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周頌》之頌儀

        2018-06-04 16:43:38汪廣松
        野草 2018年3期

        汪廣松

        《詩經(jīng)·周頌》(以下簡稱《周頌》)共有三十一篇,每十篇為一組,編為《清廟之什》《臣工之什》及《閔予小子之什》,其中《閔予小子之什》有十一篇。詩的次序既定,意義也就隨之產(chǎn)生?!墩x》對《周頌》三十一篇的次序作了解釋,說道:“大率《周頌》之次,雖其中有曲而變,要以盛者為先?!笔⒄撸侵甘⒌?,“大序所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奔匆怨Φ碌氖⑺榇涡?,盛者大者為先,這是《正義》闡釋《周頌》次序的總則,同時《正義》也指出:“觀此則次有義矣,可以粗論難以精悉也。”那即是說,《正義》的解釋也是“粗論”,也有牽強(qiáng)之處,《周頌》之次未必是精心編排的,也可以不是如此編排。

        潘雨廷在《論王船山以易學(xué)為核心的思想結(jié)構(gòu)》里說:“因易學(xué)之義理既無所據(jù)于象數(shù),則其內(nèi)容,必將隨時代思潮的變化而變化?!室砸讓W(xué)論,必須認(rèn)識時代思潮而歸諸易學(xué)固有之象數(shù),則可得易學(xué)之整體理論。”就此而言,《周頌》的義理也無所據(jù)于它的次序,反過來應(yīng)根據(jù)時代思潮的變化將義理歸諸象數(shù),據(jù)此可以拆分《周頌》,讓《周頌》在不同時代顯出不同的結(jié)構(gòu),而這個結(jié)構(gòu)是時代思潮的表現(xiàn)。

        本文嘗試以另一種“組詩”的方法來讀《周頌》,即在遵照基本次序的前提下,將內(nèi)容相近的詩分成不同的類別,以類分組,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拆分《周頌》,然后重新組合,以便激活古義,生發(fā)新的意義。

        重組《周頌》以后,《周頌》呈現(xiàn)出一套完整的儀式流程,其結(jié)構(gòu)如下:

        前奏:《清廟》《絲衣》

        正行:(分五步驟)

        思天:《維天之命》《敬之》《桓》《賚》《般》

        歌頌:《思文》《維清》《天作》《昊天有成命》《武》《酌》

        獻(xiàn)祭:《我將》《豐年》《有瞽》《潛》

        祈禱:《時邁》《執(zhí)競》《雍》《載見》《訪落》《載芟》《良耜》

        誡勉:《烈文》《臣工》《噫嘻》《振鷺》《閔予小子》《小毖》

        后分:《有客》

        前奏是“周頌”的準(zhǔn)備與開始部分。正行部分又可分為三組,“思天”為一組,天是一切人間智慧、功德事業(yè)的來源;“歌頌”“獻(xiàn)祭”“祈禱”為一組,這是一套完整的儀軌,相當(dāng)于頌儀中的語言、動作、心意;“誡勉”為一組,分為自誡和他誡。后分當(dāng)“周頌”的收尾工作。

        《清廟》是《周頌》第一首,也是整部《詩經(jīng)·頌》的第一首,詩只有一章,共八句,詩曰:

        於穆清廟,肅雍顯相。濟(jì)濟(jì)多士,秉文之德,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不顯不承,無射于人斯。

        清廟是指文王神之所居,相指助祭之公卿諸侯?!办赌虑鍙R,肅雍顯相?!膘逗跄略眨〈饲鍍糁畯R,各助祭之公侯,都莊敬且和;那種清凈肅雍、深遠(yuǎn)莊嚴(yán)的景象仿佛是文王神的顯現(xiàn)。這兩句是說“顯”。

        濟(jì)濟(jì)之士,秉承文王之德,配于文王之靈,駿奔于宗廟之中助祭。舊說《清廟》是周公建成洛邑,各路諸侯都來朝拜,周公率領(lǐng)他們祭祀文王,詩中的濟(jì)濟(jì)多士應(yīng)指助祭之諸侯公卿。中間四句是說“承”。

        “不顯不承,無射于人斯?!辈伙@,即顯。射,厭。無厭于人,是莊嚴(yán)清凈之象。這兩句是總結(jié),上對下是顯,下對上是承。魯詩說:“《清廟》之詩,言交神之禮無不清凈。”顯與承是交神,可能是祭祀中的巫術(shù)?!稌髠鳌吩唬骸爸芄枨鍙R,茍在廟中,嘗見文王,揪然如復(fù)見文王焉?!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奔漓胧鞘侄?,目的在于通過祭祀如復(fù)見神靈,達(dá)到與神靈同在之境。

        《清廟》是《頌》詩的開始,簡要描寫了祭祀的氣象、方式和目的等,可以涵蓋《頌》詩。另有一首《絲衣》,是對祭祀情形的進(jìn)一步說明,詩一章九句,詩曰:

        絲衣其紑,載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吳不敖,胡考之休!

        絲衣指祭祀的衣服。紑,潔凈。弁,爵弁,一種正式的帽子,士人的祭服。俅俅,恭順的樣子。“絲衣其紑,載弁俅俅?!痹娒鑼懠漓霑r的穿戴、樣貌,要求潔凈、正式、恭順。“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被ㄧ?,門內(nèi)。從堂前走到門內(nèi),查看羊和牛,又查看了大鼎小鼎等器具?!百铞∑溆p,旨酒思柔?!庇p,彎曲的樣子。旨酒,美好的酒。這是寫祭祀所用酒和酒器?!安粎遣话?,胡考之休!”吳,大聲喧嘩。敖,通傲。胡考指壽考,休即福。這個人安靜不喧嘩,恭順不傲慢,這能得到壽考的福氣。

        《序》以為《絲衣》是繹祭賓尸。周代祭祀分兩日,首日正祭,主角是王和諸侯,即《清廟》;次日祭祀是繹祭,即《絲衣》所言,主角是助祭之人。賓尸,在祭祀中代替神靈祭祀的人,以賓待之。兩首詩基本反映了周代祭祀的情形,以下說到《頌》詩時,一般不再另作說明。

