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麗,劉 芳
(石河子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國際物流是隨著國際貿易的興起而發(fā)展起來的,同時也是國際貿易的助推器[1]11-18。高效的物流將不同國家、地區(qū)的企業(yè)、人脈和市場聯通起來,通過優(yōu)化整合全球價值鏈[2]40-46為有效促進地區(qū)經濟發(fā)展[3]13-20、減少區(qū)域貧困[4]5-20和改善民生福祉提供了無限機遇。在某種程度上,國際物流績效已經成為影響一國經濟增長、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變量[5]。
為謀求更廣泛的區(qū)域合作、經濟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市場的深度融合[6],新疆在發(fā)揮中國與其他亞歐國家的橋梁作用方面會越來越重要。向西開放、向西發(fā)展的機遇必將進一步擴大新疆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7]51-55。在此背景下,研究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物流績效對新疆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世界銀行于2007年提出“物流績效指數(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LPI)”用以衡量各國貿易便利化程度[8]467-480和物流發(fā)展水平[9]108-112,這一指標體系從海關清關效率(Customs)、物流基礎設施質量 (Infrastructure)、國際運輸便利性(International shipments)、物流服務能力(Logistics competence)、貨物的可追溯性(Tracking&tracing)和貨物運輸及時性(Timeliness)六個方面揭示了各國物流情況。物流績效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或貢獻度也成為研究熱點之一。有學者發(fā)現,在LPI六個指標中,中等收入國家出口受基礎設施改善的影響最大[10]2982-2992,而物流管理的改進對進口國有顯著積極影響[11]126-131。王林基于拉詹的兩個市場理論,通過研究問卷調查數據,發(fā)現跨境支付和電子通關兩方面的效率對國際物流績效影響顯著[12]50-55。崔鴿研究發(fā)現國際物流政策對國際貿易影響顯著[13]191-194。黃秀洪則發(fā)現物流基礎設施質量和國際運輸便利性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作用更大[14]99-102。綜上,物流績效對貿易的促進作用已為不少學者研究證實[15]28-34。但是已有研究成果更多關注物流績效對中國整體國際貿易的影響[16]16-24,鮮見專門研究國際物流績效對局部地區(qū)進出口貿易影響的文獻。鑒于此,本文以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qū)的新疆為研究對象,運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基于與新疆貿易額相對較大的35個國家2010—2015年的面板數據,實證分析國際物流績效對新疆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2010—2015年間,中亞五國與新疆進出口貿易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為: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從2010年至2015年,哈薩克斯坦與新疆的進出口貿易額占中亞五國與新疆進出口貿易總額的60.66%。盡管哈薩克斯坦的貿易依存度不是五國中最大的,但其GDP總量和人均GDP都是遙遙領先的,特別是它的物流績效指標也是五國中最高的。與新疆進出口貿易總額分別位居第二的吉爾吉斯斯坦和第三的塔吉克斯坦的物流績效水平相差不是很懸殊,但是吉爾吉斯斯坦對貿易的依賴度要遠遠大于塔吉克斯坦,同時吉爾吉斯斯坦的人均GDP也要比塔吉克斯坦的高出172.6美元。據統(tǒng)計,吉爾吉斯斯坦與新疆的進出口額占吉爾吉斯斯坦與整個中國進出口額的比重由2010年的63.27%上升為2015年的74.58%,這意味著吉爾吉斯斯坦對新疆經濟的依賴度不斷增強。與新疆進出口貿易總額相對較少的是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兩國相比,烏茲別克斯坦的物流績效水平較好,因此與新疆的進出口貿易額也相對偏大??梢姡陆c中亞五國的進出口貿易額在很大程度上受各國物流績效水平的影響(見表1)。
因地理位置原因,與中亞五國相比,環(huán)中亞經濟帶各國與新疆的進出口貿易額2010—2015年的均值要小得多,按大到小排序依次是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印度、沙特、土耳其和阿富汗。其中物流績效得分在3分以上的是土耳其、印度和沙特,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的物流績效得分在2.5至2.9之間,得分最低的是阿富汗。GDP和人均GDP方面,俄羅斯、沙特和土耳其位列前三。盡管土耳其和沙特的貿易依存度和物流績效水平都不低,或許是政治原因,新疆與二者的貿易往來相對偏少。整體看,環(huán)中亞經濟帶各國與新疆的進出口貿易依然受各國的物流績效水平的影響。
