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陽
1977年,“改革開放”前夕,中國迎來了轟動全國的一次高水準的畫展——19世紀法國農(nóng)村風景畫。這是從法國的48個博物館借來的88幅精品,可以說,幾十年來沒有那次畫展曾經(jīng)這樣激動過中國的畫家與美術興趣者!
上海雙年展等當代藝術舞臺日漸繁盛。
這次畫展只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展出,四川、廣東的很多美術工作者都趕到上海看展覽,門票空前緊張,上海展覽館在開展沒幾天就劃定:必須有省美術家協(xié)會以上的會員證才能購票,各大美術院校都派出了油畫的骨干教師,利用晚上時間對原作進行摹仿。
被禁錮了十年的觀眾來說,完全是如饑似渴一般地,睜大了驚奇的眼睛,屏住了呼吸,在欣賞這一批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的藝術作品。隨后,接二連三的藝術展走進中國人的視線,不再是宣傳式的圖畫,不再是單一的高大全形象。1979年9月27日,星星畫會第一次展覽在美術館東側的街頭小公園舉行,被視為中國當代藝術史的開端。1985年,“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展”是這一時期最為知名的展覽活動之一。
1988年12月,中國美術館舉辦了“油畫人體藝術大展”,這是中國藝術家所繪的人體首次在最高一級的美術殿堂公開亮相?;蛟S正是因為是人體藝術,該展覽前所未有地調(diào)動了普通人對藝術的興趣,它打破了千百年來中國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之囿。展覽之火爆創(chuàng)下了幾項紀錄:最高的入場票價,最高的票房收入,最多的畫冊銷售。據(jù)統(tǒng)計,整個展期共有約25萬人參觀了展覽,如此高漲的觀展熱情也引得國內(nèi)外媒體競相報道,一位外國記者記錄他所看到的場面:“在一幅有著兩個青年女子裸體的油畫前,圍攏了大約20個青年男子,他們的臉幾乎貼到了油畫畫面?!?/p>
在展出的18天時間里,每天美術館售票處前都排著長長的隊伍,但非常有秩序。原本1元錢的門票也在這個緊俏的時刻臨時漲價,蓋上了2元的紅章,且每人限購兩張。人體大展畫冊售書處設在美術館院內(nèi)西南角,依然擁擠了很多人,精裝畫冊50元,簡裝40元,一套年歷卡也要4.8元,雖然不便宜但銷量很好。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參展的畫家全是男性,絕大多數(shù)參展作品表現(xiàn)的是女性人體,而觀展者也多為男性。
《中國首次人體油畫大展》是空前的,也幾乎是絕后的,盡管中國在隨后的20余年間再沒有舉行過如此規(guī)模的類似大展,但1988年的這次人體油畫展卻永久性地成為了中國性教育與性文明的劃時代分水嶺,至此這個國度的“社會性意識”開始走向正常與理性。
而隨著時代的前進,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放飛個性,表達自我,越來越多的觀者對于當代藝術,也趨于包容與理解。2000年,從上海雙年展開始,成都雙年展、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等中國本土的當代藝術舞臺開始搭建起來。官方對當代藝術的支持與贊助也日趨積極。2003年,中國政府正式受邀以國家館的名義參加威尼斯雙年展。2003年,文化部以范迪安、侯瀚如、科嘉比為策展人,于德國柏林漢堡火車站當代美術館舉辦“生活在此時”展覽,這是中國官方第一次在海外主辦大型當代藝術展。隨后的十幾年時間里,越來越多的國際化藝術展覽走進中國,中國藝術家的藝術作品也得以在世界的舞臺上展現(xiàn)。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社會的進步,時代的變遷,在繪畫展覽的印證中,一覽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