        現(xiàn)按類別分組,分五大組,依《周頌》次序編排各組詩次序。

        第一組詩主要以思維天命為特征,有兩個方面:一是以先祖配天,得天命;二是思維“命之不易”。前者是說天命在我,后者是說天命無常,因此,思維天命能勉勵后人順應(yīng)天命,努力進(jìn)取,不敢懈怠。本組詩共有五首,分別是:《維天之命》《敬之》《桓》《賚》《般》等。其結(jié)構(gòu)如下:

        思天《維天之命》(天命在我)

        《般》(正當(dāng)天命)

        《敬之》(天命不易)

        《恒》(天命不懈)

        《賚》(繹思天命)

        思維天命主要是提醒人們有一個“天命”的存在,思之存之,敬之畏之?!毒S天之命》一章,共八句,詩曰:

        維天之命,于穆不已。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

        維,韓詩作惟,念的意思。美哉!念此天命,動而不已,行而不止。於乎顯哉!文王之德多么純粹!詩是以文王之德配天命,天命顯在文王身上?!坝谀虏灰选蹦耸翘斓?,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即是純陽之德,即為德之純。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駿惠我文王,曾孫篤之。

        假,嘉。曾孫指后王。“假以溢我,我其收之?!碧煲约紊浦烙缬谖?,我全然受之。這一句對天而言?!膀E惠我文王,曾孫篤之?!贝箜樜椅耐酰笸醍?dāng)篤厚承之。這一句對文王而言。受、順、厚,可當(dāng)“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薄坝谀虏灰选敝斓?,我當(dāng)受之,順之,厚之,如此方能承受天命和文王之德,此則天命在我。

        以下《敬之》,共一章十二句,詩曰:

        敬之敬之!天維顯思,命不易哉!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監(jiān)在茲。

        此節(jié)說天。敬之!敬之!天道顯明,天命不易保有!不要說天高高在上,其實它上下升降往來其事,日日監(jiān)臨在此。

        維予小子,不聰敬止。日就月將,學(xué)有緝熙于光明。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

        此節(jié)說人。小子為嗣王,即接班人,一說為成王?!安宦斁粗梗笔呛笕说闹t恭態(tài)度?!叭站驮聦ⅲ瑢W(xué)有緝熙于光明?!睂ⅲM(jìn)。緝,續(xù)。熙,明。雖然“不聰敬止”,但我的學(xué)習(xí)日有所成,月有所進(jìn),續(xù)而明之,至于光明?!胺饡r仔肩,示我顯德行?!狈鹜ㄥ觯o助的意思。仔肩,責(zé)任。輔助我擔(dān)當(dāng)這個責(zé)任,示我以顯明之德行。

        本章頌詩因思維天命不易,故能深自謙抑,不敢懈怠,日積月累以學(xué),至于光明,又希望能得到上天和群臣的輔弼,以顯明德行,是為天人合一處。

        以下《桓》,一章九句,詩曰:

        綏萬邦,婁豐年。天命匪解?;富肝渫?,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于昭于天,皇以間之。

        桓桓,威武的樣子。詩寫武王代商而取天下,武功赫赫?!敖椚f邦,婁豐年”,表明天命沒有懈怠,對周朝眷顧正隆;故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焙纹渫浜剖?!然則這是由于得到天命的緣故。后人思念及此,當(dāng)知其雄而守其雌,順天而已。

        以下《賚》,一章六句,詩曰:

        文王既勤止,我應(yīng)受之,敷時繹思。我徂維求定,時周之命,於繹思。

        賚,是賜予的意思。繹思,尋繹而思。這首詩是武王伐紂以后,于廟中大封有功諸臣。詩說文王勤勞于天下,我當(dāng)受之,并遍陳其功德而尋思之。我往后一心求天下安定,此為周命,各位受封的功臣,也應(yīng)當(dāng)尋而思之。詩的前三句是說武王秉承文王之命,而文王乃受天命,這就是尋繹之思;后三句是武王對諸臣而言,臣工之命源于周,周之命源于天,由此可以尋繹之。從武王、文王而至于天,即為繹思,此為逆??;賚為賜予,是為順守。

        以下《般》,一章七句,詩曰:

        於皇時周!陟其高山,嶞山喬岳,允猶翕河。敷天之下,裒時之對,時周之命。

        “時周”,周得其時,即當(dāng)今,周為現(xiàn)在時,現(xiàn)在正是周?!摆炱涓呱剑瑣絾淘?,允猶翕河?!睄?,狹而長者。喬,高。岳,高而大者。允,信。猶,圖。翕,合。詩說王者巡守河岳,登上高山,見山有狹長者,高大者,層次分明,又確按圖合河流為一統(tǒng),分明是朗朗乾坤,歷歷在目?!胺筇熘隆保缚臻g,即山河大地;“裒時之對”,裒,取。對,配,這句指時間,取時間以配山河?!皶r周之命”,這就是當(dāng)今,明明白白的當(dāng)下,就是周的天命,涵蓋時間和空間。

        第二組詩主要是歌功頌德,感恩祖德,并以祖德配天,希望以此得到祖上護(hù)佑和賜福,又由此祖德上達(dá)于天,獲得天德。本組詩共六首,分別是:《思文》《維清》《天作》《昊天有成命》《武》《酌》等。其結(jié)構(gòu)如下:

        歌頌《思文》(后稷)

        《天作》(太王)

        《維清》(文王)

        《武》(武王)

        《酌》(文王與武王)

        《昊天有成命》(成王)后稷、太王可當(dāng)所傳聞世,文王與武王當(dāng)所聞世,成王可當(dāng)所見世。世歷三古,祖德已成,古之時間越長,祖德越見深厚。

        以下《思文》,共一章八句,詩曰: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爾極。貽我來牟,帝命率育。無此疆爾界,陳常于時夏。

