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點題顯得突兀,有“貼標簽”之嫌。不妨將本段后半部分改為:“但我認為最讓自己受益終生的,是護理院的那一課——它讓我明白了孝順的重要性?!?/p>
慰問表演的確是志愿者服務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與“孝順”這個主題不直接相關。小作者雖已進行了略寫處理,但終究心中不舍。其實,應果斷舍棄,不旁生枝節(jié),這樣,選材就更精了。
人生匆匆走過十六載,我已是受教無數(shù)。我已從懵懂無知的孩童長成人高馬大的小伙。我欣喜于自己已經(jīng)長大,也渴望獨當一面,可父母還是把我當小孩。至于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的噓寒問暖更是讓我抵觸——因為在他們眼里,我分明還是個“囡囡”,還要他們照顧。但那件事后我意識到:孝順是人生的必修課。
2016年3月18日,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志愿者活動——前往護理院慰問老人。一走進護理院,我就看到廣場上坐滿了老人,一張張慈祥的臉龐上寫滿了期待,連坐著輪椅的老人也早早等候在那兒了。我們?yōu)槔先藗儙砹艘粓鼍实难莩觯河星啻簞钪镜暮铣?,有圓潤悠揚的二胡,有飽滿低沉的薩克斯,有悅耳動聽的獨唱,還有高亢激昂的詩朗誦……
表演結束后,老師把我們分派到各個房間,走近老人們的生活。房間里的老人有的躺在床上,有的還在打點滴,精神并不矍鑠。我打量著他們:花白的頭發(fā),粗糙的雙手,臉上的皺紋似溝壑縱橫??吹轿覀冞@群活潑的中學生走進來,他們呆滯的眼神中一下子閃爍出燦爛的光。我們走上前去與他們寒暄:“爺爺奶奶好!”老人們開始還有些拘謹,只是木訥地回應“孩子們好”。我們主動自我介紹,并為他們獻上了一首校歌。居然有一位老人是我們的校友,他激動地向我們招手示意。我們坐到了他的床邊,和他傾心交談。老人越聊越來勁,聊到了以前的工作,聊到了退休后的生活,聊到了自己的子女……他說子女忙,很少回家,自己病痛纏身,于是,孩子們就把他送到了護理院。不知為何,我腦海中不禁浮現(xiàn)出我的種種不孝行為,臉上一陣發(fā)燙……
到了吃點心的時間,我們將一碗碗壽面端到了老人手中。他們顫巍巍地接過,眼里寫滿了感激。“祝爺爺奶奶長命百歲,越活越年輕!”老人們溝壑縱橫的臉上綻放出了開心的笑容。原來,孝順是人生的必修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的話不禁讓我反躬自?。骸伴L大后”的我推托功課忙,已經(jīng)大大減少了對外公、外婆的陪伴。面對他們的噓寒問暖,我卻總是滿心不耐煩。其實,老人是最需要關愛的,沒有子輩、孫輩的陪伴,他們的內(nèi)心該是多么孤獨??!從護理院的老人們身上,我看到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影子。關愛老人,就從照顧、陪伴身邊的老人做起,從行孝做起。
不經(jīng)意間,我走到了外公家門口。外公正在給小店打烊,我忙走過去幫他搬椅子,并用我粗壯的手臂拉下了卷簾門。外公迎上了我的目光,眼中寫滿了驚喜和欣慰,直夸我:“囡囡真懂事,會幫忙做事了,終于長大了?!笔前?,這時候,我才算長大,才真正明白了孝順是人生的必修課。
情節(jié)設計合理,集中筆力寫下文的閑聊。
此處的神態(tài)、動作等描寫應進一步細化,比如可增加這樣一段話:“他努力壓制著語氣中的憂傷和無奈,但我們分明從他眼角的淚痕中,讀出了無盡的孤獨、寂寞和痛苦。”
點題生硬,可替換為:“孝順,能換來老人真誠的笑容?!?/p>
“臨門一腳”干凈利落,用議論點明孝順的重要性。
綜合點評
本文真正做到了題干中的“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切身體驗”來寫作。老齡化時代到來后,如何對老人進行精神贍養(yǎng),是整個社會面臨的大課題。學校組織的志愿者活動給了小作者一次“進修”的機會。他在聊天中感受到了老人的孤獨寂寞,內(nèi)心受到了觸動,于是反躬自省,懂得了要及時行孝。這種精神的成長至真至善,當然是人生的必修課。
美中不足的是,小作者對關鍵語段的描寫筆墨不夠豐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體表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