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曉東,何 平
(大英縣人民醫(yī)院,四川 遂寧 629300)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的常見病。年齡為30~70歲的中老年人是此病的高發(fā)群體。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腰部疼痛、四肢無力、活動不便等[1]。以往臨床上常采用保守療法(包括理療、按摩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但效果不夠理想。近年來,用脊柱椎間孔鏡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為了進一步探討用脊柱椎間孔鏡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筆者對大英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了分組對比研究。
選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間大英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未合并有其他的骨科疾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5例患者。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16例;其年齡為30~76歲,平均年齡(54.6±3.9)歲;其病程為2~7年,平均病程(5.3±2.2)年。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15例;其年齡為32~75歲,平均年齡(53.7±3.4)歲;其病程為3~8年,平均病程(5.5±2.6)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相比,P>0.05,可進行組間比較分析。
為對照組患者采用保守療法進行治療,包括對其進行腰椎牽引、按摩、理療和藥物治療等。為觀察組患者采用脊柱椎間孔鏡手術進行治療。手術方法是:術前在C型臂X線機的引導下對患者的病灶進行體表定位。協(xié)助患者取側臥位,根據(jù)術前定位測量的結果為其選定穿刺點。對其穿刺點處的皮膚進行常規(guī)的消毒和鋪巾,然后使用濃度為0.5%的鹽酸利多卡因對其穿刺點處進行局部浸潤麻醉。在C型臂X線機的引導下,經(jīng)椎間孔將穿刺針置入突出的椎間盤內。沿穿刺針將導絲置入椎間盤內后,將穿刺針拔出。沿導絲向椎間盤內置入擴張?zhí)坠芎凸ぷ魍ǖ?。完成工作通道的建立后,將導絲和擴張?zhí)坠苋〕觥⒓怪鶅如R置入椎間盤內,采用射頻止血技術對鏡下組織進行止血處理。在脊柱內鏡的引導下,找到突出的髓核組織,然后使用髓核鉗對突出的髓核組織進行鉗除,并對神經(jīng)根組織進行減壓處理。使用生理鹽水沖洗術區(qū),然后縫合切口。
1)患者的治療效果。療效評價標準是:(1)優(yōu)。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2)良。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3)差: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未改善。2)患者腰痛癥狀的改善情況。采用VAS量表評價患者的腰痛癥狀?;颊叩腣AS評分越高,說明其腰痛癥狀越嚴重。3)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復情況。采用KSS量表評價患者的腰椎功能。該量表包括腰椎活動度、穩(wěn)定性、疼痛感及行走功能等評價項目。患者的各項KSS評分越高,說明其腰椎功能越好。
采用SPSS19.0軟件對本文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優(yōu)良率(97.8%)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優(yōu)良率(77.8%),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389,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優(yōu)良率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VA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3 d、治療后5 d和治療后7 d,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3 d、治療后5 d和治療后7 d的VAS評分均更低(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VAS評分的比較(分,±s )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VAS評分的比較(分,±s )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3 d 5 d 7 d觀察組(n=45)6.89±1.36 3.44±1.21 1.97±0.95 1.01±0.14對照組(n=45)6.82±1.35 4.62±1.29 2.85±1.06 1.36±0.18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活動評分、穩(wěn)定性評分、行走功能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活動評分、穩(wěn)定性評分、行走功能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疼痛評分、活動評分、穩(wěn)定性評分、行走功能評分均更高(P<0.05)。詳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各項KSS評分的比較(分,±s )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各項KSS評分的比較(分,±s )
疼痛評分 活動評分 穩(wěn)定性評分 行走功能評分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12.1±2.3 23.9±2.8 7.9±2.1 16.0±4.5 13.6±2.7 19.0±3.2 9.7±2.9 21.8±7.6對照組 12.1±2.5 19.3±2.6 8.2±2.3 13.7±3.8 12.9±2.4 16.1±3.0 9.4±2.7 18.4±7.1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導致中老年人發(fā)生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間盤發(fā)生退化和脊柱受損引起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可出現(xiàn)四肢無力、腰腿疼痛、行動不便等癥狀,其生活質量可受到嚴重的影響。用脊柱椎間孔鏡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具有創(chuàng)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費用低等優(yōu)點。相關的臨床研究證實,與采用保守療法相比,用脊柱椎間孔鏡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更好[5-6]。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的優(yōu)良率(97.8%)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優(yōu)良率(77.8%)。觀察組患者治療后3 d、治療后5 d和治療后7 d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各項KS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用脊柱椎間孔鏡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良好,能夠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緩解其腰痛的癥狀。
參考文獻
[1]柳百煉,熊鷹,顧邵,等. 經(jīng)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J]. 實用醫(yī)學雜志,2015(6):981-983.
[2]何勝,張海軍,翟建亭,等. 經(jīng)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250例的療效分析[J].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6(10):1878-1879.
[3]陳躍華. 淺論經(jīng)皮椎間孔鏡在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中的應用效果[J]. 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23-24.
[4]謝春亮. 經(jīng)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觀察[J]. 沈陽醫(yī)學院學報,2016(3):154-156.
[5]李永華. 經(jīng)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觀察[J]. 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7(3):303-305.
[6]楊赟. 經(jīng)椎間孔入路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研究[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7(11):2029-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