        周人以始祖后稷配天,什么樣的德行能配得上天?后六句言后稷之德,詩句頌曰:“以谷粒養(yǎng)我眾民,莫不是你的德行之至;又留給我們小麥和大麥,奉上帝之命普遍種育它們。”后稷的這些功德在《大雅·生民》中有較為詳細(xì)的描述。“無此疆爾界,陳常于時夏?!睍r夏,指中國。不分疆域界限,遍布農(nóng)政于中國,廣施恩德于四海,此為從后稷之德。由此可以認(rèn)識天,天以谷粒養(yǎng)民,不分疆域邊界,周遍一切,大公無私,天是廣行普施的。王者思此天德,踐此天德,方能配得上天命。

        《維清》一章,共五句,詩曰:

        維清緝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維周之禎。

        緝熙,光明?!熬S清緝熙,文王之典。”念此清凈光明之景象,乃是由于有了文王法典的緣故。從下文來看,此法當(dāng)為征伐之法。肇禋,《鄭箋》曰:“文王受命,始祭天而枝伐也?!币馑际钦f“肇禋”當(dāng)為文王受命征伐前祭天。“迄用有成”,從文王受命征伐以來,已大有成就?!熬S周之禎”,禎,禎祥,這是周興起的祥瑞。本詩感念文王征伐之德,此為周興的開始。

        以下《天作》,一章七句,詩曰: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孫保之!

        高山指岐山,大王即太王古公亶父?;模?,含有開墾之意。夷,易。太王遷往岐山,居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三年后領(lǐng)地面積是當(dāng)初的五倍,此即所謂“大王荒之”。當(dāng)年太王遷往岐山,在那里實行簡易之道,所以眾人歸附,國土日大?!断缔o》曰:“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删脛t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yè)。”詩中“有夷之行”可當(dāng)之。“子孫保之”,從太王,到文王,再到子孫,詩從先王說到己身,有承續(xù)傳統(tǒng)之義。詩追念太王之德有二:一是開辟了國土,一是實行簡易之道,一物質(zhì),一精神。

        以下《昊天有成命》,一章七句,詩曰: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緝熙,單厥心,肆其靖之。

        本詩頌成王之德。昊天,天的大號。成命,自后稷始周就有了天命。二后指文王、武王。密,魯詩作謐,靜密之意。文、武王是創(chuàng)業(yè)君王,他們接受昊天的成命,成王作為繼承之君不敢安逸,早晚積德,順天承命,行寬仁之道而天性靜密。詩贊成王之德光明,能盡其心,故能安天下。

        成王之德和太王、文王、武王等人的德行有所不同,他是嗣君,要在能繼承先王之志業(yè)。詩說成王繼承的是昊天之命,經(jīng)文、武二王才傳到他手中,他天性宥密,不敢懈怠,盡心盡力,終于成功,所謂“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以下《武》,一章七句,詩曰:

        於皇武王,無競維烈。允文文王,克開厥后。嗣武受之,勝殷遏劉,耆定爾功。

        這首詩歌頌武王的赫赫武功。詩說:“大哉武王!沒有什么能強(qiáng)得過他的功業(yè),而這個功業(yè)實是由具文德之文王開辟的。嗣武受之,戰(zhàn)勝殷商,止住殺戮,最終致定其赫赫武功?!痹姼桧灥氖俏涔Γ⒎庆乓淞?。為什么武王伐紂是武功而不是暴力?或者說不是以暴易暴?詩強(qiáng)調(diào)兩點:一是有文王的文德奠定基礎(chǔ),孔子說:“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論語·子路》)意思是說積世方可去殺;或者說祖業(yè)世代傳承,時間長了,傳下來的是仁德,當(dāng)初的殺伐成為傳奇。二是武王伐紂為止殺,止住紂王的殘暴,不是為了殺而殺,目的有根本區(qū)別。有了這兩條,武王的功業(yè)才是武功,才可以歌頌,而武力要轉(zhuǎn)化為武功,亦需積德與仁義,需要后人能代代傳承。

        以下《酌》,一章八句,詩曰:

        於鑠王師,遵養(yǎng)時晦。時純熙矣,是用大介。我龍受之,蹺蹺王之造,載用有嗣,實維爾公允師。

        時晦有兩解,一是指紂王,二是與時皆晦,合起來是韜光養(yǎng)晦的意思。文王、武王伐紂之前事紂王,即是養(yǎng)時晦,也是收斂王師的光芒,將“鑠王師”掩蓋起來。“時純熙矣”,時機(jī)到了,王師的光明顯出來了,不用韜晦了?!笆怯么蠼椤保?,助。武王用王師攻取“時晦”(紂王),得到大量的幫助?!拔引埵苤?,龍,寵。我寵而受之,對來歸順我的人都非常好?!败E蹺王之造”,蹺蹺,武貌。王之造,到王這里來。這些英武的人都來助王。“載用有嗣”,王用人有延續(xù),意思是說王有人可用,源源不絕,這是“養(yǎng)時晦”時在做、也要做的事情。“實維爾公允師”,實在是王的功德,信為后人之師,可以效法,所謂法先王。

        第三組詩的總體特征是“獻(xiàn)祭”,即在祭祀中以各種物品作為供養(yǎng),或者以德行、事功、禮樂等告于靈前,前者可當(dāng)物質(zhì)供養(yǎng),后者可當(dāng)精神供養(yǎng),兩者又可合在一起。獻(xiàn)祭詩共有四首,分別是:《我將》《豐年》《有瞽》《潛》等。其結(jié)構(gòu)如下:

        獻(xiàn)祭《我將》(牛羊、德行)

        《潛》(魚)

        《豐年》(黍稻、酒醴)

        《有瞽》(禮樂)

        獻(xiàn)祭是將已有的、好的事物陳列于前,以此誠心供養(yǎng)神靈。食物是首要的祭祀,進(jìn)一步則是禮樂、德行,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我將》《潛》《豐年》都意味著豐收,于是《有瞽》詩興。

        以下《我將》,一章十句,可分三段,詩曰:

        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之。

        我將牛、羊奉獻(xiàn)給天,天會保佑我。這是物質(zhì)供養(yǎng)。

        儀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饗之。

        詩承上句,以文王配天,天享用了牛、羊,文王當(dāng)然也享用,與此同時,詩曰:“儀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這是以德行告白于先祖靈前,效法先王所作所為,建功立業(yè),可當(dāng)精神獻(xiàn)祭,比起牛羊供養(yǎng)要進(jìn)了一步。

