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宋國珍
“媽媽,剛才做夢夢見我在中學上課了,語文還是孔老師教。我不想離開孔老師?!眲t逸媽媽談到兒子在夜里醒來哭著對媽媽說的話時,眼圈紅了。是啊,在即將小學畢業(yè)的時候,孩子們最難舍的是他們的班主任孔老師。2017年6月15日,來滄州市路華小學給孔令華送錦旗的家長們,紛紛表達著孩子對孔老師的依戀之情,也不乏對孔令華6年間為孩子的成長傾情奉獻的深情贊譽。
“教育無小事,細節(jié)定成敗。”孔令華用自己的細心、博愛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尊重。
一年級開學的第一課,孔令華對孩子們的行為規(guī)范是從講故事開始的。她繪聲繪色地給孩子們朗讀淘淘和眼睛、耳朵、身體、四肢有關(guān)上課聽課的童話故事,得出了上課應該“眼睛注意看、耳朵仔細聽、腦子跟著動、精神要集中”的結(jié)論,揭開了課堂常規(guī)的序幕,孩子們聽得很投入。“眼睛注意看,耳朵仔細聽,腦子跟著動,精神要集中?!边@個童話故事形象生動地讓孩子明確了課堂常規(guī)要求,每節(jié)課一開始孩子們就自覺地一邊齊誦這四句話,一邊規(guī)范自己的坐姿,等老師走進課堂時,孩子們已經(jīng)齊刷刷地坐好等待老師講課。
接下來的每堂語文課,前三分鐘孔令華都要讀一個小故事,讀后與孩子們交流。她用《驕傲的孔雀》讓孩子們明白做人不要驕傲,要謙虛要向別人學習,用《誠實的孩子》讓孩子們明白做人要誠實不要撒謊,用《藍樹葉》讓孩子們知道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那些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很自然地打動著孩子們,讓他們在美的熏陶中輕松地明確了學校的規(guī)范要求。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白居易16歲時寫下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的前四句可能稱得上中國流傳最廣泛的古詩之一了,每個人小時候都背過,當然隨著我們的成長對詩的含義會有新的理解。就在今天,拿現(xiàn)在的場面來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意味著我們又一個新學期的學習生活開始了,我們也可以向小草一樣在這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里抓住小學階段最后的機會,去爭取更優(yōu)異的成績。祝同學們在新的學期里學習、生活更上一層樓?!?/p>
這是孔令華在2017年2月開學第一課借鑒董卿在《中國古詩詞大賽》上開場詞的方式,朗讀了一段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并引出新學期對學生的希望和祝福。老師的話音剛落,孩子們報以雷鳴般的掌聲。學習的信心瞬間被調(diào)動了起來,非常投入地順著老師的思路在古詩詞里漫游。
為了進一步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能和孩子們多交流溝通,孔令華每周寫一篇美文,在周一課前三分鐘時讀給孩子們聽。文章有的是回憶,有的是期盼。后來,每周一老師讀文章的時刻成了孩子們最大的期待。每當孔老師走進教室,看到老師打開日記本的瞬間,孩子們就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當孔令華讀自己參加中考前后的經(jīng)歷時,孩子們不禁落下了眼淚;當讀到童年趣事《三樂》的故事時孩子們笑得前仰后合;當讀到孩子們自己在低年級時發(fā)生的有趣故事時,也讓很多孩子哭笑不得……孔令華寫得最受孩子們歡迎的一篇文章是《三樂》,她把這篇文章作為孩子們《班級成長記錄冊》的結(jié)尾篇,其中寫到:“孩子們,《三樂》這篇作文是我讀的所有文章中最受你們歡迎的一篇,把它收錄在這里,老師希望你們在今后的生活中,像三樂一樣微笑常伴?!笨琢钊A用這些富有詩意的文章陶冶著孩子的情操,寓教育于文章中浸潤了孩子的心田。
