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力子百合
冬,晝短了,光少了,夜沉了,心情也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更想念四季如春的南方。
就把思緒停留在那座偶然邂逅的南方之城吧——香港,因臺風(fēng)而暫留24小時的相遇,來不及細細品味你,更沒有時間去judge你的好壞,只是從紅磡走到尖沙咀,沿著海,任由濕濕咸咸的海風(fēng)婆娑,穿梭在建筑的光影里,步伐如海風(fēng)般任性。
香港真是一座適合散步的城市,也難怪My Llittle airport會寫出《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jīng)事》那樣慵懶的歌:
“在那間紅紅磡近黃埔的商店,你若然還記得那諾言,曾說今天我們流浪到海邊”。
耳機響起這首歌時,我恰巧在紅磡,也不記得在那個陽光明媚的清晨我已經(jīng)路過了多少家店鋪,只是始終沉醉在老街的煙火中,迷戀著它因逼仄擁擠而簇擁出的濃烈。
我看到穿白色吊嘎的建筑工人,油亮的汗水劃過他們炯黑的皮膚,蹲在建筑的陰影處偷一根煙的閑暇,旁邊是穿著光鮮的游客或是上班族,邁著匆匆的步伐奔向各自的目的地;我看到收回收品的阿姨,從容地走過滿是空調(diào)的舊房子;我看到電話亭里挺著肚子的中年男子,以及不遠處戴口罩穿著粉嫩的老太太。
新舊,老少,貧富,同城市里的光和影,對立間的張力總是對我有著深深的吸引,彷佛能感受到時間的劃過,彷佛能看到存在的顯現(xiàn),于是便貪婪地拿起相機去定格那些浮光掠影,妄想著擁有了畫面就能將那份濃烈?guī)ё?。專心?gòu)圖,調(diào)光圈,調(diào)快門,認(rèn)真中彷佛有什么東西一直刺激著我的味蕾,才恍然大悟,原來前面的小巷是某“美食街”,巷子里時不時飄來美食的味道,一陣陣相機抓不住的濃烈,那是皮蛋瘦肉粥上的蔥絲;那是燒鴨上蘸的梅子醬;那是云吞面里包裹在雞蛋皮下的蝦仁;那是魚蛋粉里的薄脆。就讓它留在香港吧——借雷子的一句話:“香港,帶不走的,只有你?!?/p>
在老城區(qū)的濃濃烈烈里呆得太久,便開始懷念大海的清曠悠遠。我大概離海不遠,但四溢的濃烈將這距離無限地擴大。海的味道是無法穿越那些高聳的建筑和層層疊疊的街道的,就算是偶爾有幾只迷失的海鷗在喧囂中啁啾出海的氣息,汽車的轟鳴和人聲的嘈雜迅速就將它們淹沒了。無論如何,將那太過純凈的藍放在市井的繽紛絢爛中畢竟是太突兀了,人們不愿意,海更不愿意。
振起你們的翅膀吧,朝太陽升起的地方飛翔,海,在那邊。
海鷗不知去向。我朝著太陽的方向走去,穿梭于建筑的叢林,逶迤于交織的光影,在某個地下道,出口的光刺得我?guī)捉牪婚_眼,戴斗笠的清潔阿姨奮力將自己埋在陰影的涼爽里,可明媚早已在她肩處盛開,那光盛開得如此燦爛,像漂白劑一樣,將所有濃烈的色彩都灼得褪了色,老城區(qū)彷佛遠了,海,近了。
終于來到了海邊,所有被陽光偷走的色彩都被調(diào)進了它的藍,一種無比倫比的深藍——“A kind of blue that heals all blues.”
一切和這座城市有關(guān)的心情,忙碌,壓力,迷失,庸擾,孤獨,奮斗,都沉淀在那深藍里,就連時間也一并被裹挾了進去,海平面上于是只剩下了一抹清淡,那是天空的顏色,無關(guān)心情,無關(guān)歲月。
對岸林立的建筑巨大的玻璃幽幽地反射著天和海的顏色,海上泛起的氤氳羽化了他們硬朗的線條,一片朦朧,柔和的藍光下,本來浮躁的城市從容了,就像在一個喧鬧嘈雜的房間里每個人都突然間安靜了,節(jié)奏慢下來了,每個人都成了靜謐的一部份,然后,風(fēng)的聲音被聽見了,光的色彩被看見了,原先的目的,渴望,執(zhí)著,偏見被遺忘在了某個遙遠的角落,時間不再是趕著人們的皮鞭,而是給予自由的門,任意穿梭于沒有界限的藍,人們丟掉了自己,卻同時也找回了自己。
我從未想過在香港能遇到這樣的雋永,大海,藍天,暖陽,行人寥寥。我不記得我沿著海走了多久,不記得那條路到底有多長,我也想不起聽到了什么聲音,只有一幅幅的畫面,像是籃球場上的揮汗少年,像是小區(qū)里的游泳池,像是地平線的船,如一部默片電影,沒有語言的干擾,每一幀,每一個細節(jié)都扎進了內(nèi)心更深的地方,時隔一年多,我依然能感受到太陽灼燒著左邊面頰的溫度,建筑卻在右邊裝下了整個藍天,垂釣的人們氣定神閑,在沉默中等待著,一動不動,面朝大海,也不知道他們只是在盯著魚漂,還是在用身心擁抱這久違的云卷云舒。
靜默讓甩桿的一瞬間顯得更有力量,一條長長的線被那千鈞一發(fā)之力甩進了大海,我邊走邊望著他們逐漸遠去的剪影,不知何時飄來一朵薄薄的云,陽光不再灼人,它所照耀的一切也都有了一種歸鞘的安定“吾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只有安定的心才能發(fā)出那股堅定而執(zhí)著的力量吧?碩大的香港,無數(shù)個異鄉(xiāng)客,他們是否也有著垂釣人?
