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玲琳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绷暱倳浽?018年新年賀詞中如是說。2018年,“奮斗”無疑是每位高校團干部的年度關鍵詞。
是時候和“佛系青年”告別了。2017年的網(wǎng)絡熱詞層出不窮,“佛系”概念尤其讓人印象深刻。這里的“佛系”并非宗教概念,而是反映一種處事態(tài)度,人生態(tài)度,即凡事不爭不搶、怎樣都行的處事方式。然而,當我們處于如今這樣一個偉大的歷史節(jié)點,當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目標時,當代青年,尤其是當代高校團干,應以不懈奮斗為己任。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每個階段都有著無數(shù)的仁人志士為之奮斗,為之奉獻青春、熱血和生命。同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什么是高校團干的貢獻?我想,勇于奮斗,開拓進取,才是實現(xiàn)偉大理想的途徑。
然而奮斗的勇氣和動力來自何處?如何將奮斗的口號內(nèi)化為個人的行動習慣和行動指南?首先必須要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僅是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之“鈣”,也是廣大團干部的精神之“鈣”,是我們的指路明燈,也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在炮火紛飛的年代,理想信念是劉胡蘭“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正氣之源;是董存瑞“為了新中國,沖??!”托起炸藥包的無畏之源;是楊靖宇與日寇殊死奮戰(zhàn)、壯烈犧牲的頑強之源。在和平年代,理想信念是黃大年報效祖國、甘于奉獻、勇于創(chuàng)新的奮進之源;是孫家棟“少年勤學,青年擔綱”的才學之源;是朱敏才、孫麗娜放棄優(yōu)越生活環(huán)境,成為“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的精神之源。廣大團干部必須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方能在奮勇前行的路上披荊斬棘。同時,新時代高校團干的奮斗必須要和國家民族的整體利益結合起來,奮斗方向要與國家、民族的發(fā)展方向相一致。大海航行靠舵手,只有沿著正確的航向,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除了堅定的理想信念,高校團干部的奮斗離不開學習。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河北某地的幾位高速公路收費員,在當?shù)厮新窐蚴召M站停止收費面臨失業(yè)的情況下,集體要求政府解決工作。在網(wǎng)上的視頻里,有一位女士這樣說:“我今年36歲了,青春都交給收費站了……現(xiàn)在什么都不會了,只會收費?!边@段話被廣大網(wǎng)友所詬病的便是不思進取,安于現(xiàn)狀,年紀輕輕就停止學習,停止奮斗。與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江蘇開放大學的張煥國,以88歲高齡成為當年全國年齡最大的大學生;是98歲仍在授課的“世界上最年長的瑜伽教練”唐.波丞—林奇……這些生理年齡在80歲以上的老人都活成了18歲的模樣,而生理年齡尚年輕的80后收費員卻已垂垂老矣。我們處于一個不斷變革不斷進步的社會,當你停止學習的時候,便是被社會拋棄的時候。作為以青年學生群體為工作對象的高校團干,需要意識到工作經(jīng)驗是重要的,但是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本領才是工作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支撐和源泉。正如習總書記所教導的:“青年人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睂W習是伴隨我們奮斗的終身伴侶。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愿廣大高校團干部在奮斗中綻放青春光彩,在奮斗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
(作者系南京大學法學院原團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