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士淇
今日看到一個表現(xiàn)家鄉(xiāng)美景的動畫,畫風極美,意蘊古典,看畢我心巾出現(xiàn)的卻不是種種溢美之詞,而是一句詩:“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而后再無話,只因這一句足矣?,F(xiàn)在想來,這或許是制作這部動畫的人有意無意透露出的他的心志或寄托,恰與此詩相合了。
他有意無意我無從得知,但這叫我想起我的父親。小時候,一日回家后父親說要我背一首詩。這是個極少見的要求——他平日里從不強求我背這些。但那日他卻帶著我一句句地念誦:“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我那時只是跟著念,并不了解他突然如此的原因,也不理解詩的意思。如今再看,倒有些明白了。
父親年少時只身離鄉(xiāng)來京上學,怎么可能不思念家鄉(xiāng)的青山綠樹、故人田家?雖然在北京安定下來,但他的心一直遙遙地記掛著故鄉(xiāng)。而之后奶奶去世,他再也沒回去過,故鄉(xiāng)就此崩塌。這首詩巾的田園美好、故人重逢給了他慰藉,父親如一只倦鳥,盤旋數(shù)年后終于在詩詞的林中找到了柄身之枝。
而心靈的故鄉(xiāng),又何止是故鄉(xiāng),更是心靈的一種志向的寄托。先前穿漢服與友人同游時,曾遇到一位青年堅持要為我們拍照。我們本頗有不耐,但他照罷吟出半首《蒹葭》,卻讓我心頭一震?;蛟S他的志向便在于漢服的振興,只是可能遇到了種種挫折,最終也只是一句含有希望的“宛在水中央”?!遁筝纭泛螄L不是志向的表達呢?
中國詩詞博大浩瀚,我們總能在其中找到共鳴或寄托,讓人的悲、喜、思、求都不再孤獨。玩笑說來,便是人各有志,人各有枝,不管有意無意,總如此。
動畫制作人的悲喜棲在“猶是深閨夢里人”,父親的思念落在“青山郭外斜”,青年的追求倚著“宛在水中央”,眾人都在詩詞中找到了心靈的故鄉(xiāng)。我雖還未定,但我深信,我的歸處也在其中。
這正是:心鄉(xiāng)常向詩中覓,人如歸鳥各投林。
歸鳥投林,這是我們這個民族獨有的一種安定吧!
名師點評
本文寫了三個小故事,有詳有略,用古詩詞穿起,以“歸鳥投林”比寫,表達了“中國詩詞是我們的心靈故鄉(xiāng)”的主題。文章將詩詞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以及歸屬感闡說得比較清晰透徹,對主題的開掘較為充分。
(盂貴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