        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時保之。

        詩說我將日夜小心謹(jǐn)慎,敬畏天威,于是保有邦國。上兩句詩在供奉之余,尚求神靈保佑,這一句轉(zhuǎn)為自保,也是德行。把自己保護(hù)好,把國家安定好,就是對天、對文王的供養(yǎng)。

        以下《豐年》,一章七句,詩曰:

        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捉?。

        萬萬為億,億億為秭,“萬億及秭”,表示很多。詩說豐年收獲了很多黍和稻,建有高高的倉庫來盛放。然后將好酒及醴,供奉給祖妣,以備好各種禮節(jié),這樣,神靈降福給我們就大而且普遍。本詩是以功成告祖,豐收了,喜悅的心情唯有先祖可以分享,仿佛他們的在天之靈也很高興似的。后人取得的大成就、大喜悅,祖上卻沒有看到,心有不甘,祭而告之,多少也能減輕愧疚;而亡靈最愿意看到后人有成就,在這一點上,生死若有感通,以此祈福,或有至焉。而人在功成喜悅之余,祭告先祖,或可免得意忘形之虞,這就是福。

        以下《有瞽》,一章十三句,可分兩段,詩曰: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設(shè)業(yè)設(shè)虡,崇牙樹羽。應(yīng)田縣鼓,鞉磬柷圉。既備乃奏,簫管備舉。

        瞽,盲人樂官。業(yè),大板。虡,豎立兩根直柱,一根橫木,做成一個支架,可以放置鐘磬之類樂器。木架上端刻有鋸齒,稱崇牙,用來懸掛樂器。樹羽,將五彩羽毛置于崇牙之上。應(yīng),小鞞。田,大鼓??h通懸,縣鼓即懸鼓,是周代的制度。鞉,小鼓,類似撥浪鼓。柷,古代用木做成的樂器,音樂開始時擊打之。圉,音樂結(jié)束時擊打的樂器。詩說有盲人樂官在朝廷之上,將各種樂器、設(shè)施準(zhǔn)備好以后開始奏樂,蕭、管等樂器一齊合奏。

        喤喤厥聲,肅雍和鳴,先祖是聽。我客戾止,永觀厥成。

        詩說樂聲喤喤,肅穆和諧,各種樂器一起鳴奏,先祖之靈于是來聽。客人也到了,他們也在聽,也看到了合奏的成功。上一段說制樂,有樂官,樂器和各種設(shè)施,本段就說聽樂的人,一是先祖,一是客人。音樂是交流的方式,可與神交流,也可與客人交流。詩說:“有瞽有瞽,在周之庭?!笔且环N很自豪的感覺。音樂這么好的事情,怎么能不讓先祖在天之靈聽一聽呢?怎么能不讓嘉賓聽一聽呢?詩是將音樂當(dāng)作了獻(xiàn)給祖先的祭品,也把它作為待客之道,則樂同時也是禮。子曰:“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

        以下《潛》,一章六句,詩曰:

        猗與漆沮,潛有多魚。有鳣有鮪,鰷鲿鰋鯉。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猗與,嘆詞,相當(dāng)于“美哉!”漆、沮,岐周境內(nèi)的兩條河流?!皾撚卸圄~”,時令為冬季,所以魚都潛藏起來了。鳣、鮪、鰷、鲿、鰋、鯉,都是漆、沮河里的魚,詩列出來表示物產(chǎn)豐富。這首詩是冬季祭祀,祭品是本地出產(chǎn)的魚。托老天爺?shù)母#镜匚锂a(chǎn)豐富,故在祭祀時貢獻(xiàn)出來,以求得更大的福報。這種供養(yǎng)相當(dāng)于《我將》詩中用牛羊獻(xiàn)祭上天,意義相同。如果說牛羊可以看作是“獵物”,魚是則漁業(yè)的收獲,《潛》是上古漁業(yè)生活的反映。

        第四組詩的特點是祈禱,祈禱的對象是天、先祖,目的是希望得到保佑、賜福壽等。祈禱詩共有七首,分別是:《時邁》《執(zhí)競》《雍》《載見》《訪落》《載芟》《良耜》等。其結(jié)構(gòu)如下:

        祈禱《時邁》(美德)

        《執(zhí)競》(福祿)

        《雍》(壽福祿)

        《載見》(福)

        《訪落》(治國)

        《載芟》《良耜》(豐收)祈禱的內(nèi)容可分兩個層次,第一指向個人,諸如美德、福祿壽等;第二指向國家,祈禱國泰(學(xué)會治國)、民安(農(nóng)業(yè)豐收)。

        以下《時邁》,一章十五句,可分兩段,詩曰:

        時邁其邦,昊天其子之。實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疊。懷柔百神,及河喬岳。允王維后!

        子之,以周為昊天之子,現(xiàn)在正是周的天下?!皶r邁其邦”,是講時間,接下來說空間。詩說昊天實在是保佑大周,周次殷為天之子,周王一振奮,天下都震動相應(yīng)。于是來安百神,以及河流高山。周王得其時又得山河大地,信為天下之王。

        詩在祈禱時,首先描繪了一幅祈禱對象的境界,有時間和空間,有百神,還有王,然后再行祈求,《周頌》中的祈禱詩大致如此。對神靈之境的描繪很重要,決定了詩人在何種程度上能夠理解神靈,理解的程度即是相應(yīng)的程度,理解的程度越高,相應(yīng)的程度也就越高,也就越便于祈禱。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時夏。允王保之。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明明大周,按次第由我在位繼承。“載戢干戈,載櫜弓矢?!庇谑鞘掌鸶筛旯?,以示天下太平,則詩不求武德?!拔仪筌驳拢劣跁r夏。”詩祈求美德,遍布于當(dāng)今中國?!霸释醣V?,相信先王能保佑這個國家。

        以下《執(zhí)競》,一章十四句,可分兩段,詩曰:

