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船訊》是一部勵志的成長體裁小說,出版之后獲得人們的贊譽和各類獎項。這部作品向讀者真實地展現(xiàn)了主人公從自然環(huán)境中汲取力量回歸有序生活,給予充滿困惑的現(xiàn)代都市人一劑良藥,值得閱讀與推廣。
【關 鍵 詞】安妮·普魯;《船訊》;回歸自然
【作者單位】王成珍,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
【中圖分類號】I0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4.025
《船訊》的作者安妮·普魯是美國當代文壇令人矚目的作家,其代表作品包括《心靈之歌及其他》《手風琴罪行錄》《老謀深算》等。同時,安妮·普魯?shù)男≌f在世界范圍內(nèi)廣泛傳播,并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力。在安妮·普魯?shù)倪@些作品中,《船訊》是最富有激情的一部長篇力作,《船訊》自出版發(fā)行以來受到國際各大主流媒體的好評,并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普利策小說獎和《愛爾蘭時報》國際小說獎等多項大獎,還被搬上熒屏,無數(shù)讀者為之動容。
《船訊》這部小說主要描述了一個中年男子面對恐懼束手無策,然后從大自然中獲取力量,并得到善良人的幫助重獲新生的故事。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奎爾是一個笨拙丑陋的大塊頭,在這個世界活了36個年頭,卻從未得到這個世界的一次肯定。孩提時期,奎爾遭受到父親的憎恨,以及哥哥的欺辱;成年之后,他又有一段不平等的婚姻,默默忍受著妻子的不忠。然而,原本就已經(jīng)千瘡百孔的生活又遭受到更多打擊,飽受摧殘的他獨自帶著兩個幼小的女兒,跟隨年邁的姑媽去加拿大紐芬蘭島生活。在新的環(huán)境中,他獲得擁有相似遭遇的善良人的幫助,勇敢面對自己內(nèi)心的陰暗面,并把它們逐個擊碎,給自己微小的人生重新定位,進而獲得自己的事業(yè)與愛情。
小說《船訊》塑造了奎爾這個社會上的小人物的形象,并講述奎爾遭遇各種生活的窘境,如被報社老板隨時聘用與解雇的戲弄,父母因絕癥自殺而哥哥卻不曾露面,不忠妻子與他人私奔等,他從未獲得過任何人的肯定。在對這些遭遇進行描述的過程中,作者在語言上展現(xiàn)了不羈之風,深入刻畫了這些人物的形象。然而,在奎爾將近崩潰之時,作者又在敘事中巧妙地聯(lián)結(jié)人物,使得奎爾能夠找到自己的價值,獲得新生。因此,這種獨特的敘事策略與故事本身的照應在推進故事情節(jié)、表達內(nèi)容的主題上產(chǎn)生了積極的效果,讓讀者充分感受到作品帶來的文學魅力。
1.碎片化的語言運用
在小說敘事中,碎片化的語言不僅具有深入刻畫和延伸故事情節(jié)的作用,還在表達主題上發(fā)揮重要作用?!洞崱返恼Z言呈現(xiàn)碎片化的特點,其追求老式報刊風格及穿插了紐芬蘭當?shù)乜谡Z,各種風格語言雜糅,句子缺乏連貫性,甚至自相矛盾。但這種碎片化的敘事方式解構了語言,打破讀者原有的傳統(tǒng)閱讀模式,營造出陌生的閱讀感,引發(fā)讀者深入思考。
