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青
(南京瑞海博康復醫(yī)院康復科,江蘇南京 210000)
本研究探討拿按摩療法結合通絡舒筋湯對交感型頸椎病患者癥狀頸椎功能的影響,結果如下。
選擇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治療的30例交感型頸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各15例。觀察組男3例,女12例;年齡45~65歲,平均年齡(55.32±3.36)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24±2.66)年。對照組男2例,女13例;年齡45~65歲,平均年齡(56.51±4.52)歲;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05±2.57)年。所有患者均出現(xiàn)頭暈、眼脹、耳堵、鼻咽喉不適、惡心、腹瀉、胸悶、心悸等癥狀,經(jīng)CT、X線檢查確診為交感型頸椎病,排除非美尼爾式癥、絕經(jīng)后綜合征。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實施推拿按摩,患者取坐位,推拿者立于背后,從頸肩背部自上而下施以滾法、揉捏,力度由輕到重,以酸脹感為度,操作5~10 min。由患者第2頸椎開始,以拇指按揉,沿著棘突處按壓,按壓力度較重,分散力量,根據(jù)病情按摩極泉穴、大椎穴與風池穴等,每個穴位按壓30 s。如患者存在小關節(jié)與鉤錐關節(jié)錯縫,采取頸部側扳法,推拿者站于患者背后,以拇指按壓棘突,右手推頂,左手向上牽拉,復位成功以聽到“咔噠”聲為準,以指背拍打肩部,放松肌肉,左右抖動數(shù)下患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服用通絡舒筋湯,藥方組成:伸筋草、白芍、當歸各15 g,桂枝、川芎、續(xù)斷各10 g,淫羊藿、葛根各24 g,雞血藤30 g,細辛3 g,3片生姜,用水煎服,去渣留汁400 mL,分早晚兩次服用。兩組均持續(xù)治療14 d。
(1)比較兩組治療前與治療2周后癥狀積分,參照《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1]對頭暈眼花、耳鳴、肩頸痛等主要癥狀進行評估,0~3分,分值越高代表癥狀越嚴重。(2)比較兩組治療前與治療2周后頸椎功能,采用頸椎功能障礙指數(shù)(NDI)[2]評估頸椎功能恢復情況,共50分,得分越高表示功能障礙越嚴重。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s,分)
組別 n 頭暈眼花 耳鳴 肩頸痛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15 1.93±0.81 0.97±0.36 1.83±0.85 1.06±0.49 2.01±0.85 1.12±0.55觀察組 15 1.96±0.78 0.67±0.25 1.87±0.82 0.53±0.36 1.99±0.87 0.66±0.47 t 0.103 2.651 0.131 3.376 0.064 2.463 P 0.918 0.013 0.897 0.002 0.950 0.020
治療2周后觀察組頭暈眼花、耳鳴、肩頸痛等癥狀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治療前NDI評分(23.42±3.64)分與對照組(23.27±3.71)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158,P=0.875);治療后觀察組 NDI評分(7.39±1.65)分低于對照組(11.68±2.12)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747,P=0.000)。
頸椎病主要是由于頸部肌肉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頸椎生理曲度發(fā)生改變,外傷或頸椎骨質增生等因素壓迫椎動脈與交感神經(jīng)而產(chǎn)生一系列癥狀,中醫(yī)保守療法多樣,操作簡便且無明顯副作用,可有效改善頸椎功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主要癥狀積分與ND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在推拿按摩基礎上聯(lián)用通絡舒筋湯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臨床癥狀,提高頸椎功能。頸椎病屬于中醫(yī)“頸肩痛”、“痿證”等范疇,推拿按摩通過滾、捏、揉、按等方法可有效松解肌肉,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促進血液流動與淋巴回流,改善筋脈粘連,緩解病變椎間盤組織對神經(jīng)根與脊髓的壓迫,加快炎性物質吸收,恢復頸椎功能。內外兼治是中醫(yī)診療的精髓,且兩者不會沖突,故本研究在外治基礎上采用內服治療。
綜上所傷,在推拿按摩基礎上,服用通絡舒筋湯可有效改善交感型頸椎病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恢復頸椎功能。
[1]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6.
[2] 梁德,崔健超,張華健,等.舒筋通絡顆粒治療神經(jīng)根型和椎動脈型頸椎病 2170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雜志,2016,57(14):122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