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中國是一個有著數(shù)千年詩歌史的詩歌王國,古詩文是古典文學的精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還是一筆無比寶貴、值得繼承的文學遺產(chǎn)。在我們小學低年級教材中就蘊含了許多古詩文,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學習,不斷吸取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感悟祖國語言文字精簡凝練的獨特魅力,從而為他們的人生打下高雅的底色。本文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并在遵循課標的情況下,致力于探索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古詩的教學模式。我在實際教學中充分運用一些感性材料,結合低年級孩子平時就喜愛聽故事,愛唱歌、愛表演,引導學生由文到詩,來啟迪古詩教學的畫面感,并融入有聲音樂,讓他們?nèi)肭槿刖?,在讀中感知、感悟,在想中品味古詩文的優(yōu)美,在唱中升華對古詩的理解。
關鍵詞:啟迪 畫面感 有聲音樂 入情入境
一、由文到詩,啟迪古詩教學的畫面感
“文包詩”的出現(xiàn),可以說是新課程對我們的古詩的學習模式的一項重大變革,也是現(xiàn)在我們所用的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的獨創(chuàng)。低年級學生們通過學習,不僅激發(fā)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 還啟迪詩詞教學的故事性和畫面感。所謂“文包詩”,就是把一首古詩融入到一篇通俗易懂的短文中去,在精悍的短文中介紹有關古詩創(chuàng)作的背景和古詩的大致內(nèi)容,所以“文包詩”對于低年級學生學習古詩,啟迪詩詞教學的畫面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本來低年級孩子在學習理解古詩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難度,“文包詩”這種新的課型非常適合。例如在學《詠華山》,課文以講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地引出了古詩,并提供了與詩緊密相關的背景知識,創(chuàng)作本詩時的具體情境和作者情況。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學生聯(lián)系并結合上下文找到與詩句相對應的詩句,之后又借助文中的語言來理解詩的意思,頃刻間,學生們會很快發(fā)現(xiàn)“華山真高哇!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與“只有天上有,更無山與齊”相對應?!疤栵@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對應的詩句則是“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借助于文中優(yōu)美文字讓學生反復吟誦,進而體會詩的意境,想象并感受出詩的畫面,感同身受,孩子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七歲的寇準登上所領略到的壯麗景色,就這樣由文到詩,啟迪古詩畫面感。
其實我們平時在教學古詩時,畢竟“文包詩”這樣的課型較少,所以在教學古詩七十五首中的《詠鵝》時,我就是從課外收集一些資料,采用“文包詩”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孩子們的,以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不僅激發(fā)了他們學習古詩濃厚的興趣,還讓他們想象小駱賓王和小伙伴逃學在村子旁的小河邊玩耍時所看見白鵝游動時動人畫面:一群白鵝自由自在地游動著,還不時彎著脖子一陣陣鳴叫,好像在唱著一首動聽的歌,他們潔白的羽毛在綠水的映襯下,分外漂亮,紅紅的腳掌在水里劃動著,蕩起層層水波……接下來由文到詩,感受畫面,學生們學習理解古詩就容易多了。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正因為前面的故事文章有所鋪墊,激發(fā)了學生們的興趣,同時也加深了他們對這首古詩的理解,所以后面吟誦學習也便水到渠成。
二、有聲音樂的融合,更能入情入境
《尚書·堯典》曰:“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薄抖Y記》曰:“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樂器從之?!痹姼璁a(chǎn)生之初,就是與樂、舞合為一體的。自古以來,古詩和音樂就有著緊密而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音樂的滲入,更能讓孩子們學習古詩入情入境。在教學《江南》這首古詩時,我告訴學生這是歷來受人喜愛的江南民歌,是人們蕩舟水面一邊采蓮一邊唱的。他們很是好奇,當我把這首動聽的江南民歌播放給他們欣賞時,孩子們的小臉個個都洋溢著激動的神情,就這樣伴隨著優(yōu)美的古典樂曲,一葉小舟慢慢駛入眼簾,婀娜的少女笑盈盈,乘舟來到這美麗的荷塘,她們撥開翠綠的蓮葉,尋找一個個成熟的蓮蓬……此時孩子們早已入情入境,完全陶醉其中,似乎一個個被美景驚呆。