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同敬
(青島市城陽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皮膚科,山東 青島 266000)
現(xiàn)階段臨床上抗組胺藥物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情的進展,改善患者的皮膚瘙癢癥狀,但常規(guī)抗過敏藥物治療后的疾病的復發(fā)率仍然較高,治療后的患者皮損表現(xiàn)的改善仍然不明顯[1,2]。卡介菌多糖核酸是新型的免疫調(diào)節(jié)劑,其能夠通過穩(wěn)定肥大細胞膜,降低IGE抗體的合成,并能夠改善自身T淋巴細胞的免疫能力,從而輔助治療慢性蕁麻疹[3,4]。部分研究認為卡介菌多糖核酸能夠提高其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總體水平[5],但對于治療后的皮膚瘙癢癥狀評分及每日風團發(fā)作次數(shù)等的分析研究不足。為了指導臨床上慢性蕁麻疹的診療,本次研究選取我院皮膚科治療的10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探討了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的臨床效果。
選取我院皮膚科治療的10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收集時間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根據(jù)治療方式分為氯雷他定治療組(對照組)及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組(觀察組),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28~60歲,平均(38.4±10.4)歲,病程(0.3-1.6)年,平均病程(0.78±0.14)年;觀察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 27~ 62歲,平均(38.7±11.7)歲,病程(0.4-1.9)年,平均病程(0.81±0.13)年。兩組患者在年齡范圍、性別分布及病程等方面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1 納入標準
(1)符合慢性蕁麻疹的診斷標準;(2)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并得到了家屬的簽字同意。
1.2.2 排除標準
(1)合并有其他類型的皮膚??;(2)合并有代謝系統(tǒng)或者免疫系統(tǒng)疾??;(3)對于卡介菌多糖核酸藥物過敏。
對照組:給予氯雷他定分散片(上海先靈葆雅制藥有限公司,批號l6DRXFA01),5mg,口服,每日1次,連續(xù)治療4周;觀察組:在采用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療的同時,聯(lián)合卡介菌多糖核酸(程度生物制品研究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9983036),2mL,肌肉注射,每周2次,連續(xù)治療4周。
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緩解,皮損范圍縮小了80%以上;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皮損范圍縮小了40%-80%;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未能緩解,皮膚范圍縮小未超過40%或者范圍擴大。
研究資料的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的表示采用n(%),計量資料的對比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值<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的觀察組患者的總體有效率為84%,明顯高于對照組(χ2=7.14,P=0.007)。見表1。
表1 治療后的兩組患者的臨床總體有效率水平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皮膚瘙癢癥狀評分及每日風團發(fā)作次數(shù)無明顯的差異(P>0.05),治療后的觀察組患者的皮膚瘙癢癥狀評分及每日風團發(fā)作次數(shù)均明顯低于對照組(t=24.414,P=0.001;t=19.4927,P=0.001)。見表2。
表2 治療后的兩組患者的皮膚瘙癢癥狀評分及每日風團發(fā)作次數(shù)情況
慢性蕁麻疹的發(fā)生能夠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疾病遷延不愈、復發(fā)率較高。臨床流行病學研究揭示,慢性蕁麻疹的發(fā)病率接近251-728/1萬人左右[6],同時在具有家族性相關皮膚疾病的人群中,慢性蕁麻疹的發(fā)病風險可進一步的上升[7,8]。傳統(tǒng)的抗組胺藥物的治療局限性較為明顯,治療后的患者皮膚瘙癢等臨床癥狀的改善程度較低[9]。
卡介菌多糖核酸能夠穩(wěn)定肥大細胞膜,并能夠抑制白三烯因子的釋放,降低體內(nèi)的炎癥反應或者I型自身免疫性損傷的發(fā)生[10]。本次研究中,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后的患者臨床總體有效率明顯的上升,高于單純抗過敏治療組,提示了卡介菌多糖核酸的治療價值,這主要由于卡介菌多糖核酸能夠進一步穩(wěn)定TH1/TH2 T淋巴細胞的平衡,降低TH2 T淋巴細胞分泌IL-2、IL-4等細胞因子,并能夠抑制白三烯的合成有關。同時治療后的觀察組患者的皮膚瘙癢癥狀評分及每日風團發(fā)作次數(shù)均明顯的縮小,低于對照組,進一步提示了卡介菌多糖核酸對于慢性蕁麻疹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這主要由于卡介菌多糖核酸能夠提高自然殺傷T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刺激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進而穩(wěn)定了機體的細胞免疫有關。
綜上所述,卡介菌多糖核酸能夠顯著的提高慢性蕁麻疹的臨床治療總體有效率,并改善患者的皮膚瘙癢等臨床癥狀。
[1] Heng J K, Koh L J, Toh M P H S, et al.A study of treatment adherence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adul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 in Singapore[J].Asia Pacific Allergy,2015,5(4):197-199.
[2] Sussman G, Gon?alo M, Sanchez-Borges M.Treatment dilemmas in chronic urticaria[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2015,29(06):33-37.
[3] 李國艷,陳亞會,王婷,等.鹽酸奧洛他定聯(lián)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慢性自發(fā)性蕁麻疹40例臨床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7,31(03):357-358.
[4] 裘凌燕.卡介菌多糖核酸聯(lián)合地氯雷他定治療慢性蕁麻疹臨床療效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7,46(3):184-185.
[5] 黃夢雅,溫路,周汛.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聯(lián)合抗組胺藥治療慢性蕁麻疹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8(25):3096-3099.
[6] Godse K,Gautam M,Mehta A,et al.Treatment of refractory chronic urticaria[J].Ind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15,60(3):230-232.
[7] 邱實,盛艷利,石蕊萍,等.北京順義地區(qū)蕁麻疹和濕疹老年患者血清特異性IgE和過敏原檢測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6,19(S1):321-323.
[8] 陳奇權,宋志強,郝飛.老年性慢性蕁麻疹的臨床特點及治療選擇[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7,50(8):616-618.
[9] Bellanti J A, Settiane R A. Perspectives on chronic urticaria/angioedema and its treatment[J]. Allergy and Asthma Proceedings,2014,35(1):1-3.
[10] 黃招琴,蘇壬香,鐘貝芬,等.卡介菌多糖核酸對CIK細胞活性的影響[J].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7,40(02):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