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 石學敏
有個周末,我出門辦事,打了一輛出租車。司機四十來歲,非常健談。不過,我發(fā)現他在聊天的時候,經常按著胃部,看起來好像不太舒服。
我問他:“師傅,你是不是胃痛???”他回答說:“不瞞您說,我這胃痛有五六年了,老毛病啦!”
我說:“那怎么不去看看呢?”他說:“我整天開車,等我交班,醫(yī)院也下班了。胃痛也不是什么大問題,忍一忍也就過去了?!彼@種觀點是現代人的通病,覺得胃痛不是大病,看不看無所謂。這真是大錯特錯!
我對他說:“我是中醫(yī)大夫,不如我教你兩招治治你的胃痛吧?!彼吲d地說:“那敢情好!您說吧,怎么做?!?/p>
我說:“我就教你按摩兩個穴位吧,一個是腹部的中脘穴,一個是腿上的足三里穴。方法很簡單,用掌根推或者手指按都可以,坐在座位上就可以做?!比缓?,趁著等紅燈的間隙,我給他指出了這兩個穴位的位置。
中脘穴屬于奇經八脈中的任脈。這個穴位在人體的上腹部,從胸骨下端(心口窩)向肚臍(神闕)作一條連線,連線的中點就是中脘穴。
中脘穴是六腑的會穴,六腑之氣均會于此,所以它是通調腑氣的主穴。六腑以胃為中心,胃氣一通,六腑也就通了,所以中脘又是胃的募穴。按摩時可以將手掌搓熱后順時針摩腹,或者以指代針點按。
足三里穴是保健要穴中的頭牌,東漢名醫(yī)華佗用足三里穴來治療五勞羸瘦、七傷虛乏(即身體虛弱和各種慢性虛弱病癥)。中醫(yī)自古便有“肚腹三里留”的歌訣,就是說腹部的病可以用足三里穴來治療。
怎么取這個穴位呢?很簡單,保持坐位,屈膝,將掌心按在膝關節(jié)的髕骨上,食指緊靠小腿脛骨前嵴外緣,四指向下伸直,中指尖所指就是足三里穴了。用拇指點按這個穴位,有疏調胃腑氣機、和胃止痛的作用。
這兩個治胃痛的穴位,除了按摩之外,有條件時也可以艾灸。用艾灸條進行溫和灸,每穴灸10分鐘,長期堅持,可以止胃痛、治胃病。艾灸足三里穴更有強身防病、消除疲勞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