最后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再次播放音樂時,他們竟情不自禁地跟著唱了起來,從他們的歌聲中可以看得出江南、荷塘、蓮葉、古詩已經(jīng)深深地吸引了他們。音樂的融入,真的讓整堂課更添聲色。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前不久帶著孩子們一起學習《詠鵝》,提前布置他們回家每人做一個白鵝的頭飾,課堂上,孩子們一個個成了可愛的小白鵝,我便成了幸福的鵝媽媽。隨著古詩《詠鵝》的音樂響起,我們伴著歡快的節(jié)奏,再搭配上巧妙的動作,興致盎然地唱了起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此時的我們,已完全沉浸在這妙趣橫生的情境之中。這樣生動有趣的古詩課堂,怎能讓我們忘懷?不但讓孩子們通過唱古詩理解了詩意,學習了這首古詩,而且也同時寓教于樂,使他們真正愛上唱古詩,愛上了古詩詞。正因為有聲音樂的融入,才能呈現(xiàn)如此美好有趣的課堂,才引來那么多渴望、喜愛學習古詩詞的孩子們。
可以說,作為最古老、最優(yōu)美的文學形式,詩詞沉淀在一代又一代人血脈相連的記憶中,古詩教學是我們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還要繼續(xù)努力,不斷激發(fā)低年級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真正讓他們覺得學習古詩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真正體會到詩的美妙。讓古詩文充盈他們的心靈,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讓孩子們盡情地遨游在古詩的文化海洋之中。
三、魅力與智慧
“魅力”是一種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它對于我們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是不可缺失的。一位具有魅力的教師,他懂得呵護學生的自信,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并會從不同的角度去影響自己的學生……漸漸地,學生也就會去親近他、喜歡他,并信服他。
作為我們,想要提升自身的魅力,將要如何修煉自己,提到“修煉”,也許會聯(lián)想到神話故事中的一些人物,想要得道成仙、修成正果,就必須經(jīng)歷無數(shù)的風雨和磨難,其實就艱巨性而言,兩者是一樣的。所以教師想好好修煉自己,雖然困難重重,但也必須堅持不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行教育實踐,并不斷地反思。也只有修煉好自己,才能體悟教育的藝術,感悟教育的真諦,收獲教育的快樂,真正地提升自己的魅力。
既然要修煉自己,修煉什么?結合自身,我打算應先著重從自己的語言和溝通兩方面來修煉自我,使自己擁有幸福人生的無價之寶。
四、愿我們的教學語言靈動起來,贏得學生的愛
眾所周知,教師的語言是實現(xiàn)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徑。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學會用語言去啟智,用語言去激勵,用語言去引悟,用語言去贊美。就在今年三月底,我來到江蘇南京,有幸觀摩了第四屆全國小學語文教師素養(yǎng)大賽,選手們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課堂教學展示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在不大的舞臺上演繹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精彩,選手們自信大方,個個心中有方法,目中有學生,言中有激情,充分地展現(xiàn)了他們的語言魅力和教學魅力。尤其是來自福建省的參賽選手陳敏老師,課堂上的她善于運用自身良好的語言素養(yǎng)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她的語言聲聲入耳,如一汩汩甘泉、一首首名曲磁石般地吸引著學生,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而在朗讀展示環(huán)節(jié)中,選手們個個都能準確把握文章蘊含的情感、氣韻和節(jié)奏,讀得字正腔圓,聲情并茂,用自己的語言素養(yǎng),賦予文字鮮活的生命力。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來自上海市的參賽選手高越永老師,他所誦讀的課文是《新年的禮物》,他使用了巧妙的語言把一篇樸實無華的文章讀得韻味無窮,真是化腐朽為神奇,讓在場所有的評委和所有的老師們都為之一動。是的,語言不僅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將如何修煉好自己的語言,一直以來,我也為之而感到困惑。
