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瓊
一、主動親近學生,為學生樂學英語做好鋪墊
從心理學角度來劃分,小學生所處的階段屬童年時期,年齡大約在9~12歲之間。小學生的世界色彩斑斕,獨特而又神奇,從發(fā)展和教育前景看,這是一片希望的綠洲。我從剛接觸學生第一天開始,就著手想方設法讓學生們喜歡我,甚至愛上我,進而喜歡和我快樂的學習英語。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如果說智慧要靠智慧來鑄就,愛心就要靠愛心來呼喚。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了一個學生,也就意味著他好運的開始了,厭惡一個學生無異于摧毀一個學生。其實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殊性格,這就更加要求教師要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景體驗中接受教育,健康快樂的成長、成人、成才。我們常常聽到這種說法:“你必須贏得學生的尊重?!钡?,開學第一天,學生都拿出最好的表現。這是我們“贏”來的嗎?我們是否在假期與學生家長進行了一對一的交流以達成這種默契?當然不是,開學第一天,學生給我們的尊重是自愿奉獻的。至于如何對待這個禮物,決定權在我們手中,最好的教師會將這種尊重不斷鞏固并一直延續(xù)下去。教師打噴嚏的時候,全班都要感冒,這既不好,也不壞,只是事實。我們的影響是明顯的,我們關注的東西,學生們也會關注。如果我們可以信賴,與學生關系良好,他們會想方設法讓我們開心,如果我們缺乏可信性,學生就會想方設法和我們對著干。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對我這位年輕的英語教師感興趣呢?我的大致做法是:第一點,注重衣著,得體大方。第二點是自己主動去和學生接觸。隨著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教育已成為教師向學生和家長提供的一種服務,面對享受服務的“上帝”,教師熱情一點,主動一些,應該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第三點,與學生接觸、交流中自然、大方適當真誠的贊美他們。在和學生相處期間,我從來不吝嗇使用贊美的語言,贊美之言好比陽光普照萬物生長,彼此都感到溫暖,拉近師生的距離,要考慮的重點是怎樣才能使學生和我一起快樂的學習英語、日常生活中會靈活運用所學英語。
二、從興趣入手,為學生樂學英語服務
鄉(xiāng)鎮(zhèn)小學從三年級才開始學英語,大家都有好奇心。第一次走進課堂時,我先在黑板中間寫著:“Hello, I like English.”鈴聲響后,我唱著一首輕快、簡短的英語歌曲,然后用英語、中文進行自我介紹,最后,問學生們已經會講過哪些英語了,比如,日常交際用語方面。這時候教室里Hello, hi. Goodbye, bye-bye英語之聲響起。于是,我馬上補充說出何時使用 Hello, hi. 何時使用Goodbye, bye-bye 且當場請學生上臺表演,請“小評委”進行點評,教室里樂意融融,學生們都感到學習英語特別好玩。在教授“How are you ?”單元時,我先讓同學們回憶前面所學過的何時使用 Hello, hi. 何時使用Goodbye, bye-bye英語。接著講到我是 I .你是 you.見面問好How are you? 謝謝你Thank you .對不起sorry.沒關系Thats ok. 見面說聲Hi ,hi.再見,再見See you (C U).早上好good morning.晚安,晚安 Good night.同時伴隨著身勢語。經過幾輪操練,在大家都會說的情況下在小組之間進行pk賽,這時大家都非常興奮,平時只有在電視節(jié)目里看到別人展開pk賽,而今天自己也能實實在在的感受是什么滋味。通過合作、比賽展示學習結果,學生們一下子就快樂地記住了許多英語單詞以及如何使用,更難得的是他們覺得學習英語特有趣,好的開始也就意味著成功的機率是比較高的了。
三、嘗試多種方法學英語,為學生快樂學好英語做后盾
作為教育教學第一線教師,對于學生不僅要“授之以魚”,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漁”。為了讓學生能看懂簡單的英語意思,我采用多聽、多讀、多背、多寫、多用,同時大膽地鼓勵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識記、學習。比如,在上到“ Unit2 My family”時,課前唱了I love my family歌曲,引導學生看課文插圖,大概了解中文意思,用英語又怎么說,接著播放課文DVD,把學生帶入課文情景之中。指導朗讀時,以多種形式進行,且當場抽查朗讀效果,鼓勵每一個學生大聲說出英語。大聲說出英語有利于背誦,為了鞏固、加深印象,要求人人抄寫板書內容,指導學生上臺書寫,接著領讀,體會當老師滋味。當我問及學生是怎樣會認讀課文內容、簡單英語時,他們得意的說:“熟能生巧嘛?!?/p>
四、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為學生快樂學好英語延伸
日常生活中,我要求學生在和我見面時全部用英語進行問好或簡單對話,同時鼓勵他們和其他人也要大膽地說英語。我每節(jié)課英語都會提前到教室播放英語課文磁帶,簡單英語歌,英語小故事等,有些時候我組織學生觀看小學生英語光碟,看前提出要求,看后分享感受,學生們很喜歡這種學習方式,于是也比較容易學習好相關的英語知識了。課外活動時,我組織學生進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活動,比如唱歌、表演、講故事、朗誦等。讓學生通過多渠道接觸、學習運用英語,這樣,人人覺得英語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它時刻都出現在我們生活中每個角落,同時幾個會講英語的在一起又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總之,鄉(xiāng)鎮(zhèn)小學生快樂學習英語何嘗有現成的路來走。雖然,我們的教學條件,學習英語環(huán)境比不上縣城的小學生,但是,只要我們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抱著不服輸,肯定能行的工作態(tài)度,善于學習,積累,借鑒成功經驗,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視英語教學為樂事,將快樂學習英語信息傳遞給每一個學生,那么我們鄉(xiāng)鎮(zhèn)的小學生學習英語何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