        執(zhí)競武王,無競維烈。不顯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本段詩歌頌武王之強(qiáng),成康之明,強(qiáng)與明是對先王的描繪,也是心中祈禱得到的福報。

        鐘鼓喤喤,磬管將將,降福穣穣。降福簡簡,威儀反反。既醉既飽,福祿來反。

        上一段交代祈禱對象,本段正式展開祈福活動。喤喤,和聲。將將,通鏘鏘,合奏的聲音。穣穣,表示很多。簡簡,表示很大。反反,謹(jǐn)慎自重。反,反復(fù)。鐘鼓、磬管合奏,在一片和諧的音樂聲中,降下很多的福。福積累多了就大,得到大福報的人就顯出了威儀。這種威儀得自先王的強(qiáng)與明,相當(dāng)于形而上,接下來要回到現(xiàn)實,“既醉既飽”是形而下,它本身就是福祿,以福祿求福祿,福祿就重復(fù)地來。

        以下《雍》,一章十六句,可分四段,詩曰:

        有來雍雍,至止肅肅。相維辟公,天子穆穆。

        詩說助祭的諸侯來時和氣,至則敬,而天子有穆穆之容。這是描寫祭祀的情形,各就各位,各守本份,氣氛和諧,莊敬肅穆。

        於薦廣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綏予孝子。

        廣牡,大牲,指祭祀用的牛。詩說獻(xiàn)上大牲,諸侯助我陳上祭品。美哉皇考,安保我這孝子吧。這是講獻(xiàn)供和祈福。

        宣哲維人,文武維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綏我眉壽,介以繁祉。

        “宣哲維人,文武維后?!泵髑抑鞘侨酥?,文且武是王之道?!把嗉盎侍?,克昌厥后?!卑布盎侍?,能昌大其后代?!睹珎鳌氛f本詩是祭祀文王,周人以文王配天,當(dāng)?shù)蒙稀把嗉盎侍臁?。前四句是頌文王之德,描寫祈禱對象,后兩句是祈禱?!懊級?,老年人的眉毛如果特別長出來,稱為豪眉,是長壽之相。祉,福祿的意思,合起來是祈求文王賜予福祿壽。

        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烈考,相當(dāng)于皇考,此處指武王。文母,文德之母,指武王之母,文王之妃,太姒。詩意是說佑助既來自烈考,也來自文母。周人在祭祀先祖時,也祭祀先妣?!敦S年》詩曰:“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恰百禮?!?/p>

        以下《載見》,一章十四句,可分兩段,詩曰:

        載見辟王,曰求厥章。龍旗陽陽,和鈴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

        龍旗,兩龍盤結(jié)的旗子。和,也是鈴,軾(古代車前扶手)前曰和,旗上曰鈴。鞗革,馬的金絡(luò)頭。央央、有鸧,都是聲音。烈光,形容非常光明。詩言諸侯來見周成王,求取典章制度,他們的車馬服飾,鮮明光亮。

        率見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壽,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綏以多福,俾緝熙于純嘏。

        本段言成王率領(lǐng)諸侯至武王廟中,一則以孝,一則以祭祀。在祭祀中祈求福壽,永保江山太平。這首詩和《雍》類似,都是周王率領(lǐng)諸侯祭祀祖廟,不過,《雍》祈禱賜福的對象主要是周王,《載見》則兼顧諸侯。

        以下《訪落》,一章十二句,可分兩段,詩曰:

        訪予落止,率時昭考。於乎悠哉,朕未有艾。將予就之,繼猶判渙。

        訪,即問,向群臣問政,謀政。落,開始。詩意是說我(指成王)開始問政,誠惶誠恐,表示要沿著武王既定的道路前進(jìn)。但武王之道悠遠(yuǎn),我心中沒數(shù),沒把握。勉強(qiáng)讓我做事,繼承祖業(yè),猶恐分散而不能合。“繼猶判渙”,擔(dān)心Hold不住,這是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維予小子,未堪家多難。紹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維予小子,未堪家多難。”承擔(dān)不起這個重任,成王自知其無知,這是學(xué)習(xí)的態(tài)度?!敖B庭上下,陟降厥家。”《閔予小子》曰:“念茲皇祖,陟降庭止?!边@是成王向文王之靈祈禱?!靶菀踊士迹员C髌渖??!背赏鯁栒?,經(jīng)驗不足,才德尚不足以服眾,倍感艱難,無奈之下只好向武王祈禱,借武王來壓陣腳。祈禱的內(nèi)容,一為家,一為身,能保住身家,差不多就能穩(wěn)住局面了。

        以下《載芟》,用行為來祈禱,詩共一章三十一句,可分五段,詩曰:

        載芟載柞,其耕澤澤。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芟,除草。柞,除木。澤澤,耕地的聲音,土地在耕作過程中翻出土來。耦,二人相對。千耦,表示人很多。耘,除草。隰,新田。畛,舊田。這是為農(nóng)耕平整土地,人們紛紛前往新田或舊田,準(zhǔn)備勞作。

        侯主侯伯,侯亞侯旅,侯彊侯以。有嗿其馌,思媚其婦。有依其士,有略其耜。

        侯,發(fā)語詞。主,家長。伯,長子。亞,仲叔。旅,子弟。彊,強(qiáng),有余力可以相助的人。以,雇傭勞動力。嗿,吃東西的聲音。馌,給田里耕作的人送飯。媚,柔順。依,盛壯的樣子。略,鋒利。耜,耕作的農(nóng)具。這段說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組織制度。全家出動,有來相助的,也有雇傭的勞力。婦女送飯,大家在一起吃飯。壯士使用鋒利的農(nóng)具,是耕作的主力。

        俶載南畝,播厥百谷,實函斯活。驛驛其達(dá),有厭其杰。厭厭其苗,綿綿其麃。

        俶,始。實,種子。驛驛,禾苗生出來的樣子。達(dá),出生。厭,整齊。杰,先長出來。麃,耘,除草。這一段詩描寫莊稼播種、生長的情況。“厭厭其苗”反映長勢很好;“綿綿其麃”是田間作業(yè),禾苗長得好,雜草也瘋長,必須要綿綿不斷地除草才能保證禾苗茁壯成長。

