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宏花
摘 要:新課程教學理念強調小學音樂課要以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為目標。由此可見,興趣在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具體可通過聯(lián)系生活、運用游戲、講述故事、媒體展示、情感融入等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愛學音樂、愛上音樂、愛研究音樂。
關鍵詞:小學音樂;情境創(chuàng)設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1-01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1.102
莎士比亞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闭n堂上如果學生對教師所講的內容不感興趣,就會被動地聽講,教學效率自然不高。故教師就要通過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到情境中,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達到學生的感情與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相匹配,即深化為“情”“境”交融的音樂教學的最佳境界。
生活是教學得以順利開展的動力與源泉,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已有的知識結構疏淺,很多知識都來源于生活。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要注重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搜集、提取學習音樂的情境材料。幫助學生深入、準確地理解音樂題材的內容及內涵,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主動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如教學《拍皮球》一課時,讓學生想象自己日常生活中拍皮球時的情景,學生會說:“聲音有輕有重,如果拍得均勻,會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聲音?!爆F(xiàn)在找同學演示,通過聆聽,同學們就會領悟其中的奧秘。然后再進行《拍皮球》音樂教學,就會取得水到渠成的教學效果。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要想真正理解音樂的情感,就必須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把歌曲的情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于是我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運用學生喜歡的游戲進行表演。對于小學生來說,好玩、好動、好模仿是他們的天性。教師要緊緊抓住這一點,借助游戲,讓學生成為游戲中的一分子。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還有助于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體會。
如教學《小雨沙沙》一課時,讓學生來做游戲,大家分角色扮演小動物,然后進行動作表演,并進行發(fā)聲??纯茨奈粚W生表演得更形象、更貼切,適當?shù)亟o予表揚。第一組表演小兔子吃蘿卜,并伴隨著發(fā)出咔嗤、咔嗤的聲音;第二組表演小胖豬洗衣服,并伴隨著發(fā)出唰、唰、唰的聲音;第三組表演小熊掰玉米、扔玉米,并伴隨著發(fā)出啪、啪、啪的聲音。通過這樣的游戲表演,學生親身感受現(xiàn)實生活中所發(fā)出的聲音,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這樣做還有助于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小雨沙沙》的理解,學生看到題目很自然地想到下小雨時的聲音、情景,教學時教師就容易傳授知識與技能了。
故事是最能吸引人,激發(fā)人情感的手段。小學音樂教學也不例外,在教學前以講故事來引人,通過故事展示歌曲當時的情境,讓學生通過想象,頭腦中出現(xiàn)形象、逼真的畫面。學生會被這一畫面所吸引,并想著融入到畫面中,進而理解、感受其中的情感。
例如在講《彼得與狼》一課時,我給學生完整地敘述該故事,通過故事的講述,學生被深深地吸引了,很快他們就了解了歌曲中的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彼得——弦樂四重奏——勇敢堅定;小鳥——長笛——靈巧活潑;鴨子——雙簧管——笨拙;貓——單簧管——狡猾;老爺爺——大管——絮叨;狼——圓號——窮兇極惡;獵人——定音鼓和大鼓——槍聲。這樣一來有助于學生對樂曲的理解和掌握。
小學生的感性認識特別強,利用多媒體展示創(chuàng)設情境,正是迎合了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利用多媒體將教材的圖畫形象地展示,給學生以動態(tài)的圖案;并配上文字加深對歌曲內容的理解;最后再融入聲音,真正體現(xiàn)圖、文、聲并茂。通過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立刻濃厚了,歌曲的內容就易于理解與接受了。當然利用多媒體展示時,教師要適時地引導、啟發(fā),把學生帶到歌曲所描繪的情境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體會歌曲的真實情感。
如教學《彝家娃娃真幸?!芬徽n時,我利用媒體展示幾幅石林的圖片,讓學生從視覺上感受這些天然的奇石形狀各異,然后試著問學生,這些美麗的石林是誰生活的地方?以此引出彝族。大家想了解彝族的生活習慣吧,我們一起來參觀。電腦展示人們穿著顏色鮮艷的民族服飾,去參加火把節(jié)的畫面?;鸢压?jié)非常熱鬧,為了慶祝節(jié)日,增添節(jié)日的氣氛,我們要表演一個節(jié)目:歌舞表演《彝家娃娃真幸?!贰Mㄟ^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了解了彝族的生活,明白了歌曲的意思,體會到彝家娃娃的幸福。很容易將自己融入到情境中,帶著喜悅的心情來學習。
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機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教學情境只有觸及到學生的情感,才能打動他們的內心深處,學生就會全神貫注地投入,教學內容會被很好地接受。
如教學《星星和燈光》一課時,我先搜集有關歌曲內容的具體資料,將這些資料進行加工,制作成一幅幅鮮活畫面,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走進這個有聲的畫面世界,體會畫面表達的情感,從而領悟歌曲應用悠長、流暢的氣息,連貫、輕盈的聲音,熱愛家鄉(xiāng)、勤奮學習的感情。
小學音樂課是一門情感藝術課,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入其中,實現(xiàn)“情”與“境”交融。這樣學生就會受到音樂的熏陶,在享受音樂的同時學會了知識,使音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1] 楊思益.淺談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J].兒童音樂,2015 (4).
[2] 龔紅艷.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5 (7).
[責任編輯 谷會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