碎片化的敘事正是奎爾的真實寫照。一直以來,他卑微地活著,猶如碎片一樣?!洞崱分袑鼱柕目坍嫶蠖嗖捎枚陶Z的形式,以此賦予奎爾缺乏主體意識的形象。比如,他“可以忽視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瀕臨破產(chǎn)的銀行、分解中的臭氧層”,這些毫無關系的簡單短語堆砌,突顯了奎爾生活的單調(diào)。又如,他作為一名記者不斷被老板解雇與聘用,文中描述到“解雇,當洗車工,重新雇用。解雇,當出租車司機,再重新雇用”,雖未提及主體,但突顯了奎爾的無足輕重與任人擺布。正因如此,作者給他起名為“奎爾”—— Quoyle ,這一名字的讀音同coil ,即“盤繞起來的繩索,與其他東西沒有任何連接,被放置在地上,人們可隨意行走于上”。作者巧妙地用這個詞來突顯人物的個性,奎爾就如同這樣的繩索,任憑他人踐踏。同樣,奎爾的經(jīng)歷也是碎片化的,這種缺憾感透過小說碎片化的敘事更為突顯。這部小說中描述到對奎爾最大的打擊是不忠妻子的死亡,死亡應該是悲痛的,但文中對這一片段的描述絲毫不沉重,“杰奧車偏離了高速公路,滾下開滿野花的河岸,燒了起來……盡是些奇聞逸事,得克薩斯發(fā)現(xiàn)一顆巨大的雞蛋,蘑菇長得像雅舍”。這樣混亂的敘事方式,讓人們覺得奎爾家人的悲劇因奎爾自身的卑微而變得毫無分量,也正是這種碎片化的處理方式,使得奎爾缺乏主體意識的形象躍然紙上。
2.聯(lián)結(jié)性的情節(jié)運用
小說《船訊》的敘事以奎爾的成長為中心,形成各個層面的節(jié)點,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然而,生活殘缺的奎爾只是想謀求一份合適的工作,想要一個完整的家庭。在這個過程中,許多人物幫助奎爾達成愿望,猶如粘合劑一樣,把奎爾的破碎生活拼湊完整。
第一個節(jié)點是奎爾獲得帕特里奇的友誼??鼱栆虺舐耐獗矶械阶员埃磉厸]有一個朋友,難以忍受孤獨,渴望通過與他人溝通交流來獲得愉悅的感受。帕特里奇與奎爾是兩個陌生人,但奎爾被他邀請到家里做客,他鼓勵奎爾積極面對生活,還介紹工作給奎爾。同時,帕特里奇耐心教奎爾寫新聞稿,為他成為報社記者奠定了基礎。奎爾與帕特里奇的友誼成為他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轉(zhuǎn)折點,雖然奎爾的生活缺陷沒能完全彌合,但帕特里奇成為他不斷正視自我的引路者。
在奎爾生活完全破裂之時,他的姑媽出現(xiàn)并帶他去祖居重新尋找新的生活,這又是一個節(jié)點,這個節(jié)點成為奎爾尋找人生價值、獲取新生活的關鍵點。那時奎爾被報社解雇,妻子在與他人私奔的途中遭遇意外,父母的逝去,這些都對他造成巨大的創(chuàng)傷。在這個關鍵時期,作者讓姑媽登場來補救奎爾殘破的生活??鼱柕墓脣屚陼r遭遇不幸,成年后失去愛人,卻仍舊堅持生活,她的堅毅讓奎爾找到了歸屬感。所以,奎爾姑媽的出現(xiàn)成為他成長過程中親情這條線的節(jié)點,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轉(zhuǎn)折??鼱柵c韋葦?shù)南鄲凼切≌f情節(jié)的重要節(jié)點。妻子的背叛與遭遇不測,讓奎爾內(nèi)心深處難以釋懷,他經(jīng)常被噩夢驚醒,一想到妻子就十分痛苦。但奎爾來到紐芬蘭之后遇到了韋葦,內(nèi)心重新燃起了生活的激情。韋葦遭遇喪夫之痛,還要獨自撫養(yǎng)智商有問題的兒子,但沒有對生活感到絕望。韋葦對生活的熱忱感染了奎爾,也使得奎爾逐漸愛上她,讓奎爾走出不幸婚姻的陰影。
在奎爾的成長歷程中,還有許多情節(jié)起到了聯(lián)結(jié)作用。譬如,奎爾與報社的同事建立起穩(wěn)固的友誼,讓他有了自己的社交圈,找到社會存在感與認同感。故事結(jié)尾,奎爾在紐芬蘭扎根,獲得重生。結(jié)尾處,作者描寫道:“奎爾經(jīng)歷了一些豐富多彩的時刻……他大笑,他哭泣,他說‘我能行?!蓖瑫r,小說中碎片化的語言已不復存在,奎爾的人生和認知都已在聯(lián)結(jié)性敘事融合中達成圓滿。
《船訊》這部小說超越了對家庭、社會描寫的囿限,更為突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一主題。這部小說講述都市失敗者奎爾從紐約到紐芬蘭島定居,重新找尋自己的價值,在荒野中得到救贖的過程??梢钥闯?,奎爾的成長是從疏離自然到回歸自然的過程,他在努力找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方式,進而實現(xiàn)自我價值。