亞歐經濟帶拓展區(qū)各國因與新疆更遠的空間距離和更高的物流成本,2010—2015年間雙邊進出口貿易額的均值表現較低;但是從拓展區(qū)內部看,各國與新疆進出口貿易總額的大小與其物流績效、經濟總量、經濟發(fā)展水平和貿易依存度也存在某種關聯。2010年至2015年,各國與新疆進出口貿易總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德國19.97億美元、烏克蘭8.36億美元、意大利7.40億美元、法國3.72億美元、埃及1.22億美元、英國0.54億美元。其中,德國的物流績效得分、GDP總量和人均GDP都最高,英、法、意的這三項指標緊隨其后,盡管烏克蘭的物流績效均值不足3分,但是這個國家的外貿依存度較高,而英國和埃及的物流績效均值雖然都在3分以上,但二者的外貿依存度都相對偏低,產品更多依賴自己國家的供給,所以與新疆的進出口貿易往來也相對較少。
表1 2010—2015年新疆貿易額、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經濟與物流績效狀況①表中 GDP、人均 GDP、進出口總額 /GDP、與新疆進、出口貿易額數值均取 2010—2015年的均值,LPI指標值取 2010、2012、2014和2016年四年的均值,原始數據來自世界銀行公開數據庫。
為了進一步分析“絲綢之路經濟”帶不同層次、地域的主要國家物流績效差異大的具體原因,本文對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四年的LPI六個分項指標均值進行比對(見圖1)。根據六個分項指標數值大小,可以將18個國家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六項指標值都在3.5以上的國家。整體看,情況最好的是德國,德國除了國際貨運便利性指標在4以下,其他五項指標值都在4以上,其次是英國,該國的貨運及時性、基礎設施質量和貨物的可追溯性也位居前列,指標值都在4以上,盡管意大利只有貨運及時性指標在4以上,但其他五項指標值均在3.5以上。第三層次是大部分指標值在2.5以下的國家,主要有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和伊朗,阿富汗由于常年動亂,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六項指標得分最低。其余的國家六項分指標得分在2.5至3.5之間,屬于第二層次。除哈薩克斯坦之外的中亞其他國家的基礎設施質量、貨物追溯能力、國際貨運便利性都比較落后,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印度是發(fā)展中國家中六項指標得分較高的,但它的海關效率是短板。貨運及時性幾乎是所有國家的優(yōu)勢,反映了在信息化時代,貨物在預定或預期的時間內到達收貨人的頻率較高。
圖1 各國物流績效分項指標均值
引力模型構建了貿易規(guī)模與GDP、距離的關系,即兩國之間的貿易規(guī)模與兩國GDP成正比,與兩國之間距離成反比[17]262。隨著研究的不斷擴展,為了增強模型的解釋力,學者們將影響兩國貿易的其他因素,如人口規(guī)模、人均GDP、貿易依存度以及是否有共同邊界、是否屬于同一個貿易聯盟等,引入基本引力模型,以滿足不同的研究目的[18]117-128。結合本文研究目的,構建擴展模型如下:
其中,Tij表示新疆與i國的進出口額,XJGDP表示新疆生產總值,GDPij表示i國的國內生產總值,AGDPij表示 i國的人均 GDP,Disij表示貿易伙伴國與新疆的距離,Popij是貿易伙伴國的人口規(guī)模,Biij表示經濟的開放程度,即i國的進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Borij表示貿易伙伴國與新疆是否有共同邊界,如果有取值為1,否則為0。LPIij表示國際物流績效指數,CARECij、WTOij、SCOij分別表示貿易伙伴是否加入中亞區(qū)域經濟合作組織、WTO、上海合作組織,是則取值為1,否則為0。α0為常數項,α1,α2,…α11是待估系數,μij為隨機誤差項。另外,分別以六個分項指標代替前述擴展模型中的LPI變量,得到以下六個回歸方程,其中Cusij、Infij、Shipij、LComij、Tracij和 Timeij分別表示海關清關手續(xù)、物流基礎設施質量、國際貨運便利性、物流服務能力、貨運可追溯性和貨物運輸及時性。
根據各國歷年與新疆進出口貿易的狀況,本研究選擇了貿易額相對較大的35個國家作為研究樣本①這里35個國家包含本文表1所列的18個國家,主要是為了實證結果的顯著性,增大了研究樣本量。。新疆與各國進出口貿易額數據來源于《新疆統(tǒng)計年鑒》。各個貿易伙伴國的GDP、人均GDP、人口規(guī)模、進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以及LPI綜合指標及六項具體指標數據均來自世界銀行公開數據庫網站。由于2010年后,世界銀行每隔一年公布一次LPI數據,因此,未知年份數據利用相鄰已知年份的算術平均值處理②2011年指標值以2010年和2012年指標值的算數平均數為準,2013年指標值以2012年和2014年指標值的算數平均數為準,2015年指標值以2014年和2016年指標值的算數平均數為準。;新疆與各國的距離以首府烏魯木齊市到各國首都的距離表示。
