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凱,施康明
(國網(wǎng)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湖州供電公司,浙江 湖州 313000)
近年來浙江電網(wǎng)規(guī)模不斷擴大,變電站和線路數(shù)量增加了一倍[1]。各種電力電子設備、沖擊性與非線性負荷的大量投入,導致電網(wǎng)架構更加復雜,電能質量問題日益嚴重,包括電壓暫降、電壓暫升、電壓波動、諧波、電壓缺口、脈沖與振蕩暫態(tài)干擾等[2]。電能質量擾動將造成系統(tǒng)損耗增加、儀表誤差增大、保護裝置誤動[3]等問題,給日常生活產(chǎn)生很大影響,甚至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或人員傷亡[4]。因此,對電能質量擾動信號進行監(jiān)控分析,及時發(fā)現(xiàn)處理擾動問題,定位擾動源,具有重要意義。
電能質量擾動故障診斷主要分為特征提取和分類識別兩個過程。其中,時頻分析方法,包括小波變換[5]、S變換[6]和經(jīng)驗模態(tài)分解[7]等方法,因其具有時域和頻域局部化的特點,在電能質量擾動特征提取中得到廣泛應用。但由于這些方法本身的缺點,導致在分析擾動信號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它們忽略信號數(shù)據(jù)特征值之間的相互內在關系。SVD(奇異值分解)通過構建矩陣[8],求取特征值,提取信息特征,簡潔反映信號特征的內在關系[9]。在電能質量研究領域,最常用的方法有PNN(概率神經(jīng)網(wǎng)絡)[10]和支持向量機[11]等。其中PNN是一種結構簡單,訓練簡潔的分類器,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優(yōu)勢[12]。
鑒于此,文中介紹了一種基于SVD和PNN的電能質量擾動分析方法。選取電壓擾動信號進行SVD分析,提取特征值,組成故障特征向量,輸入PNN分類模型,進行電能質量擾動源識別診斷。
根據(jù)SVD理論[13],對于m×n階矩陣矩陣A,存在正交矩陣U和V,見式(1)。式(2)為矩陣A的SVD分析:
式中:S為A的特征值矩陣;σi為特征值。
構造矩陣A的方式不同,得到的特征值意義也不同[14]。下面采用對信號向量進行連續(xù)截斷的方式,構造連續(xù)截斷矩陣。設某信號序列為D=[d1,d2,…,di],取2個正整數(shù)m和n,構成一個m行n列的矩陣A如下:
式中:m≥2,n=int(N/m);N為信號序列D的維數(shù)。
PNN方法[15]是建立在貝葉斯最小風險準則理論的一種模式識別方法。PNN故障分析模型由輸入層、模式層、求和層和輸出層組成,模型結構示如圖1所示。其中,輸入層接受信號的故障特征向量,模式層通過建模計算各特征值之間的匹配關系,求和層計算該向量的概率密度函數(shù),最后由輸出層映射到對應的擾動類別。
圖1 PNN故障分析模型結構
由上分析,提出了一種基于SVD和PNN的電能質量擾動分析方法。首先對電壓擾動信號構建連續(xù)截斷矩陣,然后對矩陣進行SVD分析,得到表征信號的特征值,組成故障特征向量,輸入PNN故障分析模型,進行電能質量擾動源識別。該方法實現(xiàn)流程圖如圖2所示。
圖2 基于SVD和PNN的分析方法實現(xiàn)流程
具體步驟如下:
(1)對電壓信號D按式(3)的方法構造m×n連續(xù)截斷矩陣A。
(2)對矩陣A進行SVD分析,得到特征值σi(i=1,2, …,m)。
(3)將特征值組成故障分析向量 T=[σ1,σ2,...,σm]。
(4)將故障分析向量T輸入PNN故障分析模型,得到該信號對應的擾動源類別。
采用Matlab軟件對正常信號和4種常見電能質量擾動類別建立模型,如表1所示。其中,a為電壓峰值,w為工頻頻率,T為工頻周期;α,β,p為常系數(shù),t為時間,φ為校正參數(shù),ω1為震蕩頻率,t1為過電壓開始時間,t2為過電壓結束時間。
表1 電能質量擾動類別
分別對上述5種狀態(tài)模型采樣100點,得到對應樣本數(shù)據(jù)各70組,其中任選50組作為訓練樣本,余下為測試樣本。各狀態(tài)時域波形圖如圖3所示。
分別對各狀態(tài)樣本構建4行連續(xù)截斷矩陣,每行維數(shù)為25,構成一個4行25列的矩陣,進行SVD分析,得到4個特征值,組成故障特征向量T,如表2所示。其中,σi為該矩陣的特征值。
圖4為5種狀態(tài)的故障特征向量分布圖。可見不同狀態(tài)分解后的故障特征向量具有較好的可分性。
將訓練樣本的故障特征向量按照正常狀態(tài)、電壓下降、電壓震蕩、暫態(tài)脈沖和暫態(tài)諧波順序排列,輸入PNN建立故障分析模型,結果如圖5所示。
圖5黑色方框為期望輸出區(qū)間。由圖可見,5種狀態(tài)的PNN故障分析模型的訓練結果均落在期望區(qū)間,并分布在不同的閾值。其中,擾動類別1為正常狀態(tài),擾動類別2為電壓下降狀態(tài),以此類推。
用測試樣本故障特征向量對模型進行檢測。識別結果如表3所示。從表3可以看出,該方法除了2個電壓下降樣本未被識別外,其余均準確識別,整體準確率為98%,證明了該方法可行有效。
圖3 各狀態(tài)時域波形
表2 不同信號的故障特征向量T
圖4 各狀態(tài)故障特征向量分布
圖5 不同狀態(tài)PNN故障分析模型分布
