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富 王艷艷 王 斌 劉遵利
(1.山東能源臨沂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東省臨沂市,276017;2.山東鼎安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山東省濟南市,250000;3.山東東山王樓煤礦有限公司,山東省濟寧市,272065)
礦井粉塵主要來源于采掘一線和噴漿地點,如果工人長時間接觸容易引起塵肺病。塵肺病具有發(fā)作周期長、隱蔽性強、傷害性大等特點,早期不容易引起人們的重視,因而被稱為煤礦工人的“隱形殺手”。通過大量的調(diào)查和統(tǒng)計得出,塵肺病引起的礦工致殘、致傷和死亡事故遠遠超過其它事故。因此,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強化職工培訓和管理,開展礦井粉塵綜合防控技術的研究工作 ,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和裝備升級推進無塵化、示范化礦井建設進程以提高礦井的綜合防塵和控塵能力,對于保護煤礦職工健康安全意義深遠。
王樓煤礦作為現(xiàn)代化高產(chǎn)高效礦井,采掘工作面多,機械化程度高且產(chǎn)塵量大,由于通防管理人員較少,監(jiān)察和管理難度很大。另外,生產(chǎn)一線防塵工作理念相對落后,“重生產(chǎn)、輕防塵”思想嚴重,針對防塵工作開展不利。自從礦井正式投產(chǎn)以來,在采掘工作面中始終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
(1)采煤機割煤時產(chǎn)塵量較大。由于采煤機滾筒截割煤體時轉速快,產(chǎn)生的粉塵多,現(xiàn)有的采煤機內(nèi)、外噴霧不能完全對塵源進行控制,造成采煤機下風向地點粉塵濃度嚴重超標。
(2)工作面架間噴霧降塵效果較差。架間噴霧不能完全覆蓋工作面全斷面,大量粉塵未能得到捕捉,降塵效果較差。
(3)回風巷凈化水幕防塵效果較差?;仫L巷安設了3道手動凈化水幕,需要人工開啟,在工作面生產(chǎn)后,經(jīng)常出現(xiàn)人為忘記開啟的情況,并且凈化水幕不能完全覆蓋巷道全斷面,在巷道頂板處存在防塵死區(qū),造成回風巷粉塵濃度較大。
(4)沿空留巷噴漿地點粉塵濃度較大。噴漿機工作時,噴漿機上料口為重要產(chǎn)塵區(qū)域,由于水射流除塵風機安裝位置距離噴漿機較遠且形成的負壓小,大部分粉塵得不到捕捉。噴漿機出料口由于水壓和氣壓的作用,引起大量水泥塵懸浮,造成噴漿地點下風側粉塵濃度較大,僅僅通過在噴漿地點下風流位置安設2道手動凈化水幕,降塵效果較差。
(5)采煤面進風巷安設帶式輸送機由于轉載點的存在,造成進風巷污染。
(1)綜掘機截割時產(chǎn)塵量較大。綜掘機炮頭截割煤巖體時產(chǎn)生大量的粉塵,且?guī)r塵多于煤塵。通過掘進機內(nèi)、外噴霧和除塵風機進行降塵,只能滅塵60%,巷道回風流中的粉塵濃度仍然嚴重超標。
(2)回風流凈化水幕捕塵效果較差。距掘進迎頭50 m范圍內(nèi)安設了3道手動凈化水幕,在生產(chǎn)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人為忘記開啟的情況,即使開啟水幕,其降塵效果也不理想。
(3)噴漿地點粉塵濃度較大。錨噴巷道噴漿地點水泥塵超標嚴重,水射流除塵風機和凈化水幕降塵能力嚴重不足。
