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飛
魯迅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其文學活動和文學創(chuàng)作,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吶喊》《彷徨》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之作,在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們繼承了我國古典小說的優(yōu)秀傳統,同時又打破了古典小說以敘述情節(jié)為主的模式和第三人稱的敘述方法,吸收了外國小說的表現方法和藝術技巧,創(chuàng)造出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新的小說形式。
一、多姿多彩的敘述手法
魯迅的小說表現出大膽的創(chuàng)新精神。他的《吶喊》和《彷徨》就是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而著稱的,這些作品幾乎一篇有一篇的格式。從敘述的角度而言,魯迅小說中有第三人稱的小說,如《藥》《明天》《離婚》等,也有第一人稱的小說,如《狂人日記》《故鄉(xiāng)》《傷逝》等,同時也有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小說,如《祝福》。從時序的安排上看,魯迅小說中有以時間先后組織情節(jié)的順序,如《藥》《阿Q正傳》《離婚》等,但也常用倒敘的方式改變固有的時序關系,如《祝?!贰秱拧返取臅r空關系而言,橫斷面切割方式在魯迅小說中已成為經常運用的主要方式?!妒颈姟分皇且粋€場景的描寫,展示的是現實生活的一個橫斷面?!端帯穭t是先后幾個場景的組合,像戲劇中的幾幕……魯迅小說雖然數量不多,但其文體形式卻萬象紛呈,各自不同,奠定了中國現代小說多樣化發(fā)展的基礎。
二、精細老練的白描手法
在表現手法上,魯迅喜歡運用精細而又老練的白描手法。他認為白描就是有真意,去粉飾,少造作,勿賣弄而已,仰仗的是觀察精到,語言貼切,表現節(jié)儉。比如《祝?!分械南榱稚澳樕鲜菹鞑豢?,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表現她最深最重的悲哀。魯迅在簡練、含蓄的筆觸中,既對人物有傳神的寫照,又勾畫出了人物的靈魂。
三、大膽創(chuàng)新的表現手法
魯迅是創(chuàng)造文學新形式的先鋒,他借鑒西方文學形式,轉化傳統文學手法,經過自己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實驗,開創(chuàng)了中國小說的現代形式。在他看來,“沒有沖破一切傳統思想和手法的闖將,中國是不會有真的新文藝的”。大膽吸收異域的文學營養(yǎng)是魯迅小說的藝術經驗。他吸收了西方文學表現心理的多種手法,如對夢境、感覺、潛意識和變態(tài)心理的描寫。如《狂人日記》有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寫,表現狂人復雜的心理感受,《阿Q正傳》也大量表現了阿Q心理的潛意識與顯意識,如對革命成功的想象性滿足,從自卑到自尊的心理轉化,阿Q始終處在心理與現實、主體與客體、想象與真實的世界之間,他從失敗到勝利的心理轉化也是小說藝術的精彩之筆。小說《肥皂》《傷逝》《白光》等都大量使用了心理描寫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復雜與心靈的深度。
四、象征隱喻的技巧運用
魯迅還吸收了西方文學的象征和隱喻技巧,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象征意象系統,如《狂人日記》里的“月亮”與“夜”,《藥》里的“藥”,同時作品的主題也是象征的、隱喻的?!犊袢巳沼洝分械摹翱袢恕辈皇乾F實生活中的具體的人,他的“病情”、“ 病況”毫無意義,他是怎么發(fā)狂的,該如何去醫(yī)治,對小說的主題都不是很重要??袢耸且粋€象征符號,沒有現實的對應物,他“發(fā)狂”的心理感受與“先覺者”的清醒思考合二為一,只有從藝術的象征與虛擬性上才可能完全理解狂人形象的寓意和小說的象征主題。
五、紹興方言的靈活運用
在作品中魯迅靈活的運用了使自己倍感親切的紹興方言,《大明燈》結尾的民歌,“白篷船、紅劃楫,搖到對岸歇一歇,點心吃一些,戲文唱一出”,這是紹興廣為流傳的一首民歌,其中“戲文”就是浙東方言;它反映了紹興水鄉(xiāng)特有的風物,很富有詩情畫意。在《風波》的黃昏臨河的土廣場上,農家的婦女、男人、八一嫂、趙七爺對辮子的議論和九斤老太的嘮叨,我們仿佛聽到了紹興鄉(xiāng)音,感到特別的親切和真實。方言運用得當,很能表現地方色彩和作家的藝術風格。反之,則使讀者看不懂,達不到應有的社會效果。此外在語言中還保留著農民特有的眼光與用語。比如,農民對人的好壞,事的是非往往用“忙”與“閑”之類簡明、樸素的尺度來辨別。但魯迅在文中方言的運用往往是恰到好處、這與作者的鄉(xiāng)土生活經歷很有關系。在魯迅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我們可以深深的體味到,來自作者心靈深處的對浙東鄉(xiāng)土的真摯的情感。
總之,魯迅小說在藝術創(chuàng)造上是豐富多彩的。它博大精深,思想深邃,讀后令人靈魂震顫,回味無窮。它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撥動著千百萬讀者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