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明
和珅雖是八旗人,卻出身貧賤,從小缺吃少穿。但他從小天資聰慧,熟讀四書五經(jīng),精通滿、漢、蒙古、西藏四種語言,又有經(jīng)濟頭腦,加上善于巴結(jié),頗得乾隆帝的歡心。不到30歲就被提升為戶部尚書。后來又被封為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學士、領(lǐng)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啟部三庫,此外,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裁、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步軍統(tǒng)領(lǐng)等職。一句話,人、財、物、司法、文化、外交、軍事,他都可插手,簡直就是個“二皇帝”。
得到皇帝如此寵信,和珅自然要用權(quán)力給自己干些私活。他先是大搞文字獄,設(shè)立“口袋”罪,將曾經(jīng)反對過自己的人一網(wǎng)打盡。然后是大肆斂財。和珅曾行文要求各省把給皇上的奏折先向他把持的軍機處提交副本,這樣他把天下的官吏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誰敢違逆,就堅決將其排擠掉。想升官就得出錢,出多少錢做多大官。做鹽政、河道總督之類大官需要“巨萬納其府庫”。嘉慶早就對和珅憎恨不已,嘉慶四年正月初三,乾隆一伸腿,嘉慶立即宣布和珅等人“守直殯殿,不得任自出入”。正月初五日,清仁宗又授意給事中王念孫、大學士劉塘等人上疏彈劾和珅貪贓枉法。正月初八日,皇帝下令將和珅逮捕法辦,正月十八日,又賜和珅一條白練,令其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