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輝 李榮發(fā) 王 凱 鮑小強 殳 儆
(嘉興學院附屬新安國際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浙江 嘉興 314000)
膿毒癥主要是由感染誘發(fā)的、劇烈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是重癥醫(yī)學科的常見病、危重癥,老年患者多發(fā),嚴重者可發(fā)生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危及患者生命〔1〕。膿毒癥致死率可達到30%~70%,是ICU中非心臟病因死亡患者數(shù)量最多的疾病〔2〕。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對膿毒癥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免疫營養(yǎng)治療備受臨床醫(yī)生的關注〔3〕。而在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中,腸道免疫占60%~70%〔4〕,因此維持胃腸道功能是防治感染及膿毒癥的關鍵之一。益生菌又稱微生態(tài)調節(jié)劑,是一種能維護腸內菌群平衡的、具有活性的微生物〔5〕。本研究探討益生菌聯(lián)合早期腸內營養(yǎng)對老年膿毒癥患者炎癥反應及免疫功能的影響。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經嘉興學院附屬新安國際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入組患者或授權監(jiān)護人知情同意。選取 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的老年膿毒癥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兩組性別、年齡、原發(fā)感染部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納入標準〔6〕:①符合美國胸科醫(yī)師協(xié)會和危重病醫(yī)學會(ACCP/SCCM)聯(lián)席會議制訂的膿毒癥診斷標準;②患者臨床資料完整,隨訪可靠。排除標準〔7〕:①行胃腸道手術或消化道出血、胃腸功能障礙等無法予腸內營養(yǎng)支持患者;②伴有嚴重肝、腎功能異常,或血液病、腫瘤、免疫系統(tǒng)或代謝性疾病者;③精神障礙,不能配合治療者;④對研究用藥物過敏者。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n=60)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于入院后3 d內,血流動力學指標穩(wěn)定后,給予經鼻胃管持續(xù)泵入腸內營養(yǎng)混懸液(TPF,生產廠家:紐迪西亞制藥無錫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20010284)。喂養(yǎng)方式根據(jù)2007年我國創(chuàng)傷和危重癥營養(yǎng)指南和2009年美國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協(xié)會(ASPEN)指南推薦:均按125 kJ·kg-1·d-1計算,腸內營養(yǎng)支持的第1天泵入量為目標量1/4(約400 ml),在患者耐受的情況下,每天以1/4逐漸遞增至全量,不足的熱量部分由腸外營養(yǎng)補充;溫度37℃~42℃;泵入速度以20~30 ml/h的速度開始,根據(jù)胃腸道耐受情況,每4~24 h增加10~25 ml,3~5 d后達100~125 ml/h。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每日給予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腸溶膠囊(生產廠家:晉城海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S19993065)3粒/次,每日3次,研磨后分次以20 ml溫水稀釋經胃管緩慢注入。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4 d。
1.3觀察指標
1.3.1治療效果評價〔6〕①顯效:臨床癥狀完全緩解,感染灶得到有效控制,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水平;②有效:臨床癥狀較前有緩解,實驗室指標基本恢復正常,但是感染灶尚未完全控制;③無效:病情未得到緩解,甚至較前加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3.2炎癥反應指標〔7〕于治療前和治療第14天清晨空腹采集患者靜脈血樣,應用熒光定量法檢測降鈣素原(PCT)水平,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腫瘤壞死因子(TNF)-α及血小板趨化因子(PAF)水平。
1.3.3免疫功能指標〔8〕于治療前和治療第14天清晨空腹采集患者靜脈血樣,應用流式細胞分析儀(生產廠家:美國BD公司)檢測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D3+、CD4+、CD4+/CD8+水平。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χ2、t檢驗。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經過營養(yǎng)支持治療后,觀察組顯效30例,有效24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75.00%,顯效13例,有效32例,無效15例,χ2=11.721,P=0.003)。
2.2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PCT、PAF和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營養(yǎng)支持治療,兩組炎癥因子水平均下降,觀察組上述指標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00)。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3兩組免疫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IgA、IgG、IgM、CD3+、CD4+及CD4+/CD8+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指標均明顯增高,但觀察組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免疫功能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1)P<0.05
