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梅
摘 要 目的:探討護理教學中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與對策。方法:選取我院200例不具備人文關懷能力(平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與50例具備此能力的實習生,比較可能相關資料,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教學滿意度、人文關懷能力。結果:獨生子女、課堂很少普及接觸人文關懷意識、實習時間短是對護生教學中人文關懷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問題。對照組實習生的教學滿意度與人文關懷能力均比觀察組低,P小于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通過播放醫(yī)療糾紛案例視頻可以克服培養(yǎng)人文關懷能力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 護生 護理教學 人文關懷能力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人文關懷是護理人員對病患進行護理必須具備的能力,有助于和諧醫(yī)患關系,放松病患心情,但是目前來看,大多數(shù)護生仍不具備人文關懷能力。本文針對護理教學中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與對策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的200例不具備人文關懷能力的實習生與50例具備人文關懷能力的實習生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將200例不具備人文關懷能力的實習生分成各100例每組的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中有32例男性實習生,68例女性實習生,年齡范圍為19-23歲,平均年齡為(21.1?.3)歲;觀察組中有30例男性實習生,70例女性實習生,年齡范圍為19-23歲,平均年齡為(21.7?.3)歲。
2方法
2.1分析問題
比較具備與不具備人文關懷能力實習生的可能相關資料。
2.2對策分析
對照組的實習生采用傳統(tǒng)教學,觀察組的實習生以傳統(tǒng)教學為基礎,播放醫(yī)療糾紛案例視頻。教師將醫(yī)療糾紛視頻分為觸發(fā)階段、爆發(fā)階段、解決階段,分階段地向學生展示,先讓學生分析觸發(fā)階段導致糾紛的原因與可能的后果,再播放爆發(fā)階段讓學生尋找解決的對策,最后播放解決階段思考是否還有更好的解決方法,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
3觀察指標
3.1人文關懷能力評估
經導師對學生人文關懷能力進行評估,分為低等(不具備)、中等(不完全具備)、高等(基本完全具備)。
3.2分析問題
比較具備與不具備人文關懷能力實習生的可能相關資料:年齡、性別、獨生子女、課堂普及人文關懷意識強度、實習時間。
3.3教學滿意度
比較對照組與觀察組實習生的教學滿意度與人文關懷能力評估水平。通過問卷調查,滿分100分,分成滿意(90-100分)、比較滿意(80-89分)、普通(60-79分)、不滿意(0-60分)。
滿意度=(總例數(shù)-不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00%
4統(tǒng)計分析
通過SPSS21.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用(x眘)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法進行比較,用(%)表示率,X2檢驗比較組間,有統(tǒng)計意義的P小于0.05。
5結果
5.1分析問題
獨生子女、課堂很少普及人文關懷意識、實習時間短是對護生教學主要問題,P小于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如下表所示。
5.2滿意度
對照組實習生的教學滿意度比觀察組低,P小于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如下表所示。
5.3人文關懷能力
對照組實習生的人文關懷能力水平總體比觀察組低,P小于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如下表所示。
6討論
向學生分階段地展示醫(yī)患糾紛案例視頻可以引起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在對案例進行分析的過程用懂得人文關懷的重要性,在日常學習與實踐中下意識地進行人文關懷培養(yǎng),逐漸提升自己的人文關懷能力。案例課堂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和諧師生關系,還有助于理論知識學習,可謂一舉多得。
7結束語
獨生子女、課堂很少普及人文關懷意識、實習時間短是護生教學中人文關懷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問題,通過播放醫(yī)療糾紛案例視頻可以提升學生滿意度與人文關懷能力,值得繼續(xù)推廣。
參考文獻
[1] 葉燕珊,肖俊英,潘穎珊.人文關懷在婦科子宮肌瘤全切術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
[2] 周文娟,胡德英,劉義蘭,吳莉,李娟.骨科病房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護理學雜志,2013(04).
[3] 卞龍艷.護理教學中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全科護理,2010,8(24):2234-2235.
[4] 彭曉艷.外科護理教學中融入人文關懷教育[J].時代教育,2016(18):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