表2給出了35個貿易伙伴國2010—2015年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結果??梢钥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各個國家與新疆進出口貿易總額、各國的經濟實力、各國與新疆的距離、各國人口規(guī)模、經濟開放程度及物流績效指數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進出口貿易額方面,以2015年為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的進出口貿易額高達57.48億美元,是新疆與巴林貿易額的2 847倍。經濟總量方面,2015年英國的GDP達到28 610.9億美元,是吉爾吉斯斯坦GDP總量的435倍,同時英國人均GDP最多,阿富汗的人均GDP最少??臻g距離方面,離新疆最近的是哈薩克斯坦,最遠是英國,這就意味著如果想擴大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特別是對重要區(qū)和拓展區(qū)國家的貿易額,就必須依靠經濟帶沿線的國際物流績效的提高,才能抵消長途運輸高成本的影響。經濟對外依存度方面,越南的進出口貿易額占GDP的比重最大,達到了169.53%,最小的是巴基斯坦,只有24.5%。人口規(guī)模方面,均值以下的國家有28個,均值以上的國家有7個,其中,巴林的人口相對最少,為137.72萬人,印度人口最多,為131 105萬人。LPI綜合指數方面,各國差異較大,綜合績效最好的是德國,最差的是阿富汗,從六個分項指標看,海關清關效率均值最低,是物流績效的短板,其次是基礎設施建設質量,而貨運及時性的均值最高。不斷改善物流績效無疑是降低雙邊貿易成本、促進雙邊貿易繁榮,增加雙邊國家人民福祉的重要途徑。
表2 研究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
1.LPI指數總體回歸結果
本文運用Stata14.0軟件對 35個國家 2010—2015年的面板數據進行分析,以檢驗國際物流績效對新疆進出口貿易的影響,通過Hausman檢驗確定固定效應模型或是隨機效應模型。首先將基本貿易引力模型中的GDP總量、新疆與各國之間距離兩個變量進行回歸,然后不斷引入新的解釋變量進行逐一回歸,經過多重共線性檢驗和自相關檢驗等,剔除不合適的變量,最終回歸結果如表3。
表3 模型回歸結果
可決系數R2代表模型的擬合優(yōu)度,分別代表組內within,組間between和總體overall三個層次,由表3可知,整體上,從原引力模型到擴展的引力模型(4),三個層次的R2在不斷加入變量后逐漸變大,表明模型的解釋能力逐步增強。根據模型(4),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新疆與各國的空間距離對雙方進出口貿易影響最大,回歸系數-2.572表明新疆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國的距離每增加1%,雙方進出口貿易額就會減少2.572%,影響力居第二位的是新疆自身的國民經濟總量,新疆的GDP每增加1%,雙方進出口貿易額就會增加1.9478%。變量CAREC在5%的水平上顯著,表明加入中亞區(qū)域經濟合作組織的國家與新疆的進出口貿易額更大。變量lnBiij在1%的水平上顯著,意味著經濟開放程度越高的國家越容易與新疆發(fā)生頻繁的貿易往來,貿易國的經濟對外依存度每提高1%,相應地能促進新疆進出口總額增長1.374%。各國的GDP對其與新疆的進出口貿易額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表明每個國家的經濟實力越強,越有能力進口新疆的產品。變量LnLPIij的回歸系數雖然只有0.447,但是在5%的水平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表明國際物流績效對新疆進出口貿易有正向影響,即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物流績效總體水平每提高1%,新疆的進出口貿易額將增長0.447%。隨著LPI、CAREC等指標的加入,新疆與各貿易伙伴國的空間距離這一指標雖然依然顯著,但是負向影響在逐漸變小,這意味著CAREC的合作機制和物流績效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空間距離帶來的交易成本,提高了貿易便利化程度。關于人口規(guī)模對貿易額的影響,學術界尚未存在一致性結論。Linnemann(1966)認為人口規(guī)模是影響貿易額的內生變量,在其實證檢驗中,人口規(guī)模與雙邊貿易額成負相關[19]633-634。黃秀洪(2016)基于“一帶一路”沿線74個國家的面板數據,發(fā)現人口規(guī)模對其進出口貿易額有顯著正向影響[14]99-102。由模型(1)至模型(4)的回歸系數可知,各國人口規(guī)模對雙方進出口貿易額的影響在不斷加入變量后由負轉為正,但均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人口規(guī)模對貿易額的影響機制較為復雜,會受其他因素的制約而變化,二者可能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本文關于人口規(guī)模對貿易額影響不顯著的結論與林玲等(2004)研究結果一致[20]54-58。
2.物流績效分項指標回歸結果