老年膿毒癥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發(fā)病后往往病情較為危重,全身炎癥反應更重,釋放大量氧自由基,消耗體內抗氧化劑,破壞血管壁,損傷重要臟器,危及生命安全。患者機體呈現(xiàn)急性應激反應狀態(tài),能量代謝加快、免疫功能受創(chuàng)、營養(yǎng)消耗過大,進一步破壞和影響老年患者的免疫營養(yǎng)情況。因此,及時、有效獲取營養(yǎng)支持對該病的治療尤為重要〔9〕。目前臨床常用的營養(yǎng)支持方案主要包括腸內、腸外兩種,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更貼近人體正常生理結構及生理功能,有利于早期幫助患者保持或建立腸道的正常消化吸收功能,維護其屏障作用,保障其正常的生理特性,可以更全面高效吸收營養(yǎng)物質,同時也可充分利用腸道的免疫調節(jié)功能,幫助患者更快速恢復〔10〕。而益生菌作為活性微生物,除了可以保護腸黏膜屏障、促進胃腸蠕動和吸收、維持腸內正常菌群、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外,還可以減少腸內細菌毒素的移位,并抵御有害病菌,緩解抗生素應用帶來的菌群失調〔11,12〕。
炎癥反應貫穿于膿毒癥發(fā)生發(fā)展的始終〔13〕,因此,監(jiān)測炎癥因子水平的變化對患者病情的評估具有指導意義。PAF、TNF-α具有促炎作用,對患者機體炎癥反應的強弱程度具有直接有效的反應效能〔14〕。PCT是由氨基酸組成的降鈣素前體,正常情況下在血清中水平極低,但膿毒癥患者的肝、腎、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會分泌大量PCT,并進入血液系統(tǒng),導致患者血清PCT含量大幅度上升,與病情發(fā)展呈正相關。本研究說明益生菌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膿毒癥患者的全身炎癥反應,有利于病情恢復。
此外,老年膿毒癥患者在急性應激反應狀態(tài)下,免疫功能受到嚴重創(chuàng)傷,機體呈現(xiàn)高分解代謝狀態(tài),需要能量補充以維持基本生命活動〔15〕。本研究說明益生菌強化的腸內營養(yǎng)可以更好地糾正膿毒癥患者的代謝紊亂狀態(tài),有助于改善其營養(yǎng)狀況。這可能與益生菌能保護腸道功能及結構,促進營養(yǎng)吸收有關,同時,益生菌還可以調節(jié)T細胞免疫系統(tǒng),提升機體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能力。
4 參考文獻
1李志軍,王東強,田永超,等.2010德國膿毒癥指南解讀——關于膿毒癥的預防、診斷、治療及后續(xù)護理〔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11;23(5):257-62.
2Nguyen HB,Loomba M,Yang JJ,etal.Early lactate clearance is associated with biomarkers of inflammation,coagulation,apoptosis,organ dysfunction and mortality in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J〕.J Inflamm (Lond),2010;7:6.
3明自強,俞林明,呂銀祥,等.丙氨酰谷氨酰胺強化的營養(yǎng)支持在老年膿毒癥的應用〔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6;22(17):2007-8.
4Dellinger RP,Levy MM,Rhodes A,etal.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2012〔J〕.Crit Care Med,2013;41(2):580-637.
5劉曉蓉,王 凱,王一曼,等.影響膿毒癥病人腸內營養(yǎng)耐受性因素的分析〔J〕.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2012;19(2):89-91.
6任 毅,吳勝喜,尹 鑫,等.黃芪注射液改善老年膿毒癥患者免疫功能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14;21(5):323-7.
7吳遠怡,何振揚,謝賢和,等.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膿毒癥患者免疫功能及近期預后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1;32(17):2332-4.
8張 民,孫剛武,曹賦韜,等.血液灌流對重癥膿毒血癥患者炎癥因子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32):40-1.
9Chung CK,Whitney R,Thompson CM,etal.Experience with an enteral-based nutritional support regimen in critically ill trauma patients〔J〕.J Am Coll Surg,2013;217(6):1108-17.
10華 晨,劉勵軍.早期腸內營養(yǎng)在危重癥病人營養(yǎng)支持中的臨床價值〔J〕.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2011;18(1):12-4.
11Cohen J,Chin WD.Nutrition and sepsis〔J〕.World Rev Nutr Diet,2013;105:116-25.
12Khailova L,Petrie B,Baird CH,etal.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and Bifidobacterium longum attenuate lung injury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experimental sepsis〔J〕.PLoS One,2014;9(5):e97861.
13Wiedermann CJ.Adjuvant treatment of sepsis: what is known〔J〕.Med Klin Intensivemed Notfmed,2014;109(8):583-90.
14Agudelo GM,Giraldo NA,Aguilar N,etal.Incidence of nutritional support complications in critical patients: multicenter study〔J〕.Nutr Hosp,2011;26(3):537-45.
15全竹富,袁志超,黎介壽,等.丙氨酰-谷氨酰胺雙肽對術后腸道通透性和全身炎性反應的影響〔J〕.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2010;17(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