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題名稱:“新常態(tài)”下高校思政課教改研究。項目編號:JAS161183。立項文件:閩教科[2016]48號。課題負責人:趙家才。新常態(tài)下,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受到巨大的影響和沖擊。高職院校思政課是我國高校的思想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高職院校的思政課教學改革應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中心,不斷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進行精細化和多樣化改革和嘗試。同時,充分重視和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
關鍵詞:新常態(tài);課堂教學改革;精細化;多樣化
新時代我國高校思想理論課教學研究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無論是從研究的廣度、還是研究的深度看;從理論視角對高校思想理論課教學進行抽象演繹,或是從實踐經(jīng)驗層面對高校思想理論課教學進行經(jīng)驗性的描述。本文旨在通過“大數(shù)據(jù)”式的綜合分析,從課堂教學的角度論述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新思路。
一、新常態(tài)及其對民辦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影響
1.什么是新常態(tài)
“新常態(tài)”不僅是中國目前經(jīng)濟狀態(tài)的概括,也是對中國現(xiàn)階段國情的全面揭示,更是對新的歷史時段的抽象。
2.新常態(tài)對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影響
受整個社會變化新常態(tài)的影響,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也呈現(xiàn)出“新常態(tài)”,具體表現(xiàn)如下:教學環(huán)境復雜和艱難,思政教師素質有待整體提高,思政課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佳。
為使高校思想理論課富有成效,就要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必須進行改革。
二、新常態(tài)下思政課教學改革
(一)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圖表1相關說明
(1)時間選擇:2014-2015學年第2學期至2016-2017學年第2學期,共5個學期。
(2)班級選擇:每個學期隨機選取一個代表性的班級,最好是由不同專業(yè)構成的教學班級。
(3)教學周次:每學年第一學期要軍訓,統(tǒng)一從第三周開始統(tǒng)計到課率;每學期一般第18周考試,到課率統(tǒng)計截至第17周。
(4)設計宗旨:時間跨度為5個學期,周期性相對比較大;所選班級幾乎涵蓋學校的主要專業(yè),有代表性。這樣,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圖表能體現(xiàn)高職院校思政課實際上課狀況。
2.從“大數(shù)據(jù)”看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現(xiàn)狀
(1)到課率符合高職院校實際情況,應更加嚴格把控。
受制于高職院校生源素質普遍低,5個學期5個班級的平均到課率為73.42%,略低于姚利民等人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79.8%-89.0%。但由于嚴格把控到課率,如曠課3次及以上即成績不及格,多數(shù)學生會來上課,平均到課率沒有低姚利民的數(shù)據(jù)太多。
(2)到課率與不及格率關系密切,應重視課堂教學及其改革。
5個學期5個班級平均不及格率為7.02%,每個班級的不及格率與平均不及格率上下浮動很小。不及格率÷平均到課率=9.56%。依數(shù)據(jù)看,來上課或經(jīng)常來上課的學生課程考核通過率是不來或不常來上課的高90%多,或90%多的不及格學生不怎么來上課。課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3)到課率在波動中呈整體下降趨勢。
具體來說,開學初幾周,對新課程和新教師充滿了好奇和期待,到課率比較高也比較平穩(wěn);大概從第5周開始,學生慢慢好奇心和興趣點也隨之逐漸轉移和降低。
主要影響因素為:思政課教材的政治性和嚴肅性限制了課堂內容和講授的發(fā)揮,內容枯燥無味脫離實際;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學習基本功比較差。
(二)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一些嘗試
(1)擺正課堂教學的位置,重視課堂教學改革。
首先,我們應該從思想、從制度上、從方法上保證教改順利進行。
(2)課堂教學方式靈活多樣,真正發(fā)揮引領作用。
(3)課程考核形式多樣化和精細化。
從前文學生到課率分析可知,在第16周左右,受期末考試的影響,到課率會有所的提高。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盡量增加刺激點為觸發(fā)器,以適應整個教學周期的變化特點,把平時考核、期中評價與期末總評結合動態(tài)考核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
由上邊可以看出,課程考核增加了平時成績在總成績的比重,細化周次到課率的的分值,注重學生的課內外表現(xiàn)。高職院校的思政課有必要一課一檢驗標準,一個教師一個檢驗標準。通過量身定做,精確制導,最大程度上保證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建立更加全面和靈活的檢驗標準體系。
參考文獻
[1]張異賓.思想建黨與制度建黨緊密結合,推進高校黨的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16(23).
[2]丁國浩 問題意識導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上海大學》 2013年
[3]毛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當代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研究《湖南師范大學》 2014年
作者簡介
趙家才1980年11月12日男.廈門南洋職業(yè)學院 院長助理
(作者單位:廈門南洋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