本文對LPI的六個分項指標分別進行回歸檢驗,以深入考察物流績效不同方面的改善對新疆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的影響。由表4可知,物流基礎設施質量、國際貨運便利性和物流服務能力分別通過了1%水平、10%水平和5%水平的顯著性檢驗且影響系數為正。物流基礎設施質量對新疆國際貿易總額影響最大,即貿易伙伴國的物流基礎設施質量、國際貨運便利性和國際物流服務能力每提高1%,新疆進出口貿易額分別相應地提高2.023%、1.257%和0.677%。這充分表明新疆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貿易繁榮離不開各國物流績效的改善。海關清關效率、貨物可追溯性和貨運及時性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此外,與LPI綜合指數回歸結果基本相同的是,LPI分項指標各個模型中各國經濟總量、新疆GDP、各國經濟開放度和是否為中亞區(qū)域合作組織成員國四個變量也與新疆進出口貿易額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物流績效分項指標弱化了空間距離的負向影響。
表4 LPI分項指標對新疆進出口貿易回歸結果
高效的國際物流是促進各國貿易往來,推動國民經濟發(fā)展的重要變量。本文基于貿易引力模型實證分析了2010—2015年間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35國物流績效對新疆進出口貿易額的影響,主要結論如下:
第一,新疆與中亞經濟帶核心區(qū)國家的進出口貿易比重最大,其次是環(huán)中亞經濟帶重要區(qū)國家,然后是亞歐經濟帶拓展區(qū)國家。盡管不同區(qū)域國家的物流績效發(fā)展水平差異較大,但總體上對新疆進出口貿易有積極影響。通常,各國與新疆的距離越遠,相應雙方的進出口貿易額越低,但是較好的物流績效會弱化空間距離對貿易往來的影響。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加入中亞區(qū)域經濟合作組織、經濟開放度的提升、國際物流總體績效的提高以及新疆自身經濟增長,對沿線國家與新疆進出口貿易額的擴大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人口規(guī)模對沿線國家與新疆進出口貿易額的擴大具有正向影響,但未通過顯著性檢驗。
第二,LPI分項指標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與新疆進出口貿易額有正向影響,通過顯著性檢驗且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為物流基礎設施質量、國際貨運便利性和物流服務能力;海關清關效率、貨物運輸及時性和貨物可追溯性均未通過顯著性檢驗。
為更好地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與新疆進出口貿易的繁榮發(fā)展,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第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提高國際貨運便利性。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謀求共同發(fā)展的基礎。中方要積極在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方面與各國謀求更多合作,吸引更多國家加入亞投行,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充分資金保障。只有建設更多道路、口岸和工業(yè)園的“硬聯通”,才能實現區(qū)域聯動發(fā)展和共同繁榮。
第二,建立物流服務質量標準體系,提升物流服務水平。物流服務質量直接影響顧客滿意度,是創(chuàng)造產品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完整的物流服務質量標準體系涉及客戶需求分析、服務質量承諾、服務質量控制等多方面的流程、指標和服務傳遞機制。要提升物流服務水平就需要在貨品完好度、貨品誤差處理和貨品投放精確度等方面不斷改進。
第三,加快海關一體化改革,提高邊境海關管理水平。海關自古就發(fā)揮著推進貿易安全便利、消除貿易壁壘的作用。通過海關一體化改革,簡化通關手續(xù),提高海關清關效率和貨物運輸及時性,加強對進出口企業(yè)的監(jiān)督管理,降低進出關境貨物的風險,促進雙邊貿易往來。
第四,對于新疆而言,一方面要依托自身的戰(zhàn)略位置,做好產業(yè)布局,允許并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在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等口岸周邊規(guī)劃建設專業(yè)物流園區(qū),制定適當的物流人才引進政策,為新疆進出口貿易的發(fā)展提供堅實的人力物力基礎。另一方面,新疆在擴大對環(huán)中亞經濟帶重要區(qū)國家和亞歐經濟帶拓展區(qū)國家的出口貿易方面,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應優(yōu)先選擇物流績效好的國家,從而降低國內企業(yè)國際運輸成本,增大利潤空間。
[參 考 文 獻]
