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領導干部要以正確的政績觀為指導,對定下來的工作部署,一抓到底、善始善終。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發(fā)揚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任接著一任干,切忌急功近利。
然而,有少數(shù)領導干部有意無意以“功成不必在我”作掩護,在工作中消極怠政不作為。有的在落實改革舉措上既不敢破除陳規(guī)陋習,又不敢整治頑瘴痼疾,更不敢觸碰自身利益;有的在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上面對強烈訴求,卻辯稱矛盾形成都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問題解決也必需“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能躲則躲、能捂則捂、能拖則拖,造成小事拖大、大事惡化。凡此種種,當為借故不為,哪里是什么“功成不必在我”,都是對黨和人民事業(yè)的損害。
不可否認,一些領導干部奉“拖字訣”為圭臬、甘心碌碌無為,與擔心干得多錯得多,影響頭上的“烏紗帽”不無關系。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前不久頒布的《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lián)斝伦鳛榈囊庖姟访鞔_指出,對不擔當不作為的干部,根據(jù)情節(jié)該免職的免職、該調整的調整、該降職的降職。信號已然十分鮮明,消極怠政者借口再堂皇也沒有市場了,只有“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才能隨著事業(yè)的發(fā)展乘風翱翔、大展抱負。
(《中國紀檢監(jiān)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