        載獲濟(jì)濟(jì),有實其積,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寧。

        濟(jì)濟(jì),人多的樣子,大家都來收獲。“有實其積”,豐收了,谷物堆積起來。“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這幾句詩在《豐年》中同樣出現(xiàn)過,大約豐年時大家都這樣祭祖。飶,食物的香氣。椒,三家詩作馥,香氣很盛的意思。馨,香氣散播得很遠(yuǎn)?!坝酗徠湎?,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寧?!边@幾句詩是以香祭祖。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茲。

        匪,非。且,此。振,自。并非此時此地是這樣的豐收喜慶,自古如來都是如此。這幾句詩是一個總結(jié),前面所說的,從土地平整,組織生產(chǎn),莊稼播種、生長到收獲,最后是祭祖,這一整套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方式亙古如此。這是一個理想的豐收過程,含有祈禱的意思,希望年年豐收,振古如茲。重復(fù)先人的這個過程,是紀(jì)念,是相應(yīng),表明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向天祈禱。子曰:“丘之禱久矣?!睙o時無刻不在祈禱,所有語默動作都是祈禱。

        以下《良耜》,一章二十三句,可分四段,詩曰:

        畟畟良耜,俶載南畝,播厥百谷,實函斯活。

        畟畟,鋒利。耜,手犁,古代農(nóng)耕工具。“俶載南畝,播厥百谷,實函斯活?!边@幾句詩也在《載芟》中出現(xiàn),都是說開始耕作、播種?!遁d芟》寫的是豐收的全過程,《良耜》有詳有略。

        或來瞻女,載筐及筥。其饟伊黍,其笠伊糾。其镈斯趙,以薅荼蓼。

        “或來瞻女,載筐及筥?!眿D女前來送飯,筐和筥是盛食物的器具。饟,食物。伊黍,一種叫黃梁的黍。糾,三股繩子合在一起編成?!捌潴乙良m”,描寫女子所戴斗笠。镈,古代象鋤頭一樣的農(nóng)具。趙,刺。薅,除。荼蓼,統(tǒng)稱為雜草。“其镈斯趙,以薅荼蓼?!庇瞄D刺草,以除去雜草?!遁d芟》曰:“有嗿其馌,思媚其婦。有依其士,有略其耜。”寫女子送飯,男子手中的耜很鋒利。《良耜》就進(jìn)一步描寫女子送飯的器具,食物種類,還寫了女子戴的斗笠;同時對男子做的農(nóng)活也做了具體描寫。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獲之挃挃,積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陛鞭じ嘁院蟪蔀榉柿?,黍稷因此長勢茂盛。挃挃,收割時鐮刀的聲音。栗栗,谷物堆得結(jié)結(jié)實實?!捌涑缛畿?,墉,高墻。谷物堆積的很高大,象城墻。“其比如櫛”,比,毗連。櫛,梳頭發(fā)的梳子。詩句形容谷堆一排排的堆得很多?!耙蚤_百室”,打開儲藏室來收藏?!遁d芟》在描寫豐收時只說:“載獲濟(jì)濟(jì),有實其積,萬億及秭?!薄读捡辍穭t工筆細(xì)描,用一系列比喻形容豐收的情景,同時也表達(dá)了人們豐收的喜悅心情。

        百室盈止,婦子寧止。殺時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續(xù),續(xù)古之人。

        “百室盈止,婦子寧止。”倉庫滿了,老婆孩子安寧了?!皻r犉牡,有捄其角。”犉,指黑唇的黃牛。牡,公。捄,彎曲的樣子。殺了一頭公牛,用來祭祀。“以似以續(xù),續(xù)古之人?!边@兩句詩極為精當(dāng)?shù)貙懗隽嗽姼璧囊饬x。似,象、模仿的意思?!遁d芟》描寫的那個豐收過程就是對“古之人”的模仿,模仿的目的就是“續(xù)”,接著古人繼續(xù)下去,“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茲。”

        在一些古代壁畫中,人們常常畫上狩獵、捕魚和農(nóng)耕的畫面,還有的畫上戰(zhàn)爭、手工作業(yè)等場景,其意義和用途類似《載芟》《良耜》,只不過前者是繪畫藝術(shù),后者是文字語言藝術(shù),二者互為補(bǔ)充。總體來看,這些描寫古代人們生產(chǎn)、生活場景的藝術(shù)作品,落筆是在祭祀,比如漢代畫像石中的弋射圖等,它們是在墓葬中發(fā)現(xiàn)的,用途不言而喻,而《載芟》《良耜》最后都?xì)w諸祭祀?!耙运埔岳m(xù),續(xù)古之人。”通過藝術(shù)地再現(xiàn)豐收、勝利等情景,一方面表達(dá)了人們的喜悅心情,一方面也飽含了人們對于豐收和勝利的熱切渴望,表現(xiàn)在祭祀中就是對祖先和神靈的真摯祈禱。

        第五組詩可總稱為“誡勉詩”,有兩個方面;一是告誡他人,忠君愛國,善待臣民,勤于王事等;二是自誡,即在祭祀儀禮中表決心,發(fā)誓言,思創(chuàng)業(yè)之難,并能勤慎努力,日夜精進(jìn),發(fā)揚光大祖上基業(yè)。本組詩共六首,分別是:《烈文》《臣工》《噫嘻》《振鷺》《閔予小子》《小毖》等。其結(jié)構(gòu)如下:

        誡勉《烈文》《臣工》《噫嘻》《振鷺》(誡他)《閔予小子》《小毖》(自誡)

        誡勉詩的內(nèi)容可以說是歷代周人祖先的經(jīng)驗教訓(xùn),如重視人才、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當(dāng)勤政修德,繼承好祖上家業(yè),深刻檢討自己的過失等,可謂“老婆心切”。

        以下《烈文》,一章十三句,可分三段,詩曰:

        烈文辟公,錫茲祉福?;菸覠o疆,子孫保之。

        “烈文辟公,錫茲祉福?!庇泄饷魑牟傻闹T侯們,王賜你們福祉?!盎菸覠o疆,子孫保之?!痹娬f愛我沒有窮盡,使我子孫得以傳世,永遠(yuǎn)安定。這四句詩的特別之處在于周王不僅感恩祖德,而且還要感謝各路諸侯的擁戴,光有祖上積德還不夠,還要有眾人的扶持。

