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藝逐
杜甫走時,恰是一個秋日。離別而逢秋總是叫人傷懷的,然而這淺淺的離愁,終抵不過山水與美酒。
酒一杯,敬長天秋水,敬青山嫵媚。
李白向杜甫舉起酒杯,他沒有束發(fā),一頭青絲隨意披散下來。人至中年的李白,眼眸依舊有神,只是眼角眉梢添了幾道淺淺的皺紋。那不是時光的痕跡,是他游歷山水得到的禮物。他輕撫著胡須,瞇著眼,斜倚在一塊山石旁,酒樽輕抬。不知他這杯酒敬的是坐在他面前的杜甫,還是秋日勝景。
彼時的杜甫才過而立之年,與被賜金放還的李白不同,他還不曾經歷朝堂上的爾虞我詐,還不曾對這黑暗的王朝失望,還未經歷過國破家亡、顛沛流離。杜甫眼中一片澄澈,遙望著都城的方向、帝王的方向。廟堂之高,他懷著滿腔熱忱,立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
總是要啟程的,杜甫身著一襲青色衣裳,整齊地戴上玉冠,背上行囊。蓬草在風中飛舞著,飄向遠方。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
李白緊握杜甫的手,說道:“未來你還有很多事要面對,你會經歷宦海沉浮,可能你不會得到某些人的認同,但是,你有很多的機會向天下展現(xiàn)你的才華?!彼侵喯扇?,沒人見過他的哀婉訴愁,即使他不被重視、受人污蔑,他也只是廣袖輕拂,孑然歸去。于是就連離別,他也該是明亮的、肆意的。
酒一杯,敬人生得意,敬玉馬銀鞍。
杜甫開始了一生的漂泊。幾年后,“安史之亂”爆發(fā),唐玄宗倉皇出逃,杜甫在那戰(zhàn)火紛飛的年月里,見過了“國破山河在”,見過了“百萬化為魚”。王朝的動蕩成就了后世稱頌的“詩圣”,他卻常常在他的茅屋里,回憶年輕時與李白的把酒言歡。如今關山月如鉤,茅屋外滿山紅葉,秋風蕭瑟,他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秋日,舉起了那杯水酒。
酒一杯,敬長安不見,敬盛世難再。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石門一別,李杜二人再未相見,兩人寫詩互贈,彼此入夢赴約。
晚秋酒熟,謫仙人悄然入夢。
得筆底一知交,當世之幸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