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哲,張向陽,任珊珊,李清亮
(鄭州大學 化工與能源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工業(yè)、農(nóng)業(yè)和人類生活等領(lǐng)域產(chǎn)生了越來越多的含有抗生素的廢水。排放在環(huán)境中的抗生素很難被大自然降解,它能通過食物鏈的富集作用進入到人體,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所以這些廢水必須得到合適地處理。
吸附法是一種高效廢水處理方法。目前,采用生物質(zhì)吸附劑是研究的熱點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指甲花葉[1]、柚子皮[2]、板栗殼[3]、花生殼[4]、稻殼[5]等生物質(zhì)材料被作為吸附劑處理抗生素廢水,而采用農(nóng)業(yè)廢棄物荷葉處理抗生素廢水的研究卻未見報道。
本文采用氫氧化鈉改性荷葉為吸附材料,研究其對水中環(huán)丙沙星的動態(tài)吸附性能,為綜合利用農(nóng)業(yè)廢棄物荷葉開辟新的應用途徑,充實了廢水中環(huán)丙沙星動態(tài)吸附的理論。
首先將荷葉粉碎、過篩,取粒徑0.45~0.9 mm的荷葉置于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 %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120min,得到改性荷葉,過濾,用蒸餾水反復清洗改性荷葉至中性,然后將其置于60 ℃的恒溫干燥箱中烘360min,取出,于試劑瓶中保存?zhèn)溆谩?/p>
分別稱取一定量的改性荷葉裝入玻璃吸附柱中,先用蒸餾水沖洗浸泡10min后,在室溫下,一定濃度C0的CPX溶液通過蠕動泵以固定的流速流過吸附柱,定時取樣,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濾液的濃度Ct,直至出口濃度不再變化為止,并繪制不同因素影響下Ct/C0隨著時間t(min)變化的穿透曲線。
對于給定的吸附柱,在已知流速和流入濃度下,吸附劑總的吸附量qtotal通過式(1)計算:
改性荷葉的單位吸附量qcal可以用方程(2)來計算:
其中,C0(mg/L)是CPX溶液的初始濃度;Ct(mg/L)是t時刻流出溶液的濃度;ttotal(min)為達到飽和的時間;m(g)為柱內(nèi)改性荷葉的質(zhì)量;Q(min/L)為溶液的體積流速。
在吸附柱入口CPX的質(zhì)量濃度為100 mg/L,溶液流量為4 mL/min的條件下,研究不同改性荷葉床層高度對穿透曲線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1和表1。隨著床層高度的增加,吸附量增大,穿透時間也增加。這是因為隨著改性荷葉床層高度的增加,柱子中改性荷葉的質(zhì)量增大,溶液中的CPX分子與改性荷葉接觸的時間會增大,導致了CPX的去除率增加。
圖1 不同柱高下實驗穿透曲線與Thomas擬合曲線的比較
選取CPX溶液流速為4 mL/min,床層高度為9.3 cm,研究不同CPX溶液初始濃度對穿透曲線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2和表1。CPX溶液初始濃度越高,改性荷葉對CPX的吸附機率就隨之增加,它表面的吸附點位的利用率也隨之增大。因此,CPX溶液的初始濃度越大,改性荷葉對CPX的吸附量就會越大,吸附達到飽和的時間越短,穿透曲線的斜率就越大。
圖2 不同濃度下實驗穿透曲線與Thomas模型擬合曲線的比較
選取CPX的初始濃度為100 mg/L,改性荷葉床層高度為9.3 cm,研究不同流速對穿透曲線的影響,穿透曲線如圖3所示。當CPX溶液流速減少時,穿透曲線的斜率減小,吸附柱的穿透時間明顯增加,這是因為在低流速下,CPX溶液穿過吸附柱的時間增長,這樣CPX分子與改性荷葉有了更多的接觸時間,使得溶液中CPX的去除率提高,穿透時間延長[6]。
圖3 不同流速下實驗穿透曲線與Thomas模型擬合曲線的比較
用Thomas模型[7]對改性荷葉吸附環(huán)丙沙星的柱吸附數(shù)據(jù)進行非線性擬合,結(jié)果見圖1~3和表1。Thomas吸附動力學模型如下:
式中,kTh(mL/(min·mg))是Thomas速率常數(shù);q0(mg/g)是平衡時改性荷葉的單位吸附量;m (g)是柱中改性荷葉的質(zhì)量;v (mL/min)是溶液的流速。
表1 不同操作條件下改性荷葉的吸附量及Thomas模型參數(shù)
從表1可以看出,相關(guān)系數(shù)均在0.99以上,表明Thomas模型能較好地描述CPX的動態(tài)吸附過程。隨著床層高度的增加,改性荷葉的飽和吸附量出現(xiàn)明顯的增大,速率常數(shù)kTh明顯減小。這是因為床層的增高使得CPX與改性荷葉接觸時間增長,同時吸附劑提供的活性點位增多。當溶液的流速增大時,平衡吸附量明顯減小,此時kTh會增大,這是因為在高流速下,溶液穿過柱子的時間很短,CPX在柱子里面沒有足夠的停留時間,不能有效的擴散到改性荷葉內(nèi)。當流入溶液的濃度增加時,高濃度對傳質(zhì)速率的增加有利,所以平衡吸附量隨之增加,kTh的值也增加。
改性荷葉能通過動態(tài)吸附裝置有效地吸附水體中環(huán)丙沙星;動態(tài)吸附實驗結(jié)果表明。隨著吸附劑填充量的增加,穿透吸附量和穿透時間增加,穿透曲線更加平緩。隨著溶液初始濃度的增大及溶液流量的增加,穿透時間減少,穿透曲線前移。采用Thomas模型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線性擬合,得到模型的相關(guān)系數(shù)均在0.99以上,說明改性荷葉對環(huán)丙沙星的動態(tài)吸附行為符合Thomas模型。
參考文獻
[1]李瑞玲,張愛江,宋 標.改性指甲花葉對Cr(Ⅵ)的吸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7(6):242-243.
[2]符艷真.改性柚皮對水體中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吸附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7.
[3]Mohammadi A S,Sardar M,Almasian M.Equilibrum and kinetic studies on the adsorption of penicillin G by chestnut shell[J].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Management Journal,2016,1(15):167-173.
[4]劉 希,張宇峰,羅 平.改性花生殼對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的吸附特性研究[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13,35(5):35-39.
[5]紀營雪,王風賀,張 帆,等.稻殼灰對抗生素磺胺的吸附特性研究[J].環(huán)境科學,2013,34(10):3912-3920.
[6]Han R,Yu W,Xin Z,et al.Adsorption of methylene blue by phoenix tree leaf powder in a fixed-bed column: experiments and prediction of breakthrough curves[J].Desalination,2009,245(1):284-297.
[7]Nandanwar S U,Kai C,Porter A,et al.Adsorption of radioactive iodine and krypton from off-gas stream using continuous flow adsorption column[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7,320:22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