告訴我,她不是一個簡單的孩子。
開始的幾天很平靜,讓我一度懷疑自己的直覺。直到一節(jié)語文課,語文老師怒氣沖沖地把她交給我:小青犯了個小錯誤,老師本想提示她一下,可她眼中的不屑和臉上的對抗讓人心里不舒服。我試著問她,她把臉一扭,一副拒絕合作的樣子。于是我換了一個角度,從她來這所陌生的學校借讀的原因開始聊起,誰知,她很淡漠地吐出一句話:“我是被原來學校開除的!跟老師處不到一塊兒!”那樣子,像是在說別人,說完還不忘打量我一眼,觀察我的反應。說真的,我當時還真被她“雷”了一下,不是她的話,而是她漠然的態(tài)度。
我?guī)亟淌?,那個與她一同犯錯的孩子主動承認了錯誤,我轉頭告訴小青:不是所有錯誤都需要掩飾,也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會用批評的方式處理錯誤,有時自己坦承地說明會更有效。她若有所思地看我,我一笑,很認真地告訴她:我認識一個學生,是從她走進我們的班級開始的,我會看她的現(xiàn)在、期待她的未來,卻從不會用過去給她打分。
那天正好是周五,我和她約定,下一個周五,我們再來一次談話。
接下來的一周,我一直留意她的表現(xiàn),比如她的字跡十分清秀,班里好多女孩拿著她的作業(yè)本向我夸贊;比如她擅長板報設計,班會課前布置板報多了她活躍的身影;比如她喜歡文科不喜歡理科,一上數(shù)學課便要東張西望地打發(fā)時光;比如她不善收納,書本放得亂糟糟的……周五,她如約來找我,我一一講出觀察到的這些,她愣愣地盯著我,似乎沒想到談話會是這樣的內容。當我讓她說說自己的想法時,她只訥訥地問我:“老師,下周五還談話嗎?”
我們班有一個傳統(tǒng):每個月的最后一個周末,學生要給老師寫一封信,題目是《老師,我想對你說……》,小青第一次寫的信很長,里面講了我?guī)缀醯膬杉拢?/p>
那天下雨,從食堂出來,看見小青正淋著雨蹲在地上系鞋帶,我走到她旁邊,幫她撐傘。她猛然抬頭,我朝她一笑,示意她不要著急。她低下頭,飛快地系好鞋帶,跑入雨中。
如果說“撐傘”是無心而為,那么微機考試介紹經驗可謂“蓄謀已久”。小青八年級就要回原籍參加微機考試,而本地的孩子卻要九年級才參加此項考試。知道她要去考試,我找到她,要她從復習方法、考試心態(tài)調整、考試狀態(tài)等各個方面詳細記錄、總結,考完回來給同學們傳授一下“中考經驗”。她帶著難以置信的表情張大嘴巴看著我,似乎在問:她的成績在全班是排后數(shù)幾名的,這種介紹經驗的事,不是該優(yōu)秀生做的嗎?我告訴她,每個人應考都有自己的經驗,不論成績好壞;她是全班第一個參加中考的,這么寶貴的經驗,大家求還求不來呢!
兩天后,小青考試回來,已經準備好發(fā)言稿。她有些局促地登臺,介紹自己如何準備考試、考場上如何緊張又如何調整……講到“任何事,只要有充足的準備,就會有理想的結果”時,臺下響起熱烈的掌聲,小青笑呵呵地望著我,臉上有一種別樣的光彩!
我想,可能就是在一些小事上,我給了她足夠的關注,讓她感受到了師愛的溫暖;在學習和班級事務中,我給了她足夠的尊重和信任,讓她找回了自尊和自信。
期末考完試,她便回了老家。成績出來,我打電話給她的家長,告訴她小青已經考到班里二十幾名。電話那頭的家長喜不自勝,說以前她從不與家長交流,更不會講學校的事,現(xiàn)在回家,她張口閉口“我們老師,我們班……”,說原來只求孩子成人就好,現(xiàn)在也可以試著做一個成才的夢了。
我的眼前浮現(xiàn)出小青明媚的笑臉,心中默念: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她只是開得晚了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