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思美
內(nèi)容摘要:在新課改已經(jīng)開展多年的今天,雖然語文教學改革不斷深化,但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還存在著教師“低效”的工作。因此,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具有自己個性化的教學模式,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抓住高效課堂教學這個關鍵詞,切實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形成學校教學特色,已是當前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面臨的一個緊迫任務。
關鍵詞: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 有效教學
目前,城鄉(xiāng)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存在著現(xiàn)實的差距。究其原因,包括農(nóng)村學習條件差,教學資源匱乏,家長文化素質低等等。真正走進小學語文課堂,就不難發(fā)現(xiàn),“課堂低效”是造成教學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已是當前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面臨的一個緊迫任務。下面,就如何提高農(nóng)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談談自己的淺見。
一、重視課前準備
備好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經(jīng)調查發(fā)現(xiàn),當前,部分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師平時課前準備不足,課前準備只限于讀讀參考書,寫寫教案,甚至存在應付思想。要使一節(jié)課真正成為一節(jié)高效課堂,我覺得首先課前的準備最重要。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苯處熤挥性谡n前親密地與文本接觸,認真地解讀文本,制定恰當可行的教學目標;并完成詳細的教案,才能胸有成竹地應對各種動態(tài)的生成情況,才能對癥下藥,游刃有余。 那教師課前 要準備些什么呢?首先教師要認真?zhèn)浣滩?,在鉆研教材上花功夫,備學生,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jié)問題;備教具,根據(jù)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的實際需要制作好教學所必須的教具或課件、學生操作的學具;其次要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只有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以上準備工作,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才有保障。
二、讓課堂教學豐富靈活
雖然新課程改革已推行多年,教師的教學思想和觀念在不斷改變,但有一部分農(nóng)村教師的改變力度不大。課堂依然存在著以傳授知識為重要目的,以剖析講解為重要形式,采用灌輸式,課程改革流于形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甚至一部分學生還有厭學的心理,課堂教學效率可想而知。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而課堂能否高效的關鍵在于教師要讓課堂“活”起來。這就要求教師要徹底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課堂教學氛圍,設計的問題要緊扣教學目標,有明確的目的性和一定的思考價值,能夠激起學生思考,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學《武松打虎》一文中老虎進攻,武松避讓的過程這部分時,我創(chuàng)設了分角色表演武松打虎這一環(huán)節(jié),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又感受到了武松機智勇敢、有勇有謀的英雄性格。教師還要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一起來學習、討論,真正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人,用和藹的態(tài)度、親切的語言感化學生,打消學生的顧慮,讓學生敢想、敢問、敢說,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他們興趣、愛好和個性發(fā)展的課堂環(huán)境,消除學生緊張、害怕的心理,讓自己與學生感情上融洽,心理上溝通。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課堂教學才會充滿活力。
三、注重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情感教育不可忽視,因此,在教學中不能忽視情感因素的影響。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師生情感交流的氣氛,在講課時做到以情動人,才能撥動學生的心弦,點燃智慧的火花,使學生產(chǎn)生求知的欲望。特別是語文教學中蘊含豐富的情感因素,教師要善于挖掘這些內(nèi)在的情感因素,把作品中的情感因素與自己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以此來調動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喚起學生內(nèi)在的情感、共鳴,讓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例如,在教學《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課時,我首先做到入情入境,然后帶著學生走進故事,通過情感的熏陶,學生們自然會被邱少云嚴守紀律而英勇犧牲及鋼鐵般的意志而感染,會有很多心里話想對老他說,這樣,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感情就產(chǎn)生了共鳴,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就會更牢固,對內(nèi)容的理解也就會更深刻。
四、設計好訓練點
語文能力的提高要靠訓練, 每一節(jié)完美的課都會設計相關鞏固、應用、拓展等訓練,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本文所要掌握的語文知識的基礎上,轉化成自己的語文能力。如:學習《裝在信封里的小太陽》這篇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庫伯的內(nèi)心活動那一部分時,在學生對庫伯那種矛盾和不安的心情有了深刻的體會后,我設計了仿寫句子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踢球時,我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窗,這時我心里想: 最后 ;學完《花木蘭》這課后,讓學生表演課本劇,體會她忠孝兩全的崇高品質 。
在教學過程中,抓好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的能力及語文素養(yǎng)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五、課后持續(xù)發(fā)展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延伸
“課堂見真功,課后有余功”,課后的拓展是高效課堂的延伸。學生課后的學習是高效課堂啟迪、感悟的必然,也是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課后持續(xù)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課后去探究課堂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如學完《凡卡》這篇課文后,學生對凡卡產(chǎn)生了無限的同情之心,便可以讓學生以《我想對凡卡說》為題寫寫心中想對凡卡說的話或讓學生發(fā)揮想象續(xù)寫《凡卡》;又如學完《武松打虎》一課,學生對武松這一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我便鼓勵學生進一步閱讀《水滸傳》,并把看到的精彩情節(jié)說給同學聽。
總之,提高農(nóng)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方法還有很多,有待于我們教師共同探究,共同提高。讓我們攜起手來,使農(nóng)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走出一片燦爛的天空!
參照文獻:
1、《小學語文課程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
2、《教研信息》總第77期
3、小語研究會《追求真實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