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娟
閱讀是學生拓寬眼界,提升文化底蘊的重要途徑,高效率的閱讀教學將會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產(chǎn)生關鍵性的影響。在小學階段,高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開始逐漸擁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思想也開始成熟,能夠對一些文章發(fā)表出不同的看法,教師應把握好這一關鍵的教學階段,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他們的閱讀意識,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基礎保障。
一、明確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閱讀能力是能夠綜合體現(xiàn)學生的語感、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一種綜合能力,同樣也是需要學生通過長時間的學習和訓練才能形成的。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樣一段話:“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沒有帆,也就沒有風,閱讀就獨立地在知識海洋里航行?!奔又趹嚨脑囶}中,閱讀理解也占據(jù)了相當大的分值。由此可見,閱讀對語文學習以及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二、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
(一)精讀課文
合作探究、多讀少講是新課標對當前語文閱讀教學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精讀閱讀教學應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給他們自主學習和感悟的空間。首先要提示指導學生預習;要安排充裕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通過反復的朗讀逐步地理解課文;對學生理解起來感覺困難的重點語句,可以在學生初讀的基礎上提出有價值的、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細讀深思;要善于針對學生的自學質疑,有的放矢地進行點撥;在此基礎上再組織好討論交流,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把學生的理解與體會逐步引向深處;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自學實踐中逐步地提高自身理解語言的能力。例如,在精讀《林?!芬晃闹小皫X的特點”這部分時,我就設計運用了“讀——畫”法來強化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感悟能力:通過重點詞句的強調式朗讀訓練,引導學生準確領悟大興安嶺的與眾不同及形態(tài)、數(shù)量之多;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畫簡筆畫來表現(xiàn)“云橫秦嶺”和大興安嶺形態(tài)的方式,深化學生對大興安嶺“溫柔”這一特點的體悟。
(二)略讀課文
讓學生略讀課文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將精讀過程中形成的能力在實踐中加以應用,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因此在略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給學生一定的獨立空間,讓他們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先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提出本次略讀閱讀的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最后根據(jù)學生閱讀的情況提出一些緊靠重點且趣味性較強的問題,讓班級學生一起討論、交換意見、積累方法。略讀教學中,對于單個字、詞的認識和理解不作為教學的重點,更注重對文章的解讀,要求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甚至要超過精讀教學。在教學方法方面,同精讀課文的教學相比,教師要更加放手,注重引導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讓學生在自讀實踐中自悟自得讀書方法,逐步提高理解和積累語言的綜合素養(yǎng)。例如,在略讀《阿里山的云霧》一文時,在學生正確朗讀后,我們針對“閱讀提示”中“作者為什么會對阿里山的云霧產(chǎn)生莫名的驚愕與喜悅?”這個閱讀難點,把教學重點放在了指導學生的反復誦讀上:通過運用恰當?shù)恼Z氣和語調,準確讀出阿里山云霧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自己感悟并說出“阿里山云霧的變化莫測”與“作者莫名的驚愕與喜。
(三)指導學生勤于感悟、主動積累
閱讀并不是最終的目的,閱讀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陶冶情操,積累美詞佳句和寫作素材,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完成從讀到寫的遷移,切實發(fā)揮出閱讀教學的效用。因此,在教學過層中,教師需要要求學生記憶一些優(yōu)美的段落,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積累。例如,《桂林山水》這篇課文,作者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yōu)美簡潔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向我們展現(xiàn)了桂林山水的美景。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我主要運用了“熟讀成誦”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在反復的吟誦中,學生深切地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意境美和語言的韻律美;在研讀交流中,學生逐步領悟了作者“抓住特點,對比描寫”的表達方法。
(四)引導學生獨立思維、讀寫整合、優(yōu)化閱讀效果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需要指導學生有側重地寫好摘抄型、歸納型、感想型、評析型四類讀書筆記,還可以結合訓練重點設計相應的小練筆。我們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并通過對讀書筆記和練筆的質量等方面制定相應的彈性目標,鼓勵學生求異求新;通過讀書筆記展評等輕松多樣的形式吸引和激勵學生廣泛地去交流、去創(chuàng)新、去超越。這些都為學生最終的“習作”減緩了坡度[4]。例如學習《荔枝》一課時,我們運用了“細讀――賞析”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準確具體地把握母子親情、領悟作者刻畫人物的手法:首先讓學生通過細讀,找出課文中描寫細致的句段,并在旁邊的空白處加上眉批,然后談一談這樣寫的妙處;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討論和交流,共同品評這些細節(jié)描寫的精妙,品味作品樸實的語言中所包蘊的真情。這就為學生在寫作時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來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積淀了方法。
三、結語
總之,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寫作與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與發(fā)展。身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善于分析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認知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年齡特征,通過各種途徑探究閱讀教學的新模式,讓學生在有效的閱讀教學中不斷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