1.疏離自然,摒棄幸福
《船訊》的主人公奎爾過著殘缺不全的生活,父母的去世、妻子的不忠、工作的不如意等,使得他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城市中迷失自我。破敗不堪的生活令奎爾身心疲憊,根本無暇顧及周遭的自然環(huán)境。這種情況正是人與自然以及內(nèi)心世界關系破裂的結(jié)果:人對物質(zhì)占有欲的無限膨脹,腐蝕了人的心靈和品質(zhì)。此時的奎爾遠離甚至厭惡自然,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感受不到自然賦予他的能量。另外,奎爾父母因無法忍受病痛折磨而離世,其真正原因是他們長期遭受來自附近電站的輻射,使得倆人喪失了生活的勇氣。此時的自然對于奎爾來說是可怕的,他對自然表現(xiàn)出一種厭惡的心理,感受不到自然給予他的任何能量,一味地埋怨自己所受到的傷害。因此,這時的小說是以人類和自然相分離的行為作為主線,講述了工業(yè)化進程所帶來的毀滅性后果,而人們卻并未意識到,與自然災難相伴的是人類自身岌岌可危的命運。
2.接近自然,內(nèi)心彷徨
生活的各種打擊接踵而來,奎爾變得更為無助和迷茫,這時他的姑媽出現(xiàn)了,勸導他離開喧囂的都市生活,追尋祖先的腳步尋找自我。這就意味著小說中的人物想要回到自然中,并與自然親近,開始新的生活。在去紐芬蘭的途中,他駕著小船在大海上顛簸,毫無航海經(jīng)驗的他被卷入大海中,此時他掙扎著學會游泳。這表明奎爾已克服對自然的恐懼,他慢慢接近自然,內(nèi)心世界開始豁然開朗,適應多變的環(huán)境??鼱柵c韋葦?shù)那楦杏羞M一步的發(fā)展是在海邊,奎爾向韋葦吐露心聲,雖然韋葦拒絕了奎爾的請求,但兩個人的關系已有所發(fā)展。這時海浪有節(jié)奏地拍打,讓他們內(nèi)心充滿溫情,打開了內(nèi)心的枷鎖,擺脫了以前婚姻所帶來的陰影。作者通過奎爾的心情來表達對接近自然、融入自然的簡單生活的向往,小說的主線由疏離自然轉(zhuǎn)為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給彷徨內(nèi)心所帶來的平靜。當自然逐漸改變?nèi)祟惖纳罘绞郊八季S模式時,他們也會因肆意消耗資源而感到羞愧,更不愿以破壞生態(tài)平衡來換取物質(zhì)享受。相反,人們希望慢慢接近并欣賞自然的美。
3.回歸自然,收獲幸福
因得到島上人們的幫助,奎爾的生活變得愉悅、安寧??鼱杻?nèi)心已接受并喜歡上這個地方,包括天氣、大海、居民及自己的工作。小說中描述奎爾與丹尼斯來到船塢時,他感覺到周圍環(huán)境給他帶來的寧靜,他與自然建立起平等的關系,內(nèi)心獲得了慰藉。之后,奎爾和比利來到海邊尋找東西,他因看不清方向而心生恐懼,由此想到自己的祖先與自然做斗爭、捕殺海豹的不安生活,反觀自己已得到心靈的解脫,感受到自然帶來的美好,內(nèi)心瞬間獲得無限的滿足。他對比利說道:“大海就像是奇怪的動物,人們無法把目光從它身上挪開?!边@說明奎爾開始崇敬自然,喜歡自然帶來的壯觀景象,感受到自然帶給人們的寬廣、包容??鼱柕男∨畠阂苍f:“爸爸,你是海水?!弊髡呓柚⒆觼砻枋隹鼱柕母淖?,指出自然給予奎爾氣質(zhì)和能量,讓孩子感受到父親帶來的安全感,這也說明奎爾得到周圍人的認可,他不再是一個毫無價值的人。