臉上的那份安定?他們是否也能在這個紙醉金迷的都市安靜的曬曬太陽,看看大海?
在九龍繁華的商業(yè)區(qū)里,一切又都匆匆了起來。我沒有興致去逛玲瑯滿目的商場,我更想繼續(xù)我的閑暇,去看看這座城的樣子。
終于看到了鱗次櫛比的廣告牌,層層疊疊,有一些在高樓的陰影下已經(jīng)開啟了霓虹燈。這當(dāng)然更符合我對香港的預(yù)設(shè),只不過在這濃厚的商業(yè)氣息下,人似乎顯得很渺小。人們?nèi)缦N蟻般穿梭于高樓大廈的陰影間,街道很干凈,人也很有禮貌,可這表面的和平背后又隱藏了多少心酸和無奈?每一個公交車站,都可以看到亢長的隊伍,人們或玩著手機,或聽著音樂,或?qū)χh處發(fā)呆,日復(fù)一日的疲憊寫在他們臉上。
藍天和海只在咫尺,可或許他們很久都不曾感受。我清晰的記得,在日暮將近的時候,夕陽的余暉倒映在某個十字路口的建筑上,那一剎那我抬起頭,被他微微泛綠的金色光芒暈眩了雙眸,真的是宛若天堂的圣光,將它最后一抹溫柔撒向了這個冷酷,硬朗的城市,所有的人都被鍍上了一層如蜜糖般的金色,緊繃了一天的身心是否能被這甜蜜化開?似乎沒有一個人有注意到這光影的恩賜,大部分人依然盯著手機屏幕,踏著匆忙的步伐,繼續(xù)著他們早已慢不下來的節(jié)奏。只要一停下來,他們就不知所措,和公交站的情景一樣。
心情早已不如在海邊那樣輕盈,多了些沉重,不知不覺,我來到了因為一部電影而向往的地方,一個同樣沉重的地方,重慶大廈。一部《重慶森林》讓我看到了香港市民階級的酸甜苦辣,幾十年過去了,重慶大廈依然顯得那么蕭蕭瑟瑟,不同國家,不同人種,不同膚色的人繼續(xù)在那里尋找屬于他們的香港夢 ——“每天你都有機會和很多人擦身而過,而你或者對他們一無所知, 不過也許有一天他會變成你的朋友或是知己”。
一句經(jīng)典的臺詞道出了太多的孤獨,以及在孤獨中對感情的渴望。想要得到一些東西,就一定會失去一些東西,在這座碩大的重慶大廈里,人們得到了燈光而失去了陽光,得到了金錢而失去了時間,得到了快樂而失去了幸福,一幅幅爾虞我詐的面孔,一幅幅尖酸刻薄的聲音。
除了對于電影的祭奠,那并不是一個值得久留的地方,我沒有久留,甚至連一張照片都沒有拍。走出它的昏暗,抬頭仰望,天空的藍彷佛更加的澄澈。
香港,我看到了你的輕,那是海和天的顏色,我也看到了你的重,那是忙碌和疲憊的面孔,可你的魅力肯定不僅于此,讓人們眷戀的,一定是在這輕重間交織的濃濃的情誼。于是,快門捕捉到九龍公園旁邊的情侶,等待過馬路時溫馨的牽手,還有拉著孩子的大叔,沐浴在陽光下,臉上綻放的笑容。這些溫情而又細膩的畫面隨處點綴著香港的每一個角落,就像荒野上的鮮花,黑夜中的繁星,綻放于城市的孤獨,溫暖著城市的冰冷。
感情,是對于任何一座城市都最為珍貴的東西,是對于任何一個人都最為真實的東西,我在香港,似乎比在其他大城市看到的更多,也不知道是因為那天剛好風(fēng)和日麗,還是因為香港本身的包容,貧富貴賤,膚色人種,千奇百異的人都聚集在了這里,也就同時聚集了太多太多的情愫。人們永遠不知道,誰,會與他們插肩而過,誰,又能讓他們放下自己的面具。
夜,平頂山上陣陣微風(fēng)拂過,涼涼的。香港,一如既往的燈光璀璨。站在懸崖邊俯視,很難不去動容,因為我知道,有無數(shù)個故事正在這座城上演,它們比燈光更絢爛。即便是累了,膩了,也還有海的深藍。陽光將永遠眷顧這座南方的城。
漫步一天的我有些乏了,絢爛的燈火在夢境中一點點的模糊,終究是要回去了,我又將把什么留給那一夜的夢?
明媚吧,那是太陽,是大海,是美食,是喧囂,是繁華,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實意,是我看到的關(guān)于香港的一切,是我在北方的寒夜想念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