無塵化礦井建設是以降低生產(chǎn)中一次塵源產(chǎn)生的,并能做到及時對二次塵源進行控制,減少職工面臨的粉塵危害,盡最大可能為職工創(chuàng)造良好的勞動條件為目的。無塵化礦井建設工作牽涉的部門廣、人員多、工作量大且協(xié)調(diào)困難,需要從全礦的角度出發(fā),統(tǒng)領全局,因此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定期對職工進行培訓,讓職工清楚了解職業(yè)病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提高工人素質(zhì),從“要我健康”向“我要健康”思想轉變,徹底改變煤礦工人原來的“防塵無所謂”的態(tài)度。
必須建立完善和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明確各單位的職責,確保防塵工作有章可循,有據(jù)可依。礦井先后制定了《綜合防塵措施及管理制度》、《防塵設施管理制度》、《巷道粉塵沖刷管理制度》、《粉塵測定制度》、《綜合防塵檢查制度》、《綜合防塵考核辦法》、《采煤工作面防塵補充管理規(guī)定》、《掘進工作面防塵補充管理規(guī)定》和《煤層注水制度》9個粉塵管理制度,明確了各部門、各崗位及各類人員的井下防塵責任。
建立地面靜壓和井下動壓兩套防塵供水系統(tǒng),并實現(xiàn)及時切換,完善礦井防塵水的供給保障。在建立和完善防塵系統(tǒng)過程中必須高標準、嚴要求,嚴格按照有關規(guī)定施工,杜絕偷工減料、豆腐渣工程出現(xiàn)。本著“誰使用,誰負責”、“誰屬地,誰管理”的原則,劃分防塵責任區(qū)域,做到每個工作面、每條巷道、每處硐室、每根管路、每個閥門都明確到具體的單位和人員負責。
根據(jù)礦井采掘計劃,通防科每年底制定來年礦井綜合防塵計劃。年度防塵計劃要明確礦井總體防塵工作目標,礦井無塵化建設的標準、思路、步驟、防塵資金及設備投入等。
配齊專職測塵員并做到持證上崗,建立專門的粉塵化驗室,配備足夠的CCHZ-1000全自動粉塵測塵儀、AKFC-92A礦用粉塵采樣器和AKFC-92G個體粉塵采樣器。測塵人員按照通防科每月編制的粉塵測定計劃開展工作,所有檢測數(shù)據(jù)記錄準確并形成報表,報通防科一份,自己存檔備案一份。通防科對檢測不達標的單位進行通報、處罰,并責令其整改。每季度委托有資質(zhì)的職業(yè)病防治所對礦井進行粉塵濃度測定,并出具粉塵測定報告。
加強防塵管理,力爭達到眼看無塵、手摸無灰。加強考核,嚴格責任追究和獎勵,將粉塵防治工作納入通防一票否決范圍內(nèi),對于工作拖拉、疏忽的單位和個人,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進行處罰,并取消年度內(nèi)的任何評獎資格;對于工作積極、成果顯著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和表彰。
加大安全投入,不斷采用更加先進的技術、工藝和裝備,提高綜合防塵能力。對于個體防護,必須配備高效防塵用具。
鼓勵一線職工的創(chuàng)新工作,對通過小改小革簡化防塵工藝、改善防塵效果、降低防塵成本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物質(zhì)獎勵。
無塵化礦井的建設以消除井下粉塵為目的,既要對礦井主要產(chǎn)塵點進行控制,也不能放松對局部產(chǎn)塵點的防治,綜合防塵技術的選擇應本著簡單方便、安全高效、技術先進的原則。按照礦井產(chǎn)塵地點的不同,防塵工作可分為礦井進風巷道、采煤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綜合防塵三大部分。
(1)礦井主要進風大巷、采區(qū)進風巷安裝凈化風流的霧雨噴霧,噴霧覆蓋巷道全斷面,并實現(xiàn)定時、自動噴霧功能。
(2)礦井主要進風巷、采區(qū)上(下)山、主要運輸大巷要按照規(guī)定沖刷滅塵。
