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梅
威遠縣人民醫(yī)院感染科,四川內江 642450
慢性乙型肝炎為常見慢性類傳染病,目前臨床針對該病主要行抗病毒治療,但該方案不良反應比較多,且療程長、費用高,加重患者經濟負擔,加之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傳染風險,易產生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進而影響臨床療效[1]。為此,該文就2016年8月—2017年8月選取的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優(yōu)質護理服務,且取得顯著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分析該院接收的10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資料,根據臨床實施護理方案的不同分為2組,實驗組(58例) 年齡 22~65 歲,平均(46.25±2.31)歲,男女比 35:23;對照組(49 例)年齡 24~67 歲,平均(47.13±3.62)歲,男女比30:19;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及大專53例,本科及以上36例;基線資料在2組中比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健康宣教、環(huán)境護理、飲食及用藥指導等方面。實驗組行優(yōu)質護理服務,具體如下:①心理護理:慢性乙型肝炎大多被歧視,護理人員需依據患者不同文化程度、性別及年齡等選取相應疏導方案,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主動與其進行心理溝通,針對患者提出的疑問予以解決,以消除其內心不必要的顧慮??啥ㄆ陂_展座談會,邀請以往成功案例現(xiàn)身說法,促使患者進一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發(fā)生原因、發(fā)展及轉歸情況,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②飲食護理:護理人員鼓勵患者少食多餐,進食以易消化、清淡為主,多食高碳水化合物、富含維生素及蛋白的食物;針對高血壓者需控制其鹽攝入量,且食用低脂食物;針對血氨高者控制攝入蛋白質量,且食物主要為碳水化合物;針對食欲差者,則增加食物種類。囑患者戒煙酒,禁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鮮水果及蔬菜。③藥物護理:護理人員需以溫和的語氣向患者說明抗病毒治療重要性及不遵醫(yī)囑用藥的危害性,囑患者家屬給予其足夠的家庭支持。同時,通過發(fā)放宣傳冊方式促使患者掌握藥物使用方法、相關注意事項,并做好講解與指導工作。
2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情緒分別予ZungSAS(焦慮自評量表)與SDS(抑郁自評量表)[2]評估,各量表包含 20 個項目,焦慮:SAS>50 分,抑郁:>54 分,患者心理狀態(tài)嚴重程度與分值呈正相關。比對2組護理前后肝功能指標[ALB(白蛋白)、ALT(丙氨酸轉氨酶)、TBIL(總膽紅素)]變化情況。
探究數據,皆由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解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組內之比經由 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比對護理前,2組護理后SAS、SDS評分均顯著下降,且實驗組下降幅度比對照組顯著更大(P<0.05),詳見表1。
表 1 比對2組護理前后SAS、SDS評分變化[(±s),分]
表 1 比對2組護理前后SAS、SDS評分變化[(±s),分]
注:組內比較,aP<0.05;組間比較,bP<0.05。
組別 時間SAS SDS對照組(n=49)實驗組(n=58)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59.36±5.17(50.47±2.23)a 58.89±5.71(42.16±5.30)ab 60.27±5.41(50.35±5.63)a 59.87±5.54(42.10±5.27)ab
比對護理前,2組護理后ALB水平顯著提高,ALT、TBIL水平均顯著下降,且實驗組變化幅度顯著更大(P<0.05),詳見表 2。
表2 比對2組護理前后肝功能指標水平變化(±s)
表2 比對2組護理前后肝功能指標水平變化(±s)
注:組內比較,aP<0.05;組間比較,bP<0.05。
組別 時間ALB(g/L)ALT(U/L) TBIL(μmol/L)對照組(n=49)實驗組(n=58)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35.74±5.36(38.65±5.74)a 36.84±4.21(45.71±7.26)ab 117.42±34.62(76.51±23.14)a 116.94±36.21(42.84±26.38)ab 18.03±7.13(15.34±3.20)a 17.75±7.45(12.96±3.41)ab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種全球性疾病,該病治療周期長,且易反復、惡性發(fā)展致使肝癌及肝硬化等疾病,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極大地威脅。目前臨床尚無有效根除病毒方案,故抑制患者病情發(fā)展,以延長其存活時間,已成為臨床醫(yī)護人員關注的重點話題。
該研究為探討有效的護理舉措,就選取的10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資料予以分析,其中實驗組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該護理模式始終秉承”一切以患者為主“的護理理念,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心理疏導、飲食及用藥指導等方面,全方面對其提供“社會、心理及生理”需求,有效提高患者遵醫(yī)行為及治療配合度[3]。因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反復,大多患者通常易產生自卑、焦慮等負性心理,護理人員通過采取溫和的態(tài)度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拉近護患間的距離,消除患者內心恐懼。飲食護理中囑患者多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食物,以提高其免疫力;戒煙酒,并禁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有效減輕患者肝臟負擔。通過開展座談會或發(fā)放宣傳冊,促使患者及家屬深入掌握疾病知識及治療重要性,進而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加快疾病康復進程。由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程長,且病情反復,加之抗病毒藥物費用較高,導致部分患者無法承受,進而出現(xiàn)擅自停藥、少服藥物等現(xiàn)象。護理人員針對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幫助其改變用藥的誤區(qū),以控制疾病復發(fā),改善預后。經研究綜合分析,結果顯示:比對護理前,2組護理后SAS、SDS評分均顯著下降,且實驗組下降幅度比對照組顯著更大;比對護理前,2組護理后ALB水平顯著提高,ALT、TBIL水平均顯著下降,且實驗組變化幅度顯著更大;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優(yōu)質護理服務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及肝功能。該研究對2組護理滿意度由于受樣本例數影響未加以分析,待進一步調查再作報告。
綜上所述,優(yōu)質護理服務應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僅能夠緩解其焦慮、抑郁情緒,而且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豐原媛.優(yōu)質護理應用于慢性重癥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13):109-110.
[2]鄭雪英,陳建華,林小清.心理護理對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101-102.
[3]王明哲.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