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耀福
我一直沒有忘記在江南煙雨中品茶的情景。那天,我沿練祁河由西往東。練祁河,因“流水澄清如練”而得名?!捌珜揖頃和4?,東望微茫接巨川。幾簇人家煙水外,數(shù)聲漁唱夕陽邊。雁知黍熟呼群下,鷗為晴沙傍母眠。銀鲙絲莼今正美,且拼一醉曲江天?!惫旁娭醒阒蚴?,鷗眠晴沙今雖不見,河畔連排老屋卻依然讓我流連。
有雨滴打在身上,惆悵彷徨之際,我忽見此屋,門楣有“敬茶坊”招牌。
跨過門檻,小小的庭院古樸幽雅,青石鋪地,雕花門窗,一切似曾相識。廳堂內(nèi)老家具的擺設(shè)也是我所喜歡,茶桌琴幾,香煙飄裊,水池倒影,盆栽草木搖曳生姿,靜謐而悠然?!讯U椅,上方掛書家王偉平的蠅頭小楷《心經(jīng)》,更為這里平添幾分禪意。隱隱約約中有柔婉音樂輕漾,那是昆曲《牡丹亭》。案幾上的茶盞、鐵壺,印著“禪”字的冊頁,雖稍嫌刻意,但與整個氛圍還融合。
店主陳靖,來自山西,把我引進(jìn)里屋雅室。茶桌是一棵大樹的直剖面,座椅是我喜愛的明式風(fēng)范。墻上掛匾黑色底漆雖已斑駁,伊秉綬所書“清心聞妙香”涂金隸書仍十分醒目。在我看來,這匾似乎是專為茶室所量身定做的。清心、妙香,多好!
一位姑娘端來一杯陽羨雪芽。我知道陽羨雪芽,茶名源自蘇東坡詩句“雪芽我為求陽羨”,唐肅宗年間,每逢茶汛,朝廷特派茶吏在宜興設(shè)“貢茶院”,專司監(jiān)制、鑒定。采下嫩茶,經(jīng)焙炒,即快馬日夜兼程上貢京城。陸羽稱陽羨茶“芬芳冠世”,盧仝也有“天子愛喝陽羨茶,百昌不敢先開花”的詠茶名句,明末劉繼莊在《廣陽雜記》中更是直言: “天下茶品,陽羨為最?!?/p>
上茶的年輕女子二十來歲,眉目清秀,終日在茶煙琴韻熏育下文靜無俗氣,身著大襟薄衫,盤紐,青灰色的面料有點飄逸,靠袖口鑲一段玄色,很有點古典女子氣息。
天色漸暗,雨點打著老屋,淅淅瀝瀝的聲音將我引入懷舊的意境。面前—杯陽羨茶,聞香、品茗、聽雨,別有情趣?!耙煌ゴ河昶皟翰恕?、“留得殘荷聽雨聲”、“水風(fēng)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耐丁江南樹?!够ㄩ_無數(shù)”、 “愁兼楊柳一絲絲,客舍江南暮雨時”……歷代詩人筆下的江南煙雨給人太多的回憶和想象。
我似乎有點坐不住,走到門前,雨水沿門檐往下淌,如注。屋外練祁河水面濺起水花,河對面老屋頂上雨霧在風(fēng)中猶如白煙卷過,唯門前綠樹在雨水洗濯中越發(fā)潔凈。我心中有莫名的激動,想把雨景和內(nèi)心沖動告訴更多的朋友。我用相機(jī)拍攝了這一刻,并即刻上了微博,文字很簡單:“下雨了,坐在古色古香的茶室,聽老屋外的雨聲。”
網(wǎng)絡(luò)真奇妙,極普通的一張圖片一句話即刻勾起許多人的情愫。有人想起他家“依河而建的老房風(fēng)水好,有燕子常年做窩”,湖北一位作家感慨:“唉,老屋里,藏著多少年少的記憶。我家的老屋,如今空無一人了……”新加坡有位華僑,更是在微博中向我傾訴思鄉(xiāng)之情。我鼓勵他:回家看看吧。他說:“謝謝了,對啊,回去坐老屋院子里,聽雨看雨?!?/p>