(3)礦車送水泥時必須使用防塵罩進行全封閉,杜絕粉塵產(chǎn)生。
(4)各轉載點安設封閉式控塵罩,限制粉塵擴散;控塵罩內(nèi)安設自動噴霧滅塵,并與帶式輸送機聯(lián)動。
(1)工作面采前實施煤層注水降塵措施。切眼采用短壁靜壓注水方式,兩巷采用長鉆孔動壓注水、靜壓補水方式。注水工作必須建立管理臺賬,并標注注水地點、時間、鉆孔個數(shù)、鉆孔深度和注水量等參數(shù)。煤體含水率采用KS-100型煤層水分測定儀測定,當煤體含水率大于4%時,注水工作結束。
(2)采煤機進水管路上安裝水電閉鎖裝置。當無水或水壓不足時,能夠自動切斷采煤機電源,確保在開啟采煤機內(nèi)、外噴霧后才能啟動煤機。
(3)綜采工作面安裝2臺zpz127-z大流量自動高壓噴霧降塵裝置,額定工作壓力大于8 MPa,最大壓力為15 MPa,一備一用,并實現(xiàn)與采煤機的聯(lián)動,強化對一次塵源的控制。
(4)采煤工作面每隔5個支架安設一組架間光電自動噴霧,液壓支架安裝自動噴霧裝置,降低工作面回風流粉塵濃度。
(5)采煤工作面回風巷凈化水幕實現(xiàn)自動、聯(lián)動。距工作面出口50~100 m范圍內(nèi)增設1道覆蓋巷道全斷面的自動控制捕塵網(wǎng),上風側安設噴霧裝置,并與采煤機聯(lián)動。捕塵網(wǎng)結構如圖1所示。
(6)加強個體防護。采煤工作面所有人員配備3M3200或DR28SU2W新型高效除塵口罩,并規(guī)范使用。
(7)沿空留巷需噴漿時,在噴漿機上料口安裝電動除塵風機與葉片式吸塵罩除塵系統(tǒng)。通過除塵風機在噴漿機上料口實現(xiàn)負壓將粉塵吸入吸塵罩,然后通過噴霧和紗網(wǎng)捕捉除塵,形成泥水后流出塵。噴漿機出料口下風側50 m范圍內(nèi)安設2道能夠覆蓋巷道全斷面并與噴漿機聯(lián)動的凈化水幕。
(8)試驗濕式噴漿工藝。引進PTS6新型推鏈式濕式混凝土噴射機,并對其降塵效果進行研究。
(9)加強工作面兩巷粉塵沖刷工作。進風巷距工作面50 m范圍內(nèi),回風巷距工作面100 m范圍內(nèi)每班灑水沖塵一次,其它地點每天灑水沖塵一次。
(1)半煤巷掘進工作面迎頭實施煤層短壁快速注水,降低生產(chǎn)時粉塵產(chǎn)量。注水設備配備兩套,一備一用,確保正常使用。短壁快速注水見圖2。
圖2 短壁快速注水示意圖
(2)綜掘機進水管路上安裝水電閉鎖裝置,確保生產(chǎn)時內(nèi)、外噴霧的正常使用。
(3)綜掘面采用KCS-500D大功率濕式除塵風機,配合康達風筒渦流控塵裝置或者阿基米德旋流器(覆壁風筒),強化對掘進迎頭一次塵源的防治。
KCS-500D除塵風機工作原理為:含塵空氣被吸入除塵器后,與葉輪霧化產(chǎn)生的水汽融合,形成泥水和塵霧,氣流夾帶泥水、塵霧至除塵箱的捕塵器位置,粉塵被捕捉并形成泥水,未形成水的水霧在氣流的夾帶下行至除霧器,被除霧器搜集并形成水滴,形成的污水在除塵箱底板上流出除塵箱。除塵風機結構示意圖見圖3。
圖3 除塵風機結構示意圖
康達風筒渦流控塵裝置工作原理為:將正壓供風進行分流,一部分繼續(xù)吹向迎頭起到稀疏粉塵和有害氣體的作用,另一部分從風筒的側出口沿巷道壁流出,隨即產(chǎn)生螺旋風流,螺旋風流沿巷道周壁旋轉,橫截整個巷道斷面,隨著旋轉向前推移,壓向掘進迎頭,將含塵氣流封閉在迎頭,并不斷地被吸入除塵器的進風口內(nèi),使含塵氣流無法向外漫延,實現(xiàn)對粉塵的捕捉、控制。風筒及設備布置見圖4。
1-掘進機;2-康達風筒;3-除塵器;4-刮板輸送機;5-轉載機圖4 風筒及設備布置示意圖
(4)綜掘機司機、噴漿工及全巖綜掘巷道人員配備3M3200或DR28SU2W新型高效除塵口罩,綜掘機司機在開機期間使用“氧吧”。
(5)掘進面回風流凈化水幕實現(xiàn)自動、聯(lián)動。50~100 m范圍內(nèi)增設1道覆蓋巷道全斷面的自動控制捕塵網(wǎng),上風側安設噴霧裝置,并與綜掘機聯(lián)動。
