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俊麗,陳 姝,江美蓮,黃偉雄
(深圳市寶安區(qū)西鄉(xiāng)衛(wèi)生監(jiān)督所環(huán)境衛(wèi)生科,廣東 深圳 518102)
臨床上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是確保治療順利的基本保障。為了進一步研究護理消毒隔離路徑在手足口病中的應用效果,整理某預防保健所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上報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整理某轄區(qū)預防保健所200例手足口病患兒,均經病原學檢查確診,滿足《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的相關診斷標準[1]。所有患兒均有皮疹,主要分布于手、足、下肢膝關節(jié)附近以及臀部皮膚,部分患兒口腔內或咽峽部有皰疹、潰瘍,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按照醫(yī)療機構實施的不同護理方法分成常規(guī)組與路徑組各100例。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常規(guī)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措施,包括病情觀察、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高熱護理、口腔護理等。
路徑組:按照消毒隔離路徑實施護理干預措施,(1)門診接診時:熱情接待患兒及其家屬,主動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設備和醫(yī)護人員,發(fā)送門診聯系卡。向患兒及其家屬說明活動范圍,發(fā)放消毒隔離手冊,介紹消毒液位置,指導家長如何消毒隔離患兒用物。(2)治療期間:電話回訪評估患兒病情,實施健康教育與飲食指導,積極完善相關檢查;密切觀察患兒生命體征變化,及時發(fā)現初期危重癥的臨床表現,發(fā)熱者鼓勵其多喝水,擦溫水?。豢谇粷冋?,給予0.9%氯化鈉溶液定時漱口[2],疼痛拒食者遵醫(yī)囑給予魚肝油滴劑、維生素、強的松以及0.9%氯化鈉溶液的混合物進行患處涂擦,以緩解疼痛[3];飲食以清淡、易消化、質軟為主;強化皮膚護理,注意觀察患兒皮疹的變化,瘙癢時局部應用爐甘石洗劑,禁止抓癢[4]。用配制好的消毒液擦拭患兒的玩具、用物;排泄物、分泌物、嘔吐物先用消毒浸泡半小時后再倒進廁所;大便用等量生石灰攪拌后放置半小時再倒進廁所;患兒醫(yī)療廢棄物與生活垃圾均集中放置,密閉送去焚燒[5]。(3)復診時:進行疾病預防知識宣教,提醒家屬經常開窗通風,讓患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后洗手,禁食生冷食物,多喝開水,勤曬衣被;做好隔離知識宣教,疾病流行季節(jié)盡量少去公共場所,以防感染。
表1 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對比 (n)
(1)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判定標準為:①治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1個月內未復發(fā);②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退熱;③有效:臨床癥狀有所好轉,退熱,但病情反復,需進一步治療;④無效:臨床癥狀未有明顯好轉,仍發(fā)熱;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N×100%[6]。(2)對比兩組患兒的口腔潰瘍愈合時間與治療時間。(3)對比兩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一般)/N×100%。
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
路徑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guī)組,對比差異顯著(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對比 [n(%)]
路徑組的口腔潰瘍愈合時間與治療時間均短于常規(guī)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的口腔潰瘍愈合時間與治療時間對比(X±Sd)
常規(guī)組的護理滿意度是89.0%,路徑組是100.0%,路徑組高于常規(guī)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4)。
在手足口病治療期間,配合臨床藥物治療,做好護理消毒隔離工作,對阻斷傳播途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護理消毒隔離路徑的實施,可使護理計劃切實、有效的執(zhí)行,且能全程監(jiān)控護士的工作情況,有助于提升臨床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7]。本研究對比分析了常規(guī)護理措施與基于護理消毒隔離路徑的護理干預措施在手足口病中的實施效果,結果顯示,路徑組的總有效率與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常規(guī)組,且路徑組的口腔潰瘍愈合時間與治療時間均短于常規(guī)組,提示路徑組的臨床療效與護理質量均優(yōu)于常規(guī)組。
綜上所述,護理消毒隔離路徑在手足口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明顯提升臨床療效及護理滿意度,有助于縮短患兒的口腔潰瘍愈合時間與治療時間,值得推行。
表4 兩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對比[n(%)]
[參考文獻]
[1] 袁知明.優(yōu)質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在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中的應用對比[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6,16(12):78-79.
[2] 溫婉顏,蔡月華,陳小堅,等.小兒手足口病的預防控制與階段性護理[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5(22):145-146.
[3] 袁鑫霞,劉會彥,尤彥華,等.綜合性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在小兒手足口病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15(7):170-171.
[4] 李春玲,劉玉田,張美英.手足口病患兒血清白介素與腫瘤壞死因子α變化的護理干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31(2):452-454.
[5] 袁鑫霞,劉會彥,尤彥華,等.綜合全面性護理在喜炎平與利巴韋林治療小兒手足口病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10(1):123-124.
[6] 楊臘梅,齊新艷.個體化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在小兒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的應用[J].中國校醫(yī),2017,31(6):465-466.
[7] 馮彩霞,王麗娟.評價綜合護理結合臨床治療對小兒手足口病的防控及康復效果[J].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2017,11(9):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