有人說:坐江南老屋,無雨便成遺憾。在老屋聽雨看雨確實美,如果有一杯陽羨雪芽相伴,就更是圓滿了。
為尋陽羨雪芽,2015年春我與常州茶友黃培明、劉麗蓉夫婦專程去唐貢山下,在茶人邵國強(qiáng)陪同下登廿三彎境會亭。感受白居易那首《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因寄此詩》中描繪的情景。飽覽湖光山色之余,我仍不忘品一杯明前雪芽。
江南煙雨育好茶。宜興,瀕臨太湖,古屬常州,今歸無錫。除歷史名茶陽羨雪芽外,無錫還有一款名日“太湖翠竹”的綠茶,我偶爾得之,竟也記憶深刻。其時,友人贈兩小罐,每罐僅50克,很不起眼。我打開啜之,鮮醇甘冽,回味雋永。查閱典籍,得知此茶創(chuàng)制于1980年代中后期,雖不像陽羨雪芽那樣歷史悠遠(yuǎn)、身世顯赫,卻亦品質(zhì)不凡。之后,殷慧芬忍不住在某網(wǎng)站“聽書隨想”上發(fā)揮了幾句。
“聽書隨想”是評彈愛好者的天地,壇主葉毅雖遠(yuǎn)在東瀛,卻非常迷戀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喜蘇州評彈與茶。得知“殷姐”有好茶,遠(yuǎn)隔重洋的“葉弟”便討著要喝,要我們妥善保管,待他再次回國時一同品嘗。
見葉毅如此垂涎,我于心不忍,對殷慧芬說,葉毅探親不知何年何月,綠茶不宜久儲,保管再好,若曠以時日,總不如新綠有味。建議將未打開的另—罐郵寄日本。殷慧芬覺得言之有理,慨然答應(yīng),并在網(wǎng)站上早早地透露信息。葉毅得知自然欣喜,專門撰文大唱樓大哥的贊歌。
郵寄時,郵局的小伙子不解,一小罐茶葉能值幾何,寄費卻逾百元?他不知千里送鵝毛,更不懂寶劍送英雄,佳茗贈知音。
“友人知我心,歲歲寄新茗”。茶是友情的紐帶,遠(yuǎn)在日本的葉毅得我“太湖翠竹”后,珍惜萬分,舍不得喝,偶品一回便會在網(wǎng)上感慨,思念他的樓大哥,思念生他養(yǎng)他的故鄉(xiāng)。
“峰從云間出,煙自幽谷起”,江南還有一款金壇雀舌,以其形狀命名,色澤綠潤,香氣清高,滋味鮮爽,湯色明亮,也很不錯。
我寫過溧陽天目湖白茶。其實,溧陽的綠茶如南山壽眉、水西翠柏、沙河桂茗等也都以質(zhì)樸清儒的風(fēng)格屢獲農(nóng)業(yè)部和江蘇省的名茶獎,為茶客所喜愛。
太湖翠竹、陽羨雪芽乃至名氣很大的碧螺春,還有浙江的顧渚紫筍、安吉白茶等名茶產(chǎn)地都在太湖流域。有—年春天,我與蘇州市茶業(yè)商會會長蔣智奇聊茶,說到這一現(xiàn)象,蔣會長即刻興奮地告訴我,他麾下的古雨春茶業(yè)公司正在考慮開發(fā)“太湖茗茶系列”。
兩三年過去了, “古雨春”果然在碧螺春茶的基礎(chǔ)上開發(fā)出洞庭香芽,太湖綠,太湖毛尖,太湖雪綠、蘇茗毫等一系列太湖名茶。太湖流域的江南煙雨真的孕育了許多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