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春嬌
[摘要] 目的 探討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療效,為臨床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該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36例作為對照組,2017年該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36例作為治療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化療和降糖療法,治療組在化療和降糖的基礎上加強輔助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jié)果 對照組患者顯效57例(41.91%),有效65例(47.79%),無效14例(10.30%),總有效率為89.70%。治療組患者顯效63例(46.32%),有效70例(51.47%),無效3例(2.21%),總有效率為97.79%。由此可見治療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均不同程度出現(xiàn)了各種不良反應,其中治療組共發(fā)生27例,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9.85%;對照組共發(fā)生73例,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3.68%;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結(jié)果顯示,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病情復雜,預后較差,易感染。在化療和控制血糖的基礎上加強輔助治療,如感染控制、水化及營養(yǎng)支持等輔助治療方法,能夠有效控制疾病的發(fā)展,治療效果明顯,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急性白血??;糖尿病,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3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2(b)-0050-02
白血?。╨eukemia)是血液系統(tǒng)造血干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患者往往體內(nèi)白細胞大量增多,并在身體各部位積聚,尤其是對胰腺和肝臟的浸潤,容易引起胰島功能受損,引起糖代謝紊亂,同時急性白血病患者應激反應和藥物刺激也是引起糖代謝異常的主要原因,所以急性白血病患者往往伴隨血糖的異常。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癥狀主要是急性白血病的臨床癥狀,糖尿病血糖異常的癥狀較輕,較少患者糖尿病癥狀明顯。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力較差,糖尿病患者血糖異常,代謝紊亂、易感染,使感染幾率加大。兩種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病情復雜,預后較差,易感染,對患者的生理、心理更是打擊很大,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對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合理進行血糖控制、合理使用化療藥物,合理控制感染成為臨床治療的關注重點。該文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就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特殊的臨床特點,通過對患者的血糖控制與檢測、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合理使用化療藥物等方法,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該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36例作為對照組,2017年該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36例作為治療組,其中對照組136例,男患者67例,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為(44.5±6.37)歲,女患者69例,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為(46.5±7.10)歲,病程1~3年。治療組136例,男患者66例,年齡23~64歲,平均年齡為(43.5±7.17)歲,女患者70例,年齡24~68歲,平均年齡為(46±7.05)歲,病程1~2.5年。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等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化療和控制血糖處理?;煼椒椋焊鶕?jù)患者不同的病情情況制定不同的化療方案,對藥物使用劑量進行個體化治療。其中尖杉酯堿靜脈滴注3~6 mg/d用于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患者化療;全反式維甲酸口服25~45 mg/d 用于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療;高三尖杉酯堿1~3 mg/m2和阿糖胞苷100~200 mg/m2靜脈滴注用于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療。同時在這基礎上進行血糖控制。在化療過程中隨時檢測人體血糖代謝水平,用以評價胰島性能。生活飲食方面注意控制糖分的攝入,必要時酌情應用口服降糖藥或者胰島素注射進行降糖。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輔助治療,治療方法如下:①感染控制與預防:在化療期間急性白血病患者受到化療藥物的影響導致白細胞降低,要注意檢測患者體溫變化,合理使用藥物,對于感染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早預防。②飲食營養(yǎng)支持:由于化療藥物在化療期急性白血病患者會發(fā)生嚴重的消化道不良反應,如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因此,在飲食上應給予高維生素、高蛋白、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食物,應該指導患者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同時控制每天糖的攝入,預防低血糖的發(fā)生,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1.3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jù)該院臨床研究組制定的評價標準,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患者血糖和血象指標明顯好轉(zhuǎn),患者感染率明顯下降。有效:患者血糖和血象指標有所好轉(zhuǎn),患者感染率下降。無效:患者血糖控制不穩(wěn)定,急性白血病臨床癥狀無改善且有加重的趨勢,感染率明顯增加??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在治療期間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血糖異常、惡心和嘔吐、感染等不良反應,評價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方法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效果,并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結(jié)果比較,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評價
由此可見治療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患者不良反應結(jié)果
兩組均不同程度出現(xiàn)了各種不良反應,其中治療組共發(fā)生27例,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9.85%;對照組共發(fā)生73例,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3.68%;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白血病并發(fā)糖尿病是并發(fā)疾病,其發(fā)病病因主要是:①急性白血病患者白細胞增多,大量白細胞在身體聚集,尤其是對胰腺、血管等的浸潤,導致胰島功能受損而出現(xiàn)糖代謝異常。②白血病導致白細胞浸潤肝臟,引起慢性肝實質(zhì)損害引起的漸進性葡萄糖耐量異常。③白血病患者嚴重應激反應引起嚴重高血糖。④不同的化療藥物對胰腺的損傷不同,胰腺胰島功能受損。為進一步了解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特點化及其臨床意義、闡明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療方法,該文回顧性分析2016年該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36例作為對照組,2017年該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36例作為治療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化療和降糖療法,治療組在化療和降糖的基礎上加強輔助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患者顯效57例(41.91%),有效65例(47.79%),無效14例(10.30%),總有效率為89.70%。治療組患者顯效63例(46.32%),有效70例(51.47%),無效3例(2.21%),總有效率為97.79%。由此可見治療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均不同程度出現(xiàn)了各種不良反應,其中治療組共發(fā)生27例,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9.85%;對照組共發(fā)生73例,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3.68%;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化療和控制血糖的基礎上加強輔助治療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如感染控制、水化及營養(yǎng)支持等輔助治療方法,能夠有效控制疾病的發(fā)展,治療效果明顯,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近年來對于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療越來越成熟,臨床治療的措施更加成熟。在化療和控制血糖的基礎上加強輔助治療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如感染控制、水化及營養(yǎng)支持等輔助治療方法,不僅可以提高治療效果,而且可以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改善機體功能。
[參考文獻]
[1] 王春鵬.10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5(3):26-27.
[2] 王慧睿.血液腫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化療時血糖特點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1,24(9下旬刊):45-47.
[3] 付堃.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36例臨床療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2):87-88.
[4] 張熙洋,丁明超,雷蕾.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臨床觀察[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7(1):356-357.
[5] 嚴樂,黃愛梅.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療的分階段護理[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3(34):174.
[6] 劉篪.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9):91-93.
[7] 胡彩華,金艷,胡忠圣.老年白血病合并糖尿病12例臨床分析[J].交通醫(yī)學,2008,22(5):484,486.
(收稿日期: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