一名歌唱家具有動聽的嗓音,能夠征服聽眾;而一名老師具有悅耳的嗓音,能夠吸引學生。而令我感到頭痛的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發(fā)聲方法,沒有保護好自己的嗓子,所以經(jīng)常性的嗓子沙啞,更不談什么優(yōu)美的嗓音了,不禁地經(jīng)常羨慕那些嗓音清脆悅耳的人,也真想像音樂老師一樣好好地修煉自己的聲音,用心學習這門技巧,真正地意識到聲音是師生交流中最有力的樂器。記得偶然一次聽到《百家講壇》的紀連海是一副沙啞嗓音,不也是一樣征服所有的聽眾嗎?還有小語界的專家于永正老師嗓音也稱不上悅耳動聽,不是也一樣吸引許多學生嗎?到如今我才有些明白,教師的課堂語言風格不可能一樣,音質、音色也不是人人完美,但需要克服的是某些不好的語言習慣,提高課堂語言的駕馭能力,讓我們的課堂語言少一些面目可憎,多一些和顏悅色;少一些平淡無奇,多一些蕩氣回腸;少一些啰唆繁瑣,多一些語言精練;少一些南腔北調(diào)的方言,多一些標準的普通話。
古希臘哲學家有這么一句名言:“愚蠢總是在舌頭跑得比頭腦還快的時候產(chǎn)生的。”其實,我們在修煉舌頭時,也不要忘了武裝自己的頭腦,就如我們平日里教給學生的一則讀書名言:“書猶藥也,善讀者可以醫(yī)愚”,讓他們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何況我們自己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豐厚的文化積淀是必須的,只有多讀,讓自己擁有豐厚的文化功底,才能讓自己的教學語言靈動起來,贏得學生的愛。
五、營造最好的溝通環(huán)境,獲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
有人說:“世界上最難跨越的是海洋,最難掌握的就是人心?!蔽覀兠總€人每天會跟許多人打交道,都要進行溝通協(xié)調(diào)。溝通是人與人互相聯(lián)系的一個主要渠道,而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也必須修煉自己的溝通魅力,每天面對那么多不同的學生,只有和他們很好地溝通,獲得他們的尊敬和信任,才能讓整個教學工作順利地進行,正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所以教師修煉好自身的溝通魅力,尤為重要。
平日里和學生在一起,我總是不茍言笑,生怕以后自己管不住他們,失去作老師的威嚴。然而,現(xiàn)在的我觀念慢慢發(fā)生了轉變。平時的我不再那么嚴肅,學會對學生微笑,并且發(fā)現(xiàn)微笑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課堂上,班級里有的同學因為膽子小不敢舉手發(fā)言,我便對他們微笑,好像是一下子給他們充滿了電,頓時萌發(fā)了膽量,慢慢地他們就伸出了自己的小手。一次、兩次、三次……就這樣漸漸地,他們變得越來越來自信,每次上課時總能看見他們高高舉起小手。課下和孩子偶爾接觸的時候,有些孩子會感到害羞,我也學會對他們微笑,漸漸地消除了師生的生疏關系,后來一下課,有事沒事他們總愛跟在我后面,時常看到他們那一張張?zhí)煺鏍€漫的笑臉,也時常聽到學生訴說自己的小秘密和開心事,有的還勇敢表達心中的奇思妙想。改變之后的我發(fā)現(xiàn),原來微笑魅力真的很大,想要學會溝通,就必須學會對他們微笑。
“學會傾聽孩子們的心聲,課堂上,沒有比傾聽孩子們的心靈的聲音更幸福的了”,平常不論是課堂上還是課下,有時候似乎忘記傾聽,經(jīng)常會用一些像“好啦!” “知道了!” “行了!”……之類的話來應付搪塞他們。漸漸地,他們開始慢慢疏遠你,不會再對你敞開心扉,訴說自己心中的小秘密,與他們之間便產(chǎn)生了距離。當我意識到這一點,便要求自己必須學會傾聽,傾聽學生的每一句話?,F(xiàn)在的我在課間休息時或課堂上,總會走到學生身旁,用心傾聽,從而獲得學生對我的信任,也給自己的教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這不正是營造最好的溝通環(huán)境嗎?
說到“贊美”,它就如一縷陽光,照耀著學生的心靈;它就如一股清泉,滋養(yǎng)著學生的心田。其實每個學生都很想得到老師的贊美,哪怕只有短短的一句話,因為贊美能使學生看到成績,能使學生增強信心,還能讓學生發(fā)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我們班級有一位極為調(diào)皮、好動的后進生李嘉豪,經(jīng)常性的上課時不由自主地走神,記得一次“六一”活動中,他和幾個伙伴表演了一出《武松打虎》,結束的一刻,我?guī)尤囗懫鹆死坐Q般的掌聲,并給他頒了一個最佳表演獎,夸獎他把這只老虎演活了。頓時,他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心里也好像吃了蜜一樣甜。后來的他竟然神奇地發(fā)生了意想不到的改變,上課不再走神了,愛聽、愛讀、愛想,真正地愛上了語文,愛上語文課。一句贊美,能讓所有老師感到頭痛的學生有如此的改變,這句贊美真的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老師,在我們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真的應該多一點贊美,少一點挖苦;多一些激勵,少一些諷刺;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
我將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努力地去實踐、去塑造、去培養(yǎng),將修煉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教師的成長需要修煉,讓我們一起為之奮斗吧,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一路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