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珍
一、課題界定
我們在這里界定的課外閱讀是指除語文課本以外的一切閱讀活動,主要包括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閱讀書報、影視、網絡等。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倍壳鞍嗉夐喿x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表現(xiàn)在:
①閱讀興趣單一:休閑性閱讀占據(jù)學生課外閱讀的大部分時間,這些書大多缺少富有哲理的思維火花和人性的閃光。
②閱讀量與課標要求相差較遠。
③課外閱讀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
④學生閱讀習慣不佳,缺乏獨立思考、獨立閱讀的能力。
(班級課外閱讀的內容:課外閱讀的內容總體上不做統(tǒng)一要求,在課堂上對《爺爺一定有辦法》《小豬唏哩呼?!纷鼋y(tǒng)一指導閱讀,除此之外,各小組擺放自己喜歡的兩本書籍,進行交流傳閱;同時,校本教材《小學生經典古詩文》也隨課外閱讀同步進行,并利用每天早讀時間進行誦讀。)
二、主要解決的問題
A.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盡量使每一個孩子愛上讀書;
B.指導學生掌握課外閱讀的一般方法;
C.探究一年級學生課外閱讀實踐活動的實施途徑及策略;
D.探索科學、規(guī)范、有效的一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的活動模式。
三、研究目標
激發(fā)一年級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愛讀書、讀好書、愛積累、會運用交流的習慣;掌握閱讀的初步方法,積累一定的語言素材,為今后的閱讀、寫話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研究內容
A.如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使學生愛讀書;
B.如何對學生課外閱讀進行有效的指導,使學生會讀書;
C.探索一年級學生課外閱讀實踐活動的實施途徑及策略;
D.構建科學、規(guī)范、有效的小學語文閱讀指導課的活動模式
五、研究對象
我們選擇一年級3個班共15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他們分別是一(4)班、一(5)班、一(6)班。以行動研究為主,輔以調查觀察、經驗總結等方法進行研究實踐。
六、研究實踐活動
實踐1:家長訪談。
利用家長會、QQ群,向家長推薦關于孩子閱讀的相關文章,促使家長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對孩子在家的閱讀進行相關指導。
實踐2:推薦讀物。
及時向家長推薦適合孩子的課外讀物,以避免家長們盲目地去選擇或無從選擇。一年級推薦書目如下:
《猜猜我有多愛你》《爺爺一定有辦法》《子兒,吐吐》《大衛(wèi)不可以》《大衛(wèi)惹麻煩》《大衛(wèi)上學去》《小豬西里呼?!贰缎〔碱^奇遇記》《愛心樹》等。同時在班級微信群轉發(fā)一些好文章,供親子齊讀共賞。
實踐3:晨誦晚讀&閱讀指導課。
晨誦:經典古詩文;課文優(yōu)美句段
晚讀:每天閱讀不少于十五分鐘;做好讀書記錄卡;親子共讀。
閱讀指導課:利用每周兩節(jié)閱讀課進行閱讀指導,師生同讀一本書、小組同讀一本書;指導學生學會閱讀的基本方法。
實踐4:制作讀書記錄卡。
利用節(jié)假日讓學生制作記錄卡A(包括我學會的生字、我學會的新詞語、我喜歡的句子、一句話感想和家長評價五部分),每周一張;
利用每天晚上的時間,制作記錄卡B(包括閱讀內容、閱讀時長、積累三個詞語和家長評價四部分),內容簡單,以積累詞語、督促學生讀書為主要目的。第二天讀書組長根據(jù)記錄卡上交情況在成員積分本上給成員適當加減分分(每讀十分鐘加一分,沒讀書減一分),教師則對記錄卡B的內容方面給出反饋,根據(jù)書寫、閱讀時長、摘抄及家長評價,給優(yōu)秀的學生蓋小紅花,每五個小紅花可以換得光榮榜上的一個小紅花。
利用班級群進行讀書接力簽到活動,不僅激勵孩子認真讀書,還營造出讀書你追我趕的氛圍。
實踐5:制作親子閱讀卡。
利用周末和小長假的時間,制作親子讀書卡,圖文并茂,并配以親子讀書的照片。每次評出優(yōu)秀的讀書卡,張貼在圖書角的墻壁上,并合影留念,傳至班級相冊。
實踐6:舉行班級朗讀、講故事比賽。
每周利用班會、閱讀課舉行朗讀比賽,讓孩子們聲情并茂地演繹讀到的文章,并把自己的收獲分享給大家。由學生組成的大眾評委評選誦讀之星,拍照傳至群相冊向各位家長報喜予以鼓勵。
實踐7:評選每月閱讀之星.
每月月初,根據(jù)學生的讀書情況(讀書卡的制作及家長反饋),評選上一個月的閱讀之星發(fā)喜報,并選為當月的圖書管理員,負責本月班級圖書的管理及收發(fā)工作。
實踐8:評選書香少年、書香家庭。
每學期評選班級書香少年和書香家庭,發(fā)獎狀并能得到老師贈送的書籍。此外邀請書香少年及家長分享閱讀成長故事,鼓勵大家更積極地讀書。
實踐9:建立班級成長相冊。
在qq群中建立班級成長相冊,在家讀書自覺、積極的孩子,鼓勵家長上傳其讀書學習的照片,并適時在全班展示讀書學習的風采,讓孩子分享自己讀書的快樂(可以分享讀的內容、收獲或當時的心情)。
實踐10:讀寫結合,以讀促寫。
搜集符合學情的圖片,制作成看圖寫話冊子,利用閱讀課進行讀寫結合訓練。引導學生將積累的詞句靈活運用于自己的寫話中。
實踐11:組織班級讀書成果交流會。
師生及家長交流分享近期讀書的收獲與智慧,在閱讀時光中擷取最美的剎那展現(xiàn)給大家。
七、研究成果
1.大部分同學養(yǎng)成了每天讀書讀書的好習慣,并認真做好讀書記錄卡,積極參與班級朗誦比賽。
2.增大了學生識字量,積累了很多佳詞名句,并能將讀書所得運用于自己的表達中,給寫話增色不少。
3.班級群相冊出現(xiàn)了許多學生讀書、親子共讀的照片,激勵著學生努力做一個愛讀書的好學生。
家長感言及評語對我們的閱讀推廣工作給與好評,也呈現(xiàn)出我們在書海中的成長與進步。
八、存在的困惑及需要努力的方向
通過實踐,我們就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有效性的策略達成了諸多共,但困惑猶在,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去重新審視和思考。
1.在課外閱讀實踐活動中,學生的個體差異、個性差異表現(xiàn)得較為明顯,但個別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仍舊不高。
2.如何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且養(yǎng)成每天讀書的好習慣,并長期堅持下去,使他們受益終生。
雖然我們的研究已經告一段落,但我們仍將不斷實踐探索,讓孩子們愛上閱讀、愛上寫作,為孩子的快樂成長與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