奎爾從討厭自然到最后把自然作為依靠,他的內(nèi)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奎爾從一個排斥自然的失敗者,成為一個熱愛自然和生活的成功者,這正好突出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人在走向自我成熟的過程中,要認同非人類存在物以及自然整體??鼱柕某砷L歷程與他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有密切聯(lián)系,他從工業(yè)化的大都市回到自然和諧的荒野,他對自然的態(tài)度從懼怕轉(zhuǎn)變?yōu)橛H近,并感受和領悟到自然帶來的精神力量。也只有當奎爾意識到居住環(huán)境與自己息息相關,他才能真正成長起來。
倘若《船訊》只是一本重拾自信的溫情小說,是難以獲得那么多贊譽、難以感染讀者的?!洞崱返奈膶W魅力是主題背后的人生啟迪:自我成長。這部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圍繞奎爾的成長展開??鼱柸说街心曛畷r,父母癌癥晚期自盡,不忠的妻子與人私奔遭遇車禍,他則頻繁遭到報社解雇,生活難以為繼。人在成長過程中總會經(jīng)歷各種磨難和考驗,每個人面對磨難和考驗都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有些人能活出自我,有的人則陷入困惑的泥潭??鼱栐谶@種殘缺的生活狀態(tài)中無法樹立自信。對于每個都市人來說,這種社會成長的命運預示著自我意義上的迷茫,也代表著有些人在現(xiàn)代社會的“隱形”狀態(tài):難以建立自我。這時的奎爾選擇踏上追尋自我的人生新道路,這也啟迪讀者要想有所成長,必須正視自我,勇敢踏出尋找人生真諦的第一步。
奎爾來到紐芬蘭之后,不僅成功生存下來,還發(fā)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他很快找到一份報社的工作,這份工作給予他自由發(fā)展的空間。他成長的轉(zhuǎn)折點是一艘希特勒游船出現(xiàn),他采訪了船主夫婦,寫了一篇精彩的報道,老板杰克并沒有責怪他的自作主張,反而為他開辟了《船訊》專欄,之后他又成為報社主編。他第一次擁有自己的頭銜和全名“總編:R.G.奎爾”。這是奎爾人生的成長,成長使得他整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有了很大改變??鼱枏囊粋€軟弱無能、遭人嫌棄的“廢物”,最終成長為積極生活、獨立自信的主編,這源于他個人的勇敢和努力,他沒有被生活的窘迫所打敗,而是努力克服自己的懦弱和不安,這些都對讀者內(nèi)心深處有所觸動。
《船訊》在各地創(chuàng)造了出版的奇跡,根本原因是小說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及自我成長的價值。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難以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但自我成長的人生啟迪讓讀者閱讀時能感到意猶未盡。面對人生的困惑,翻開《船訊》,或許讀者能夠為自己的人生找尋一條新的道路。
[1]蔡笑穎. 簡單生活 幸福棲居——生態(tài)批評視閾下的《船訊》解讀[J]. 安徽文學月刊,2012(1).
[2]孫冬,劉浩. 那人、那風車和那塊長條地——論安妮·普魯克斯的小說《老謀深算》中的生態(tài)哲學和人生哲學[J]. 學海,2006(5).
[3]查依帆. 在人生的岔路口不再迷?!u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J]. 出版廣角,2017(23).
[4]曾暢懷. 對安妮·普魯《船訊》的生態(tài)解讀[J]. 韶關學院學報,2011(11).
[5][美]安妮·普魯. 船訊[M]. 馬愛農(nóng),譯.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