閱讀能益人心智,怡人性情,變化氣質(zhì),滋養(yǎng)人生。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在有些家長的意識中,老師讓孩子讀課外書就是不務(wù)正業(yè),所以盡管開家長會時孔令華再三對家長進行讀書重要性的輔導,強調(diào)家長要多給孩子買書,但有的家長就一句話:課本還學不好呢,讀什么課外書?為了轉(zhuǎn)變家長的這種觀念,孔令華做了很多工作。
2012、2013年兩年的暑假里,她對班上的8名性格特別、家庭情況特殊、家長無監(jiān)管孩子能力的家庭進行了家訪。每到一個家庭就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性格特點,給每個孩子買來一套書。每個孩子的書都不同,有《十萬個為什么》《中國四大名著》《上下五千年》等,并鼓勵孩子利用假期把書讀完。高凱同學利用一假期獨立讀完老師送給他的那一套書,開學后這個孩子就愛上了讀書,家長從此也認可老師的建議,給孩子買書共讀。雖然破費了近500元,但是能激勵孩子們愛上讀書,孔令華心里是欣慰的。
孔令華堅持對班里特殊家庭的孩子不定期地送書,以調(diào)動他們的讀書、學習積極性。小源同學剛?cè)雽W時可以說是一張白紙,沒上過學前班,沒接觸過任何與學習有關(guān)的東西,不知道上課是怎么回事。一年級這兩個學期,孔老師對小源的要求就是先讓他能坐在課堂上上課,別的基本沒學會什么,考試當然不及格??琢钊A在這一年中觀察出這個孩子對一些比較形象、直觀的東西很感興趣,于是放暑假前就給他買了繪本《小馬過河》《大鬧天宮》《小貓釣魚》等七八本書,在家長的幫助下堅持讀完。在讀書的同時小源還認識了很多字。開學后的語文課上,小源就能跟同學們一起學課文了。從二年級下學期開始他的語文成績一直在90分以上,甚至有時能考到97、98分。
為了提高孩子的讀書興趣,幾年來孔令華與孩子們一起讀書,三年級時一起讀《夏洛的網(wǎng)》《精靈鼠小弟》,利用書中的插圖分享敘述書中的情節(jié),四年級讀《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時一起觀看《閃閃的紅星》電影,借此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組織學生進行與潘冬
子、張嘎比童年的討論、交流,從中了解孩子的心聲。
現(xiàn)在,孩子們能靜下心來讀書了,自信心樹立起來了,上課聽課也認真了,學習成績提高了。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或被孩子教育,或被老師感動,對班里老師指導孩子讀課外書已經(jīng)非常認可并大力支持了。
孔令華出生在農(nóng)村,自己有遠離父母在城市生活艱辛、無助的經(jīng)歷,一直以來對所帶班級的那些隨父母進城務(wù)工的孩子就格外關(guān)注,總想幫助這些父母和孩子做點什么。她想:家長或忙于生計,或文化水平有限,在孩子的學習上,大都無能為力,只能聽之任之。而這些孩子,聰明伶俐,但由于缺乏自覺性,作業(yè)成了“老大難”問題。
兩年多來,她利用周六在自己家里免費給班里的10多個基礎(chǔ)比較差的孩子輔導家庭作業(yè),他們都是從農(nóng)村轉(zhuǎn)學過來的。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來這些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成績都有了明顯的變化。這十多個孩子,平日在學校朝夕相處,周六又在老師家里相聚,彼此間建立起了親人般的感情。和孔老師在一起,就如同一個和諧的大家庭。完成作業(yè)之后,孔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讀書寫積累,一起交流讀書心得,孩子們不僅能高質(zhì)量地完成作業(yè),還豐富了課余生活,也解決了家長們的后顧之憂。
后來,孔令華發(fā)現(xiàn)班里還有很多學生雖然家長周末有時間照顧孩子生活,但輔導孩子作業(yè)很成問題。于是在王校長和部分家長的幫助下,孔令華發(fā)起了一個幫助進城務(wù)工人員解除后顧之憂的公益組織,到校接受輔導的學生有30多個,每次都有兩到三個家長或老師志愿者來幫助孔令華。師資力量強了,孩子們的學習進步了,班級的整體成績也提高了。
20多年來,孔令華用細致入微的愛浸潤著每個孩子的心靈,感動著每一位孩子的家長,靠小細節(jié)成就了不凡的事業(yè),雖然已碩果累累,卻從未停止追求更高目標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