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丁槊
摘要:本文主要通過了解放射性衰變、γ輻射和光電效應等來利用閃爍探測器測定伽瑪射線的能譜。伽馬閃爍探測器由碘化鈉、鉈活化晶體和光電倍增管組件組成,該探測器接收信號后放大,測量了峰的能量值,據(jù)此來研究其性質與特征。
關鍵詞:伽瑪能譜;閃爍探測器;能譜測量
利用γ能譜儀可以測量物質中γ射線的能量分布,在此基礎上可以測量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對生產與生活都有著廣泛的指導意義。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利用閃爍探測器測量能譜逐漸成為一項廣泛采用的新技術。
1 測量的理論依據(jù)——放射性衰變與γ輻射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按原子序數(shù)來排列,可以用Z來表示。Z的值等于核中質子的數(shù)目;電子的數(shù)目也等于Z,但只有當原子是電中性的,如果它與Z不同,即更大?;蚋。┰邮且粋€離子。原子核的中子和質子之和形成了原子質量A。大多數(shù)元素可以有一個以上的值而不失去它們的同一性;這是因為中子的數(shù)量不一定等于Z。通常,原子質量的一個值在自然界中是最豐富的,被稱為最豐富的同位素。
核中有兩種力:分別為長庫侖力和短距離核力。第一個是排斥的,因為質子都帶正電荷。核力是核子的特征,正如它的名字所說的那樣,它是短程的,因為它的作用只能在很小的距離上感知,并且是核保持在一起的原因。原子數(shù)小于83的元素中最豐富的同位素通常具有一定數(shù)量的中子,它們在排斥力和吸引力之間提供平衡,這意味著它處于穩(wěn)定的構型。其他具有不同原子質量的同位素也可能是穩(wěn)定的,但有時中子的數(shù)量會導致力的不平衡。在最后一種情況下,結構將是不穩(wěn)定的,核是放射性的。Z大于83的核自然不穩(wěn)定。
放射性核通過不斷發(fā)射粒子和電磁輻射來更加趨于穩(wěn)定;可以理解為放射性衰變。放射性衰變的主要類型有:
α衰變:“母”核發(fā)射出α粒子(包括氦原子核,2個質子和2個中子):AZX→A-4Z-2Y+α,α衰變在原子數(shù)大于或等于83的元素中自然發(fā)生,包括鈾、鐳等。
β衰變:在“母”核中,兩種反應中的一種發(fā)生:a.中子發(fā)射β粒子后變成質子:AZX→AZ+1Y+β-;b.質子通過正β粒子(正電子)的發(fā)射而變成中子。AZX→AZ-1Y+β+當原子通過作用力“俘獲”一個軌道電子時,質子形成中子;也就是逆β衰變。
γ衰變:伴隨α和β衰變的高能電磁輻射。當“子”核處于激發(fā)狀態(tài),通過發(fā)射伽馬粒子形成更穩(wěn)定的構型:AZX*→AZX+γ。每個放射性核具有特有的γ輻射能量,并且在伽馬能譜中,它被用來確定樣品中存在什么樣的放射性核素。放射性衰變不會無限期地持續(xù)下去,最終由這個過程產生穩(wěn)定的最終子核。
2 實驗過程
一般來說,有兩件事來確定伽馬源。一種是從源發(fā)射的伽馬射線的能量;另一種是單位時間內離開源的伽馬總數(shù)。在這種光譜學中使用的同位素的典型衰變方案將從β衰變開始。然后進行伽瑪發(fā)射到基態(tài)的子同位素。但是它也可能衰變到一個或多個中間激發(fā)態(tài),每個衰變產生一個對應于能級間能級差的能量的伽馬,最后到達基態(tài)。所有這些伽馬可以通過閃爍計數(shù)器來檢測。注意,開始整個過程的貝塔通常會被吸收(因為它們是電子)并且根本不會進入閃爍探測器。所檢測到的每個特定伽馬的數(shù)目,以及因此由MCA顯示的伽瑪峰的高度,將取決于源的活動和該特定衰變的躍遷概率或半衰期。因此,光譜產生關于核的離散能級和它們的壽命的信息。
伽馬閃爍探測器由NaI(Tl)(碘化鈉,鉈活化)晶體和光電倍增管組件組成。
該檢測器接收信號,并將其放大,然后將其發(fā)送到多通道分析器(MCA)。模型5010提供運行光電倍增管所需的高電壓,同時它還接收并放大從管陽極基部接收的信號。
MCA由一系列單通道分析器(SCA)組成。SCA是一種每當輸入能量范圍內(E,E+E)到達檢測器時產生輸出脈沖的裝置。換句話說,輸入脈沖是“計數(shù)”,如果它的能量落在這個選定的范圍內。在MCA中,SCAS以這樣的方式布置,使得它們的電子窗口被布置成使得觸發(fā)一個信道的最小能量位于最大能量的頂部,以觸發(fā)先前的信道。來自第一SCA的脈沖在信道1中計數(shù),來自第二信道SCA中的第二SCA的脈沖等。在本實驗中使用的MCA具有1024個信道。由于整個系統(tǒng)集中在計算機的一張卡片上,可以通過計算機中存儲的軟件,可以控制卡的功能,并顯示MCA的輸出。然后將該放大的模擬信號發(fā)送到MCA,在該MCA中模數(shù)轉換器輸出數(shù)字信號,脈沖高度分析器確定信號屬于哪個信道,然后觸發(fā)該信道的計數(shù)器。累積的信號將由計算機顯示為在1024個通道中的一些通道中增加計數(shù)(峰值),每個峰值對應于放置在檢測器下面的源發(fā)射的特定伽馬射線。如果MCA已經被適當?shù)匦?,這些峰的能量,因此伽馬射線的能量,可以直接從計算機監(jiān)視器讀取,否則峰值由它們的信道號來表示。在最低通道中積累的數(shù)據(jù)通常對應于X射線能量而不是伽馬射線。然而,目前的探測器對X射線的能量并不是特別敏感,因為為NaI晶體提供光屏蔽的鋁外殼會吸收太多的X射線能量。然而,其他具有特殊“窗口”的探測器也可以用于X射線。為了獲得源的真實伽馬譜,有必要理解脈沖高度譜中通常存在的一些除了伽瑪峰以外的特征。
3 實驗結果分析
由于從放射性物質中彈射出來粒子會具有大量的動能,氣體會因其電離,所以伽馬射線電離物質。通過仔細實驗和結果分析,我們了解了光電效應、電子偶的產生、康普頓邊緣和后向散射峰,并用閃爍探測器對伽馬能譜進行了測定。
參考文獻:
[1]翟娟,賴萬昌,尹楚歐.伽瑪能譜測量中NaI(Tl)探測器的性能測試,成都理工大學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電子制作,2017(14).
[2]駱遙,米耀輝.航空伽瑪能譜測量系統(tǒng)標定技術與標定程序,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4(05).
[3]李繼安,賀建國.伽瑪能譜測量的應用及資料處理的討論,核工業(yè)203研究所,鈾礦地質,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