(6)錨噴巷道采取潮料噴漿,應用電動除塵風機與葉片式吸塵罩除塵系統(tǒng)。同時在距離錨噴作業(yè)點下風流方向50 m內(nèi)和噴漿機下風側30 m內(nèi)各設置1道覆蓋巷道全斷面并與噴漿機聯(lián)動的凈化水幕。
(7)各綜掘工作面回風流安裝粉塵濃度傳感器,實現(xiàn)在線連續(xù)監(jiān)測及粉塵超限噴霧降塵功能。
(8)加強掘進巷道粉塵沖刷工作。距迎頭50 m范圍內(nèi)每班灑水沖塵一次,其它地點每天灑水沖塵一次;炮掘工作面在放炮前后對迎頭30 m范圍內(nèi)進行灑水沖塵,裝煤巖前灑水沖塵。
通過強化培訓和管理,革新防塵技術和裝備,礦井粉塵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經(jīng)現(xiàn)場測定,采煤工作面一次塵源由原來的1442.6 mg/m3下降到1013.2 mg/m3,產(chǎn)塵量降低了29.77%;回風巷粉塵濃度由原來的103.1 mg/m3下降到32.5 mg/m3,降低了68.48%。掘進工作面一次塵源由原來的1104.3 mg/m3下降到852.1 mg/m3,產(chǎn)塵量降低了22.84%;回風流粉塵濃度由原來的114.7 mg/m3下降到34.2 mg/m3,降低了70.18%。
針對王樓煤礦粉塵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無塵化礦井建設活動,強化培訓和管理,完善制度,加強檢測,推廣應用封閉控塵、電動除塵風機與葉片式吸塵罩除塵系統(tǒng)、水電閉鎖、捕塵網(wǎng)等多種新型防塵技術和裝備,采、掘工作面一次塵源分別降低了29.77%和22.84%,回風巷粉塵濃度分別降低了68.48%和70.18%。礦井總體防塵面貌顯著改善,保障了井下職工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 宋富美,李季.我國煤礦塵肺病現(xiàn)狀及預防對策研究[J].煤礦安全,2014(5)
[2] 孫啟華.葛亭煤礦職業(yè)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研究[J].煤礦安全,2014(3)
[3] 李金泉.梧桐莊礦職業(yè)危害綜合防治技術分析[J].煤礦安全,2014(2)
[4] 陳榮柱,譚聰,謝中強.綜采工作面粉塵分布實測及降塵技術探析[J].煤礦開采,2015(1)
[5] 羅文.大柳塔煤礦井下粉塵治理技術[J].煤炭科學技術,2014(1)
[6] 湯笑飛,王德明,司衛(wèi)彬等.全巖巷綜掘面綜合防塵技術及應用[J].煤炭工程,2014 (6)
[7] 王永勝.兗礦集團綜掘工作面綜合防塵技術和裝備[J].煤礦安全,2013 (6)
[8] 陸新曉,王德明,任萬興等.掘進面產(chǎn)塵機理及粉塵遷移規(guī)律的研究分析[J].煤礦開采,2012 (5)
[9] 曹廣遠,李長河,程子華.微米級水霧在井下巷道降塵中的應用[J].煤炭科學技術,2012(10)
[10] 謝中強.錨噴支護巷道噴漿作業(yè)粉塵分布規(guī)律的數(shù)值模擬[J].煤礦開采,2012 (3)
[11] 丁金華,張秋志,王志心.裴溝礦井下綜合防降塵系統(tǒng)優(yōu)化研究及應用[J].煤炭工程,2012(5)
[12] 李安靜.綜合防塵示范化礦井建設模式探討[J].煤炭工程,2015(4)
[13] 胡方坤,陸新曉,王德明等.基于CFD數(shù)值模擬分析綜掘工作面粉塵遷移規(guī)律研究[J] .中國煤炭,2012 (6)
[14] 張東升,邱家軒,范鋼偉等.薄煤層長壁工作面煤塵分布特征及其防治[J]. 中國煤炭,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