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丹 編輯/一帆
男女性別符號♂、♀是我們熟知的,然而它們是由何人提出、包括哪些相關符號,卻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這兩個符號是由瑞典植物學家、動物學家和醫(yī)生林奈(C. Linné, 1707-1778)首先用于科學研究表述中的,最初用途是表示植物的性別區(qū)分,后來又被用來表示人類的性別。
然而,“首先用于科研”不等于最先發(fā)明。關于這兩個符號的由來,尚無權威文獻能夠證明林奈最初的想法,以及他是從哪里找來了這兩個符號。于是,兩個符號的由來問題,一直存在三種推測。
一種推測認為,♂象征了愛神丘比特的弓箭袋,可用來指代男性;♀象征了女士們手持小鏡子整理面容的動作,自然就成了女性的標志。這種推測雖然合乎邏輯,但是尚無可靠證據(jù)。
另一種推測認為,起初的時候,生物學家們在描述種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花程式和花圖式時,為了表述和記憶的方便,就用♂表示雄花、♀表示雌花。它們是以字母、符號、數(shù)字為素材的創(chuàng)意設計作品,之后被林奈采用和推廣了。這種推測的邏輯性顯得比較跳躍,也無可靠證據(jù)。
第三種推測認為,這兩個符號是從天文符號里借用來的。其中,原本表示火星的♂被用作指代男性或其他雄性生物,而表示金星的♀則被用作指代女性或其他雌性生物。
總之,已知的三種推測,讓林奈從中得到啟發(fā),把它們移植到了科學表述中,但都是推測而已。唯一可確認的事實是,1751年,林奈首先把這些符號用于正式的科學寫作中,用來表示植物性別。
隨著應用的廣泛化,如今的性別符號已不單只有♂和♀,而是形成了一個“性別符號家族”。其中,相對穩(wěn)定的符號有:
?
其中,不好理解的是“跨性別”,俗稱“陰陽人”。這類人發(fā)育之后由于自身的性特征不確定,于是認為自己性別與出生時的生殖器特質沒有什么聯(lián)系,甚至認為自己是超越“男-女”的特殊一族。
生命是復雜的,性別形態(tài)是發(fā)展的。跨性別人士擁有與普通人平等的人權和尊嚴。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不是由性別決定的。心態(tài)陽光的跨性別人士,對社會的貢獻并不亞于我們這些“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