表3 PNN故障分析模型識別結果
選取某城市電網(wǎng)電能質量監(jiān)測系統(tǒng)于2012年2月監(jiān)測到的某次電壓暫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暫降原因為某交流調速電動機啟動時產(chǎn)生較大的電流。電壓暫降程度取決于電機容量和上級變壓器剩余容量,前者越接近后者,暫降程度越大。隨著電動機轉速提高,啟動電流逐漸降低,電壓恢復。選擇電動機啟動時第1 s的數(shù)據(jù)組成試驗樣本,圖6為試驗樣本的時域波形圖。
圖6 電動機啟動電壓暫降的時域波形
從圖6可知,電動機啟動后電壓由之前的額定電壓降到約310 V左右。由于電動機為三相對稱負荷,因此發(fā)生暫降后的三相電壓波形圖相同。對樣本進行幅值變換,得到圖7的電動機啟動電壓暫降幅值圖。
圖7 電動機啟動電壓暫降幅值
對樣本幅值向量構建4行連續(xù)階段矩陣,進行SVD分析,組成故障特征向量,輸入PNN故障分析模型進行擾動識別。輸出結果示于圖8,即位于電壓下降類別。
圖8 電動機啟動樣本PNN識別結果
線路短路故障會引起大范圍電壓下降,短路引起的電壓幅值下降較深,突變過程中幅值維持不變。圖9為某次事故中A相接地引起的短路故障時域波形圖。
圖9 A相接地引起的短路故障時域波形
同理,PNN故障分析結果如圖10所示,短路故障引起的擾動為電壓下降,與實際情況相符。綜上分析可知,該方法能夠準確診斷出擾動源的類別。
圖10 短路故障樣本PNN識別結果
提出了基于SVD和PNN的電能質量擾動分析方法,通過SVD分析,能夠準確提取電壓信號的有效特征。結合PNN建立故障分析模型,能夠準確有效地對擾動源進行分類診斷。將所提方法應用于電能質量擾動仿真試驗和實例分析,結果證明了該方法的有效性,為解決電能質量擾動問題提供了新的途徑。
參考文獻:
[1]謝成,曹張潔,溫典,等.基于實時運行數(shù)據(jù)挖掘的配電變壓器狀態(tài)評估[J].浙江電力,2017,36(8)∶1-6.
[2]趙靜.電能質量擾動信號檢測與識別算法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學,2011.
[3]BOLLEN M H J.What is power quality[J].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2003,66(1)∶5-14.
[4]肖湘寧,徐永海.電能質量問題剖析[J].電網(wǎng)技術,2001,25(3)∶66-69.
[5]黃勇東,陳冬灃,肖建華,等.基于小波包分解和改進差分算法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短期風速預測方法[J].浙江電力,2017,36(6)∶1-7.
[6]楊濤,孫國霞,段修滿.基于S變換的圖像邊緣檢測算法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3,49(19)∶158-161.
[7]崔冰波,陳熙源,宋銳.EMD閾值濾波在光纖陀螺漂移信號去噪中的應用[J].光學學報,2015,35(2)∶1-6.
[8]SAEID FAZLI,MASOUMEH MOEINI.A robust image watermarking method based on DWT,DCT,and SVD using a new technique for correction of main geometric attacks[J].Optik-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Light and Electron Optics,2016,127(2)∶1232-1243.
[9]趙學智,葉邦彥,林穎.奇異值分解對軸承振動信號中調幅特征信息的提取[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1,31(5)∶572-577.
[10]公茂法,侯林源,梁龍金,等.基于小波包和PNN的電能質量擾動定位與分類[J].工礦自動化,2016,42(5)∶40-44.
[11]余彬,胡洛娜,王吉哲.基于支持向量機的變電站過熱故障的在線監(jiān)測[J].浙江電力,2016,35(1)∶31-34.
[12]唐求,王耀南,郭斯羽,等.基于S變換與PNN的電能質量多擾動檢測[J].儀器儀表學報,2009,30(8)∶1669-1673.
[13]CHEN E,ZHANG X,SHEN Y.Fault diagnosis of rolling bearings based on SVD demising and blind signals separation[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2012,31(23)∶185-190.
[14]趙學智,陳統(tǒng)堅,葉邦彥.基于奇異值分解的銑削力信號處理與銑床狀態(tài)信息分離[J].機械工程學報,2007,43(6)∶69-174.
[15]何朝輝,黃純,劉斌,等.基于小波系數(shù)KPCA和PNN的電能質量擾動分類[J].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學報,2010,22(2)∶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