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巍微
高中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實驗性比較強的學科,學生學習物理的最終目的是利用所學到的物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所以教師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把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現象相互聯系起來,選擇學生比較熟悉、感興趣的物理生活素材,開展物理生活化教學模式,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與實際應用能力,師生之間共同構建輕松、高效的物理課堂。
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不僅僅要傳授給學生物理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例如邏輯性思維能力、抽象性思維能力、實際應用能力等,將來可以成為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人才。物理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而實際生活中處處存在著物理想象,在高中物理課堂中開展生活化教學能夠讓物理知識回歸生活,讓學生能夠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做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
1 引導學生尋找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素材
物理知識和人們的實際生活有著較大的聯系,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尋找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素材,把實際生活案例導入到物理課堂上,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主性與積極性,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例如,在學習“失重與超重”的時候,學生可以去觀察電梯在工作過程中體重計的變化情況,學生就能夠很好的理解失重與超重的概念;在講解“曲線運動過程中的速度方向”的時候,教師在實驗室中讓學生用砂輪來分析熾熱微粒飛出的方向,直觀的觀察物體在運動時呈現出的曲線速度方向;學生可以利用一顆雞蛋、一杯水、食鹽,就能夠直觀的觀察物理現象,在水杯中假如食鹽,然后放入雞蛋,就能夠讓雞蛋浮出來,學生就會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從而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物理學習中去。
2 利用實際生活素材來自制物理實驗儀器
在高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實際生活素材來自制物理實驗儀器,這樣既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物理來源于實際生活,也能夠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把物理實驗的主導權交給學生。例如,學生可以利用現實生活中廢舊的邊腳料、氣球、膠帶、飲料吸管、橡皮筋、乒乓球、易拉罐等來自制物理實驗儀器或者開展物理實驗,讓學生擁有較強的成就感。比如,在學習“向心力”的時候,需要證明“用圓錐擺來大概驗證向心力的表達式”,這時候就可以用廢舊的小球沿著畫好的圓開展圓周運動,但是這樣的實驗效果較為不明顯,學生在動腦、動手中發(fā)現用小電風扇就可以制作出電動圓錐擺,需要的是電風扇中的電動機,用電動機來帶動圓盤轉動,這樣既能夠得到準確的實驗結論,也能夠提升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節(jié)約意識,感受到生活中任何物品都是有用的,從而改變以往鋪張浪費的生活習慣。
3 利用生活例子解釋物理原理
高中物理概念、原理較為抽象、復雜,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性思維能力才能夠有較為透徹的理解與認知,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例子來解釋高中物理原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點,從而加深對所學物理知識的記憶與理解,例如,在講解“凝固、汽化、熔化”的時候,可以結合生活中最常見的水來開展教學,當把常溫水煮開之后,揭開蓋子,就會有“霧”飄出來,這就是水蒸氣,水在加熱過程中,其就會由液態(tài)狀態(tài)轉變?yōu)闅鈶B(tài)的水,這就是所謂的汽化;冬天的溫度在不斷的下降,雨水就會由于低溫而形成固態(tài)的水,這就是物理的凝固原理,最終得出雪是液態(tài)水經過一系列的凝固而得來的。
4 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生活化物理教學情景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多媒體技術作為一項輔助的教學工具,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備生活化的物理教學情景,給予學生更加理想的視覺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多媒體技術能夠把抽象、復雜的物理知識用圖片、聲音、視頻的形式更為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例如,在學習“自由落體運動”的時候,在傳統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無法細致觀察物體的落體運動狀態(tài),而這時候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以最慢速度播放,這樣學生就能夠更為直觀、詳細的了解物理運動原理。
5 物理課后練習生活化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利用所學到的物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所以物理課后練習也要生活化。例如,在學習了“電磁原理”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在回家之后去了解家中的家用電器,并且結合所學到的物理知識探討其工作原理,學生也可以利用網絡軟件來搜集物理資料,不斷拓寬自身的知識面。
6 總結
總之,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把物理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案例結合起來,開展生活化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并且利用過所學到的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做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