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君明珠
一位高三學生的家長向我表達了他的焦慮:我的孩子非常努力,結果成績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還出現(xiàn)了下滑。孩子曾經抱著頭哭泣著說,我難道不想考個好成績嗎?家長的那種無助感,溢于言表。
說實話,作為一個曾經的高三學生家長,這樣的經歷我也曾有過。整整高中三年,兒子雖然一直很努力,但他的成績總是不太理想。兒子曾不止一次地問我:“我是不是很笨?為什么我拼盡了全力,還是考不過別人?為什么這次我感覺自己準備得特別充分,結果成績還是退步了?”每逢此時,我都會耐心地給他解釋——全班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努力,所有同學都在努力。
我們都看過長跑比賽,每個運動員其實都拼盡了全力在奔跑,但總會有人跑在前面,有人跟在后面,甚至有人會被落下很遠。從來沒有人說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絕對不是充分條件。一樣是天天起早貪黑,一樣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有人最后站在了最高的領獎臺上,有人則始終默默無聞。
其實,學習也是如此,你可能用了足夠多的時間,想了足夠多的方法,流了足夠多的汗水,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這本是人生的常態(tài)。
正如奧林匹克精神不是“永奪第一”,而是“更高、更快、更強”一樣,我們努力的目標也不該是只求第一名,而是要不斷超越自己。比如以前我們說,亞洲的運動員在百米比賽中,能夠站到決賽的跑道上,或者能夠進入十秒大關,就是很大的突破。同樣,作為學生來講,我們各方面的條件也許不是最好的,但只要我們努力發(fā)揮出了自己最高的水平,就是成功。學習也罷,人生其他方面也罷,我們并不是在和別人比較,而是在和自己比較。我們追求的應該是自己的“更高、更快、更強”,而不是只看排名多么領先。從這一點上講,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沒有成功,而是我們的成功觀錯了。
記得兒子有一位高中同學,學習特別努力,幾乎每天都是第一個到教室,最后一個離開。但他在班里總是排在中等偏下的名次,一次次考試,一次次從希望變成失望。聽兒子不止一次和我說起過,那個同學曾在某次考試失利之后,躲在被窩里偷偷地哭。但哭過之后怎么辦?擦干眼淚接著去學。因為在他哭的時候,別的同學仍然在教室里看書、做題??蓿鉀Q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讓自己被落下得更多。那個孩子最后考上了一所還不錯的高校,雖然距離考清華北大的愿望差得很遠,但我覺得,他的高中三年是成功的。也許有的孩子連這樣還不錯的高校都考不上,也許有的孩子盡了最大出努力才考上大專,但只要白己已經做到了最好,就不必遺憾。
大家都在努力奔跑,不是你拼盡了全力就肯定能領先別人,能排在第一,最后站在最高的領獎臺上。對于學習壓力巨大的孩子們來講,調整好心態(tài),只管耕耘,不執(zhí)著于成績,以最好的狀態(tài)復習,以最好的狀態(tài)考試,這已經足夠。有時候,過于關注成績和排名,很可能發(fā)揮不出應有的水平。
你只管努力,余下的交給時間。成功,我幸;失敗,也無悔。
(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