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茵
形與色影響著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第一認知,而就人的感覺而言,在此兩者當中,色彩往往先聲奪人,比形更能第一時間吸引我們的目光。在萬年的人類文明史中,人們賦予了不同色彩以不同的內(nèi)在涵義,色彩除了會直接刺激人類的生理機體,其不同的內(nèi)在涵義,還會在看見色彩時,間接影響人類的精神世界。色彩對人們心理的影響,雖受年代、地域、信仰的影響,而各有差異,但人類固有的生理機體及文化發(fā)展的共性,卻使得色彩對人類心理上有異曲同工的影響。
色彩心理是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不同波長的光作用于人的視覺器官產(chǎn)生色感時,會勾起人類潛意識中對這個色彩的“印象“,產(chǎn)生聯(lián)想,從而導致帶有情感的心理活動。色彩生理和心理既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制約,色彩帶給人的影響既有直接生理影響,亦有間接精神影響。此文主要淺析色彩對人類的間接心理影響——即人類對不同色彩的基礎(chǔ)“印象”。
心理色彩感覺具有兩大特點,差異性及共同性。其中差異性主要由性別、年齡、職業(yè)組成;而共同性,則是各種色彩在普羅大眾眼中的共性感觀。
1 差異性
(1)顏色作為一種感官視覺,如衣服一樣,被人們用來向別人彰顯其各自不同的狀態(tài)。性別的不同導致了生理機能的差異,而男女生理機能的差異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的文明演化,形成了具有普遍性的表象特征。男性崇尚力量,因此男性的代表色彩多為偏冷、暗、低明度、低純度的顏色,突顯厚重及力量感,如黑色、灰色。而女性崇尚艷麗,向往從視覺上吸引他人目光,故女性代表色多為暖、亮、艷、高明度純度的色彩,如紅、黃、白等能給人帶來強烈視覺刺激的色彩。
(2)同樣,年齡的不同導致不同的生理狀態(tài),兒童精力旺盛,對世界處于好奇摸索的熱情階段,故兒童的代表色多為艷麗色彩,而青年人趨于穩(wěn)重,意識中有了一定的自我保護,故青年人代表色相較兒童代表色會偏冷、柔。而老年人精力開始下降,身體機能開始減弱,代表色自然便是相對沉、暗的顏色。
(3)一個人工作中的職業(yè)特性,同樣導致了不同職業(yè)、職位對不同色彩的偏好。低職位人的服裝,一般色彩比較豐富,體現(xiàn)穿著者的年輕活力及個性。如賓館、酒店、企業(yè)的接待人員等,往往選用紅、黃、綠等顏色,除了可以通過服色傳達熱情的情緒,還能抓住來者的目光,使來賓能輕易辨識,從而更好的完成接待工作。中層職位的職業(yè)服色彩一般中庸保守,體現(xiàn)穿著者的穩(wěn)重,增加他人的可信任感。如銀行、政府工作人員及企業(yè)中的銷售人員,工作重心是與人打交道,而在人與人交往中,身穿藍色調(diào)的制服,可以平靜情緒,減少摩擦。高層職位的職業(yè)服在顏色的純度上應有所減弱,顯得高雅權(quán)威,更具領(lǐng)導者的個性魅力。如接近黑色的深藍色或深灰色,凝重威嚴。
2 共同性
除了社會心理狀態(tài)的不同所帶來的差異性,下面主要闡述具有代表性的色彩的共性象征和心理影響。
2.1黑色
黑色象征權(quán)威、高雅、也代表沉著、嚴肅、神秘,甚至恐懼。如先秦尚黑,尊法家,律法嚴厲冷酷,最終身披黑甲的先秦鐵騎橫掃六合,則很好的強化了黑色在我們文化中的嚴肅、權(quán)威、恐懼象征。而另一例子,由于黑色所代表的沉重肅穆感,所以西方的重大儀式要身穿黑衣,如葬禮、畢業(yè)典禮等,為了突顯儀式的莊重。同時,黑色亦是夜晚的顏色,夜幕使人恐懼、孤獨,還意味著沉默、無聲反抗。如日與夜的關(guān)系,黑色與白色同樣被人類代指事物的兩個極端。
2.2白色
白色象征著純潔、神圣、善良,同時也給人疏離、夢幻的感覺。白色之所以純潔,是因為白色給人一塵不染的感覺,些許瑕疵或其他色彩在上面,都會非常明顯及刺眼。所以白色一般被人們用在最純潔、最神圣不可玷污、最干凈的事物上。如基督教神父身穿白袍、婚禮上新娘身穿純白婚紗,又如為被稱為“白衣天使”的醫(yī)護人員,是人們對這種救死扶傷的圣潔職業(yè)最由衷的敬佩與肯定。
2.3紅色
紅色是可見光中波長最大的,在視覺上形成一種迫近感與擴張感。紅色給人以活潑、生動、熱情和不安的感覺。如我國傳統(tǒng)的慶典活動——婚禮、春節(jié)等,均以紅色為主,表達人們熱烈的喜慶情緒;中國人喜熱鬧、西班牙人喜熱情,都不由自主的選擇了紅色作為國家的象征色。而由于強烈的生理刺激,紅色亦飽含力量與沖擊感,容易給人們帶來較大的心理壓迫感,如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所選的正紅色,體現(xiàn)了為推翻封建主義、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三座大山的一往無前的決心與大無畏勇敢氣概。當紅色加黃趨向于橙色的時候,由于比紅色的明度高,因此弱化了壓迫感,突顯了明媚活潑,具有富麗、輝煌的感情意味。
2.4綠色
綠色充滿生機和活力,是植物蓬勃生長的顏色。當春天到來的時候,北方蒼茫大地又恢復勃勃生機,翠綠驅(qū)白,世界再次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人類從森林中進化,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逐綠而居,綠色的消逝,往往意味著一個文明的湮滅,因此人類從基因中便對綠色有無盡的親近感,因為它是生命的起源,是大自然的顏色。綠色給人無限的安全感和親和力,象征著自由和平、新鮮舒適;偏亮的黃綠色則給人以清新、活力、快樂的感覺;明度較低的草綠、墨綠、橄欖綠則象征沉穩(wěn)、知性、成熟。
雖然“色彩心理學”目前并沒有被心理學家族正式接納,但不可否認的是,色彩作為一種視覺感官,的的確確的從生理及心理上對人們帶來影響,而一個人對色彩的選擇,也正是其一部分內(nèi)心動態(tài)在客觀世界的映射。因此當我們了解掌握了色彩與心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并用于實踐中,便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nèi)チ私庖粋€人,去改善性格弱點,甚至增強職場表現(xiàn),使我們獲得進步。
(作者單位:廣州白云工商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