        無封靡于爾邦,維王其崇之。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

        上文說感謝,是真心話也是客氣話,接下來就是要告誡了。“無封靡于爾邦,維王其崇之?!狈?,大。靡,罪惡。詩說不要在你們的邦國中作大惡,對王要尊敬崇尚。前一句對下,可當(dāng)愛國;后一句對上,可當(dāng)忠君,“忠君愛國”包含了所有要說的話?!澳钇澣止?,繼序其皇之。”念你們有大功于國,使你們子孫世代依次相承并能發(fā)展壯大。前兩句是告誡,后兩句是安慰,疾言厲色之后溫言撫慰。

        無競維人,四方其訓(xùn)之。不顯維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無競維人,四方其訓(xùn)之?!边@句詩亦見《大雅·抑》,意思是強(qiáng)調(diào)人才,沒有什么能比人才更強(qiáng)的了,四方之國都要以此為訓(xùn)。“不顯維德,百辟其刑之?!边@句詩亦相當(dāng)于《大雅·抑》中的另一句:“有覺德行,四國順之?!币粋€有德行的人顯出來,一定對周圍的人和事都有影響,成為人們效法的對象。

        “於乎前王不忘!”前面訓(xùn)誡了一番,既是對人又可以對己,怎么收場呢?回到前王身上,不忘前王恩典,乃是大家共同的心聲,就此作結(jié)。

        以下《臣工》,一章十五句,可分三段,詩曰:

        嗟嗟臣工,敬爾在公。王厘爾成,來咨來茹。

        嗟嗟,告誡之前調(diào)整口氣,顯得語重心長。厘,賜。茹,度,商量的意思。據(jù)《毛傳》,諸侯來朝拜,其中有“不純臣”,也就是有些人可能有悖君臣禮儀,于是周王就在宗廟中召見他們,發(fā)表訓(xùn)導(dǎo)講話,意思是說你們這些臣工,對公家的事要敬重,我賜給你們各種成法,你們照此辦理,有不明白的地方,到朝廷來咨詢和商量,不要自作主張。這種訓(xùn)誡,在宗廟里舉行最為合適?!度龂萘x》第八十七回,劉備新喪,曹魏遣兵五路犯蜀,作為托孤大臣的諸葛亮居然“罷工”,托病不出。太后準(zhǔn)備親自前往相府問事,大臣董允獻(xiàn)計說:“且待主上先往,如果怠慢,請娘娘于太廟中,召丞相問之未遲。”小說中的諸葛亮裝病,非得后主劉禪親自前往問計,方才說出策略,演出安居平五路的故事,可以說是擺譜,但他譜再大,到了太廟面對劉備神位,恐怕也得俯首聽訓(xùn)。《正義》曰:“是大事必謀于廟也?!?/p>

        嗟嗟保介,維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

        保介,是農(nóng)官,負(fù)責(zé)農(nóng)業(yè)工作。新畬,開墾了兩年的田叫新田,三年的叫畬田?!耙嘤趾吻??如何新畬?”這是周王在問農(nóng)官,你有什么要求嗎?打算怎樣耕種新田和畬田呢?農(nóng)業(yè)是大事,王在宗廟中問政,有商量的口吻,所謂“來咨來茹”。

        於皇來牟,將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眾人,庤乃錢镈,奄觀铚艾。

        牟,麥。庤、錢、镈、铚,都是農(nóng)具。這一段詩交代得非常詳細(xì)。先是贊美麥種,優(yōu)良品種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核心。詩贊道:美哉麥種!我們周朝將領(lǐng)受到你的光明。這都是明昭上帝的恩賜,用了這些麥種至今,屢獲豐年?,F(xiàn)在,命令我的子民,收拾好各種農(nóng)具,認(rèn)真耕作,那樣很快就會見到用鐮刀收割的糧食了,讓我們預(yù)祝又一個大豐收!

        本章詩詩義清楚明白,簡單直接,乃是周王在宗廟中問政訓(xùn)政?!墩x》以為這首詩表面上是告誡臣工,實際上是委婉地批評諸侯,有指桑罵槐的意思,這是有可能的。

        以下《噫嘻》,一章八句,可分兩段,詩曰:

        噫嘻成王,既昭假爾。

        成王,當(dāng)指祭祀成王之靈。爾,當(dāng)指田官。詩句一開始就向成王祈請,而神靈仿佛明顯地降臨在田官身上。故下文即對田官進(jìn)行告誡。

        率時農(nóng)夫,播厥百谷。駿發(fā)爾私,終三十里。亦服爾耕,十千維耦。

        駿,大。爾私,指私田。十千為萬;耦,成雙。詩告誡田官率領(lǐng)農(nóng)夫,播種百谷。大發(fā)私田,可達(dá)三十里,三十里為目測極限。“亦服爾耕,十千維耦?!币惨谟诟鳎f人合作,并力齊心?!多嫖房梢运闶菍Α冻脊ぁ返难a(bǔ)充,《臣工》說到了農(nóng)耕的時間、新田舊田、種子農(nóng)具等,本詩具體交代了農(nóng)耕的規(guī)模。

        以下《振鷺》,一章八句,可分兩段,詩曰:

        振鷺于飛,于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斯容。

        振,鳥群飛的樣子。雍,澤,水積聚的地方??停瑏碇赖目腿?,或指夏、商二王之后。戾,至。容,有好的容貌。詩的意思是說,一群白鷺在西邊的水上飛,來助祭的客人也有好的容貌。頌者,容也,這個容有兩個層面,一是形容來祭祀的人;二是形容祭主即神靈,也就是摹擬神靈所在的境界,這在祈禱中最為明顯(見下文)。前者形容生者,后者形容死者。本詩狀擬祭祀人的容貌,“振鷺如飛”,乃是整束身心,抖擻精神,以此面對神靈。

        在彼無惡,在此無斁。庶幾夙夜,以永終譽(yù)。

        彼,客人之國。斁,厭。在他們的國度沒有作惡,在這里也不討人厭,所謂“亦有斯容”。希望你們早晚努力,以長久保持名譽(yù),善始善終。與《臣工》相比,《振鷺》要客氣很多,用“振鷺如飛”來形容客人,還贊美他們有德行。不提告誡,只是提一點希望,而這個希望也實在是另一種贊揚,亦隱含些許告誡。

        以下《閔于小子》,一章十一句,可分兩段,詩曰:

        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於乎皇考,永世克孝!

