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大明
要是在2013年7月份之前,我做夢都不會想到會跟跑步結緣,更想不到居然會跟馬拉松結緣。而今,我已經順利跑完了三屆西湖國際馬拉松,一屆蘭州國際馬拉松,一屆漓江越野馬拉松,無傷無痛,且成績在業(yè)余選手中還算“優(yōu)異”。去年的西湖國際馬拉松比賽,我用時3小時40分跑完了42.195公里。于是,“虞跑跑”這個綽號,也漸漸在朋友圈被認可并流傳開去。茶余飯后,同事們、朋友們會偶爾打上一趣——“虞跑跑,你是全國小語界最能跑的人!”“你是馬拉松選手中教小學語文教得最好的!”我呵呵一笑,算是默認吧!
早在2013年7月之前,我還是“重量級”的小學語文教師——身高一米七五,體重87.5公斤。我打小腦袋便大,因此有“大刀頭”的綽號。再加上滿臉的肥肉,頭就顯得越發(fā)大了。頭大臉圓,膀大腰粗,大腹便便。也許是我雖胖但還勻稱,也許是我經常西裝革履,也許是我常年跟天真爛漫的孩子打交道,也許是朋友們心慈嘴軟,朋友們見了我,不嫌我胖,反倒說:“嬰兒肥,挺可愛的!”“有風度,有氣場?!薄巴Ψ€(wěn)重的,壓得住臺!”因此,我也就美美地認了。
要是一直就這么認了,便就沒有了后面的故事。
下面說說2013年的“七月事變”。放暑假前的一天,我對學生就暑期相關事宜加以督促。不知怎么的,說到了“言必信,行必果”。也許是頭腦發(fā)熱,抑或是腦子進了水,我居然當著全班孩子的面信誓旦旦:“大明老師保證,暑假兩個月,通過運動來減肥,一定減掉20斤。如果我做到了,你們必須像我一樣說話算話;如果我食言,甘受懲罰!”學生們情緒高漲,紛紛高喊:“行,9月見分曉!”
大話已經說出,誓言已經立下,心里卻是發(fā)虛。以前沒干過這事呀,心里沒底呀!但我始終相信,只要付諸行動,持之以恒,沒有做不成的事。
于是,我四處打聽什么運動最適合瘦身。有人說跳繩很不錯,我就跳繩。三五天下來,真可憐了我那雙柔弱的膝蓋,每天要承受龐大身軀200余次的沖擊,不久,膝蓋就受不了了,疼痛難忍,只得放棄。又有人說跑步不錯,我就跑步。沿著學校操場的200米跑道轉圈,頭幾天只要跑上五六圈,便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感覺難以堅持。但我堅信,出汗了就一定能瘦身,便硬是咬牙堅持。漸漸地,能跑上10圈了,能跑上20圈了,能跑上30圈了,我很是欣喜。
大約過了10來天,我站上了體重秤——86公斤。體重雖輕了3斤,但幅度不大。照此推算,恐怕難以如期達標。于是求教朋友圈。一群很豐滿的朋友說光跑步還不行,還得管住嘴,尤其是晚餐。好吧!試試看吧!于是,我拒絕了一切晚宴,努力控制晚餐——不吃米飯,不吃葷菜(偶爾吃點魚蝦和牛肉),而且只吃個半飽,有時還只吃一兩根黃瓜。那段時光,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肚子都“咕嚕嚕,咕嚕?!钡爻翱粘怯嫛薄H套。”仨毴套?!但跑步依舊,每天早上5公里,晚上5公里。只堅持了五天,奇跡便發(fā)生了——居然輕了5斤。我欣喜若狂。
有了成果,堅持也就不難了。晚餐,依舊素食,半飽。不久,胃就縮了。跑步,風雨無阻,雷打不動。就算出差、旅游,也必帶跑鞋。8月初帶父母乘游輪游韓國,我每天早晚在游輪的跑步機上揮汗如雨。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每次5公里”,但每次跑都覺得用時特別長,特別累,后來才知道,人家游輪上跑步機的計量單位是英里。天哪,游輪上的那些天,我居然每天早晚各跑了8公里。真是吃了不懂英語的虧!
就這樣堅持了兩個月——煉獄般的兩個月,不斷掉肉的兩個月,磨練意志的兩個月,鳳凰涅槃的兩個月,無比快樂的兩個月。因為,我加倍完成了任務——輕了40斤,整個人足足小了一圈。9月份開學,小伙伴們都驚呆了。三、四年級的孩子特別有意思,紛紛跑去跟班主任老師說:“咦,奇怪了!怎么大明老師的弟弟來上班了!”前輩楊明明老師的孫子楊雨凡見了我,受驚了,回家對奶奶說:“奶奶奶奶,大明老師瘦得不成人樣了!”嘿嘿,這小家伙!
尤其是我班里的那些小屁孩們,對我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且不說他們也愛上了跑步,打那以后,我發(fā)覺他們都很聽話——要是哪個孩子說話不算話了,我只需把他請到我跟前,只需點上一句“你想想大明老師承諾跑步減肥的事吧”,他準會說“對不起,我錯了”。我時常想:好教師、好教育的打開方式是什么?大概就是“教師不斷修煉自己,讓自己優(yōu)秀。然后用實際行動去感染學生,做學生的榜樣”,“教師應當努力成為正能量的化身,成為學生的精神導師。畢竟,言傳不如身教”。
甩掉40斤肉的我,心情舒暢,渾身輕松,走路一陣風。更令我欣喜的是,上醫(yī)院體檢,血壓正常,血脂正常,脂肪肝不復存在了,一切正常。而且,自此以后我還特別耐寒——就算是數九寒天,不穿秋褲,也無礙了!還有,我又可以穿修身的衣服了!真是爽極了。
后來,朋友們又建議,飲食還是要恢復正常,只要堅持跑步就行了。想想也對,要不然肯定營養(yǎng)不良,到頭來形容枯槁、骨瘦如柴也有損形象,更有損健康。畢竟,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于是,我恢復正常晚餐,卻意外發(fā)現,吃不多了,也不愛油膩食品了。我,已經不是原來的我了。
跑步依舊。戰(zhàn)場換至錢塘江堤。每天早晚,披星戴月,一個人浸在江風里,浸在桂花香里,靜靜地跑,快樂地跑。啥也不想,放空一切,邊跑邊聽自己的心跳。感覺生命的律動,無比美妙。要是哪天不跑,就覺得難受。跑步,儼然成了一種享受。
那段時間,每晚都睡得很香,每天都精神抖擻。這就是跑步的益處,運動的益處。
一直跑,一直跑,我敢說,40多年來的跑量總和還不及這幾個月。真的是這樣。
就這樣,我,跑進了馬拉松。
2017年12月3日的漓江50公里越野跑,我順利完賽;2018年6月份的蘭州黃河馬拉松,在海拔1300米、氣溫28攝氏度的“惡劣”環(huán)境下,我順利完賽。我想,我會一直跑下去——北馬、上馬、廈馬……
“跑馬”的樂趣,不在于爭名奪利,而在于自我突破,自我超越,這真是一種享受。人生,不也應當如此嗎?
(作者單位:浙江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