[1]王愛虎,楊凇曉.“一帶一路”國際物流績效對中國出口貿易影響研究[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
[2]劉小軍,張濱.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跨境物流協作——基于物流績效指數[J].中國流通經濟,2016,(12).
[3]樊秀峰,余姍.“海上絲綢之路”物流績效及對中國進出口貿易影響實證[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
[4]Jesus F,Utsav Kumar.The Role of Trade Facilitation in Central Asia:A Gravity Model[J].Eastern European Econom - ics,2010,(4).
[5]王欣天.國際物流績效影響因素的作用機理[J].技術經濟,2015,(1).
[6]Herteltw,Mirza T.The role of trade facilitation in South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R].Study on Intrareg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in South Asian,2009,(2).
[7]谷繼建.新疆物流大通道構建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戰(zhàn)略體系實施影響[J].社會科學家,2016,(7).
[8]Puertasr,Martil L,Garcial.Logistics performance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European experience[R].Empirical,2014,41(3).
[9]Korinek J,Sourdinp.To what extent are high quality logistics services trade facilitating[R ].OECD Trade Policy Working Papers,2011,(2).
[10]Martil,Puertasr,Garcial,et al.The importance of the 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 in international trade[J].Applied Economics,2014,46(24).
[11]康曉玲,寧婧.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物流績效對中國農產品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2).
[12]王林,楊堅爭.國際物流績效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兩個市場理論和結構方程模型[J].中國流通經濟,2014,(5).
[13]崔鴿.國際物流對國際貿易促進作用的理論分析[J].改革與戰(zhàn)略,2015,(7).
[14]黃秀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物流績效對其進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研究[J].物流科技,2016,(9).
[15]鄢飛,王譯.基于LPI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物流績效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16,(8).
[16]孫慧,李建軍.“一帶一路”國際物流績效對中國中間產品出口影響分析[J].社會科學研究,2016,(2).
[17]Alain Vaillancourt,Ira Haavisto.Country logistics performance and disaster impact[J].Disasters,2016,40(2).
[18]Sule?nsel Ekici,?zgür Kabak,Füsunülengin.Linking to Compete:Logistics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teraction[J].Transport Policy,2016,(48).
[19]Sawyer J A.An Econometric Stud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lows.By Linnemann Hans.Am st erdam:North-Holl and Publishing Company.1966.Pp.xi v,234.[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Political Science/revue Canadienne De Econom iq-Econom iques Et Science Politique,1967,33(4).
[20]林玲,王炎.貿易引力模型對中國雙邊貿易的實證檢驗和政策含義[J].世界經濟研究,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