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國
2017年12月24日,被譽為國產大飛機“三劍客”之一的鯤龍600(以下簡稱AG600)在廣東珠海金灣機場首次試飛并取得成功。它是繼運20、C919之后,我國大飛機中最后一位“亮劍”的選手。AG600的成功首飛標志著當今世界最大、最先進的水陸兩棲飛機誕生了。
AG600飛機既能像水上飛機那樣停泊、棲息于波濤起伏的水面,并在水面上起降;又能將隱藏在機身內的起落架放下,像陸上飛機那樣,在堅硬的跑道上騰空而起和平穩(wěn)著陸。這種水陸兼?zhèn)涞谋绢I使它比水上飛機或陸上飛機的應用范圍更廣。
AG600機身長37米,中段鑲嵌著碩大的、38.8米長的平直機翼,機高12.1米。它的外形頗為怪異,下身似船,上身像飛機。整機大小與波音737和C919相差無幾,超過了之前獨占鰲頭的日本US-2和俄羅斯著名的Be-200,在大小上榮登世界兩棲飛機之首的寶座。
AG600緊貼海面飛行的速度比目前航速最高的船還要快。它從海南三亞出發(fā),飛向西沙、南沙,繞過我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再返回原地,只需7—8小時,而最快的船艇也要3—4天。AG600采用的平直機翼,承載大,結構布局合理,飛行中可導致非常難得的大升力和小阻力,于飛機快速躍起極有利;機身后面的垂直尾翼及高高聳立的水平尾翼,則有效地保證了飛行中至關重要的縱向和橫向的安全、穩(wěn)定和平衡。它的另一優(yōu)勢是持續(xù)飛行時間長,當飛行時速為500千米時可持續(xù)航行12小時。
AG600前端為4臺6個葉片的WJ-6渦輪螺旋槳發(fā)動機,它們轉動起來就會產生向前拉力,加上高溫高壓燃氣流從尾噴管沖出產生向后的推力,一拉一推的兩股力,疊加驅動飛機快速向前。雖說單臺渦輪螺旋槳發(fā)動機的推力不如聲名赫赫的渦輪風扇發(fā)動機,但它油耗低,起動力大,與平直機翼帶來的大升力、小阻力可謂天作之合,有效地滿足了大起飛升力和遠航程的需求。此外,WJ-6安全可靠,性能好,技術成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明星產品,現(xiàn)已大批量應用在我國的運-8、運-9飛機上。
AG600需要常與大海和江河為伴,因此它的外形結構與陸上飛機大不相同。它的機身底部不再是圓弧形或橢圓形,而是接近艦艇的“V”形,這有利于它在水中快速前行。對兩棲飛機起降而言,出水升力大小十分關鍵。AG600既能借助水中高速滑行時產生的水動升力,又能利用機翼產生的氣動升力?!癡”形機底、平直機翼與發(fā)動機的巧妙結合,使得AG600的升空十分完美。
由于“V”形底部面積偏小,在高速滑行時和起飛、降落中,一旦側風吹來,飛機會左右搖晃,航向不穩(wěn)定,極易導致事故發(fā)生。因此,在AG600碩大的機翼下方兩側,各有一個兩頭尖尖的圓柱形浮筒。它們在飛機橫滾過大時,可以借水面支撐,自動形成反向逆轉的力矩,維持飛機的穩(wěn)定。
與常規(guī)飛機光滑的流線型機體相比,AG600機身側面有兩條醒目的從前向后延伸的臺階,被稱為“斷階”。水洞試驗、試飛都表明,這種“斷階”對飛機起動升力的提升十分明顯。
站在飛機前抬頭向后望去,我們會發(fā)現(xiàn)AG600機頭下方有一圈長長的邊幅帶,宛若帽檐。它有什么作用呢?原來飛機在高速滑行時,“V”形底部兩邊會濺起一束束強力水柱,有時甚至高達十幾米,此時這個帽檐會對水柱起到阻擋作用。
AG600作為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首要任務是維護我國海域的安全,它可快速飛向南海、東海執(zhí)行巡邏預警任務。AG600還將是我國海洋救援的生力軍,對在海上作業(yè)遇險的漁民進行緊急搶救、醫(yī)治;戰(zhàn)時,它能將受傷的戰(zhàn)士火速送到陸上醫(yī)院,比救援直升機飛得更快更遠。
AG600還是強力的森林滅火飛機。我國東北的大片森林及日趨擴大的人造樹林在干燥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很容易發(fā)生森林大火。AG600的滅火能力驚人,它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機腹內縱向排列7—8個水箱,只需20秒鐘就能吸取12噸水,從火焰上方30—50米處噴射,滅火效果極好。
在AG600首飛成功后,研發(fā)者將會在后續(xù)研究中不斷改進,開發(fā)出海上反潛機等新機型。未來的AG600將會在祖國的碧海藍天中盡情翱翔,充分施展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