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玲
【摘 要】
目的: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在宮頸癌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進行診治的80例宮頸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程度、自尊程度以及抑郁程度。結果:兩組護理后的SAS、SES以及SDS評分值與護理前相比均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更為明顯(P<0.05)。結論:對宮頸癌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減輕焦慮程度以及抑郁程度,增強自尊程度。
【關鍵詞】 綜合護理;宮頸癌;心理情緒
每年全球大約有47萬名女性患有宮頸癌,且約有20多萬女性死于宮頸癌,我國的新發(fā)宮頸癌患者例數高達全球總數的1/3[1]。在治療宮頸癌的整體過程中,專業(yè)護理干預是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確保治療效果的關鍵。本研究主要探討了綜合護理干預在宮頸癌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進行診治的80例宮頸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0例,年齡31~84歲,平均(49.25±8.27)歲;病理分型:鱗癌27例,腺癌13例;FIGO分期:Ⅰb1期14例,Ⅰb2期16例,Ⅱa期10例。對照組40例,年齡32~84歲,平均(48.73±8.36)歲;病理分型:鱗癌26例,腺癌14例;FIGO分期:Ⅰb1期13例,Ⅰb2期16例,Ⅱa期11例。兩組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包括:1)心理護理:宮頸癌患者由于擔心疾病而極易出現抑郁、恐懼、煩躁等負面情緒,護士可以鼓勵患者適當宣泄壓抑的情緒,可以采取音樂療法對患者的情操進行陶冶;2)健康教育:一些宮頸癌患者會合并有高血脂、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等疾病,醫(yī)護人員必須對患者著重加強宣教,一旦發(fā)生癥狀必須立即匯報,以及時進行處理;3)飲食護理:術后耐心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指導患者多多食用高熱量、高蛋白、低鹽和易消化類的食物,盡量少吃多餐,多食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4)術后護理:營造整潔、舒適、干凈的住院病房環(huán)境,定期對床褥和被套進行更換,觀察并記錄患者的切口引流管情況,定期對創(chuàng)口進行消毒換藥,防止發(fā)生切口感染。5)社會支持: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的朋友和家屬進行交流,獲知患者的經濟情況和家庭成員,指導患者的家屬多對患者進行精神上的支持、關懷和鼓勵,保證患者能安心治療,提高治療的依從性,緩解術后引起的不適感。6)靜脈穿刺護理:在靜脈穿刺的過程中嚴格貫徹無菌技術的操作規(guī)程,必須提高護理人員的靜脈穿刺技能,穿刺點盡量選用上肢,以減少下肢靜脈穿刺的幾率,從而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
1.3 觀察指標
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AS)、自尊量表(SES)以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程度、自尊程度以及抑郁程度。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對比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護理后的SAS、SES以及SDS評分值與護理前相比均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更為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的SAS、SES以及SDS評分值對比[(±s),分]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與護理前相比,#P<0.05
3 討論
宮頸癌作為女性生殖系統(tǒng)極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其發(fā)病率僅次于乳腺癌而高居第二位[2-3]。引發(fā)宮頸癌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分娩次數、病毒感染、吸煙和性行為等。臨床上對于早期的宮頸癌患者主要采取手術療法,大部分患者因為擔心腫瘤是否會出現復發(fā),卵巢、子宮被切除后會面臨生育能力的喪失,術后的性生活是否和諧等問題,常常會出現恐懼、焦慮、煩躁、自卑等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4-7]。宮頸癌患者的負面情緒在很大程度是因為對疾病專業(yè)知識的了解程度不深,在片面的認知基礎上盲目加深心理焦慮和恐懼程度,自我調節(jié)能力相對較差,從而抵觸治療,并對疾病康復產生絕望,對最終的治療結局不利。抑郁能引發(fā)患者食欲下降以及睡眠障礙,降低機體的耐受能力,進而導致腫瘤細胞活躍,促進腫瘤的進一步發(fā)展惡化。隨著現代醫(yī)學模式的迅速轉變,人們對護理的要求普遍提高,不僅會注重軀體癥狀的緩解,還會重視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本研究對觀察組采用心理護理、靜脈穿刺護理、術后護理、健康教育、飲食護理和社會支持等多項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結果發(fā)現,兩組護理后的SAS、SES以及SDS評分值與護理前相比均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更為明顯(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能使宮頸癌患者的負面心理情緒得以緩解。
綜上所述,對宮頸癌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減輕焦慮程度以及抑郁程度,增強自尊程度。
參考文獻
[1] 呂倩靈,張玲,林偉平.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及病毒載量對宮頸癌癌前病變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04):804-805.
[2] 謝珊艷,任鵬,呂晨君.TCT,HC2-HPV-DNA檢測和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篩查中的聯(lián)合應用[J].中國性科學,2014,23(03):82-84.
[3] 劉少曉,程曉燕,鄭紅楓,等.紫杉醇聯(lián)合順鉑新輔助治療局部晚期宮頸癌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06):432-434.
[4] 蔡斌,吳昊,豐有吉,等.100例宮頸癌臨床病理特征與宮旁侵犯和盆腔淋巴結轉移的關系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5,31(05):366-368.
[5] 余麗,羅紅蓮,蔣映.化療間歇期隨訪路徑表對年輕宮頸癌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3(03):563-566.
[6] 田愛旭,葛杰,于荷穎.全程關護護理模式對子宮頸癌患者心理健康和術后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2):113-114.
[7] 鄒倩,陳中群,張莉,等.心理護理聯(lián)合疼痛護理對改善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睡眠質量的觀察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s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