        舊說這首詩是成王免除三年之喪,首次朝拜先王之廟,因作此詩。“遭家不造”,武王伐紂成功后一年就去世,革命尚未完全成功,至成王時代方才達(dá)到全國勝利。嬛,與煢同。疚,病?!皨謰衷诰巍保陋殶o依,猶在病中,表示很傷心。“永世克孝”,這是成王表決心。成王是嗣君,最重要的事情是能繼承祖業(yè)、發(fā)揚光大,傳之久遠(yuǎn),那就是孝。

        念茲皇祖,陟降庭止。維予小子,夙夜敬止。於乎皇王,繼序思不忘!

        詩說成王思念文王,仿佛文王升降在庭,表示成王思念之至誠。成王在文王靈前誓言早晚不敢懈怠,勤慎恭敬,以繼承法統(tǒng),永遠(yuǎn)不忘!不忘即是不滅。

        《詩經(jīng)》說成王之孝的還有《大雅·下武》,詩曰:“永言孝思,孝思維則?!庇终f:“永言孝思,昭哉嗣服?!倍紡?qiáng)調(diào)成王能以先王為榜樣,繼承先王事業(yè)。子曰:“武王、周公,其達(dá)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保ā吨杏埂罚┲芄o成王,周公的孝道也是成王的孝道,表現(xiàn)在能繼承文、武王的志業(yè),永遠(yuǎn)傳承。

        以下《小毖》,一章八句,詩曰:

        予其懲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未堪家多難,予又集于蓼。

        “予其懲而,毖后患?!边@句詩是總綱,意思是說我將深自痛懲自己的過失,小心提防后患,謹(jǐn)慎行事?!澳枨L蜂,自求辛螫?!睕]有人使蜂來蟄我,是我自己求來了辛辣的蜂螯。意思是說自己自討苦吃,這是“懲”。舊說這是成王即位之初,管、蔡作亂的事情。管、蔡作亂不能說是成王失政,但他首先檢討自己的過錯,請求懲罰,并接受教訓(xùn)。“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碧蚁x,鷦鷯,小鳥。拚,鳥飛的樣子。這才相信那小的桃蟲,會成為翻飛的大鳥。這是“毖”了。成王汲取的教訓(xùn)是,事情剛開始小,最后變大,所謂見微知著,需要從小處、源頭處著手?!拔纯凹叶嚯y,予又集于蓼?!彪m然小心謹(jǐn)慎,但擋不住家中多災(zāi)多難,前面剛離辛螯,現(xiàn)在又添了辛苦。詩說成王在劫難面前,在先祖靈前敞開心扉,深切懺悔自己的過錯,又以小心謹(jǐn)慎為戒,庶幾可以渡過難局。

        以上按思天、歌頌、誡勉、獻(xiàn)祭和祈禱等對《周頌》的主要部分進(jìn)行了分類,這五類可以看作是五個步驟,它們形成一個完整的“頌”的儀式。如果把《清廟》《絲衣》當(dāng)作“前奏”,是頌之導(dǎo)引;那么《有客》就相當(dāng)于“后分”,把客人(貴賓)送走了,儀式活動也就隨之圓滿結(jié)束。

        《有客》一章十二句,可分三段,詩曰:

        有客有客,亦白其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

        《序》以為客是指微子,微子是殷商貴族,殷尚白,所以是白馬。萋且,莊敬謹(jǐn)慎的樣子?!岸刈疗渎谩?,敦,雕。敦琢是治玉,意思是選擇玉一樣的人。微子來朝周廟時,選擇有德行的賢人一起來。詩中的“客”當(dāng)然也可以不是微子,泛指可以作為“客”或者貴賓的人。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言授之縶,以縶其馬。

        留一宿叫宿宿,再宿稱信信??{,繩索。“以縶其馬”,把客人的馬系起來,表示舍不得他走,這是主人好客、留客,而留客也可以是送客的另一種說法。

        薄言追之,左右綏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這句詩說主人親自送客,左右大臣安撫客人,言客人既有大德,上天降福給他一定很容易。

        詩寫了來客、留客和送客的過程,在《周頌》中別具一格。在宗廟中祭祀是自家事,忽然從外面來了一個很重要的客人,他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和盛情接待??腿硕勀慷昧酥苁壹漓氲那樾?,得到護(hù)佑和賜福就離開了。他仿佛是這一切的見證人,把外面的信息帶進(jìn)去,又把里面的消息帶出來,讓外面的人能夠窺見里面的情形,約莫領(lǐng)略到《周頌》的盛況和活力。詩曰:“我客戾止,永觀厥成”(《有瞽》)。

        亚洲视频高清|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沙发午睡系列990531| 久久噜噜噜|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国产毛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成人字幕在线不卡| 亚洲女同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成人成狠狠爱综合网| 亚洲欧洲偷自拍图片区| 加勒比日本东京热1区| 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成年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a级特黄的片子| 六月丁香婷婷色狠狠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99| 日韩在线不卡一区三区av| 亚洲中文字幕舔尻av网站| 亚洲色欲色欲www| 国产农村三片免费网站| 清纯唯美亚洲经典中文字幕| 东北熟妇露脸25分钟| 一进一出一爽又粗又大| 欧美激情五月| 俺来也三区四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91中文人妻熟女乱又乱|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久久久国产精品ⅤA麻豆| 色婷婷久久99综合精品jk白丝| 偷拍夫妻视频一区二区| 一个人看的视频www免费|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亚洲日本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午夜一级韩国欧美日本国产| 国产一品二品三品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果冻传媒av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在线电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