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書育人,理解、尊重和信任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這是朱紹禹語言教育的核心理念。這種理念對改進當今的語文教學,提高語文教育質(zhì)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xiàn)實價值。
關鍵詞:朱紹禹 語文 教育觀
朱紹禹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他關于語言的教育有很多精辟的論述,這些論述是他長期從事教育教學實踐的結(jié)晶,也是他從事教育思考和研究成果的總結(jié),具有鮮明的語文教育特色。
一、語文教育終極目標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正是從以人為本這一理念出發(fā),朱紹禹將語文教育放在培養(yǎng)人、尊重人、完善人的高度考察,將教書與育人結(jié)合起來,認為“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
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觀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仍然把他們當作教學的客體。在教學中,這些教師把自己當作是教學主體,把學生看作是聽眾或者是看客,實行著“填鴨式”教學。這種“填鴨式”教學使學生沒有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更談不上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師應該把學生當作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勇于自學,學會思考和質(zhì)疑,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要盡量避免有導無學的情況出現(xiàn)。因此,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教學活動是一項雙邊活動,教和學之間是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雖說學生是受教育者,但他們是具有主體意識的個人,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教師要強調(diào)全面性,多給學生理解和表揚,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和自信心。只有這樣,學生在教學中才能感覺到教師對他們的愛,在人格被尊重的同時感受到幸福。學生只有感受到這種愛之后,才會在成長的路上愛祖國,愛生活,成為一代新人。如果在教學中體會不到愛,感受不到尊重,只接受那些懲罰、命令,這種方式下教育出來的學生容易自私,這種教育也是一種失敗的教育。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觀念
理解和信任學生,重要的是真心地將學生作為服務的對象,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為學生服務,就不會強迫學生適應自己,而是努力適應學生,研究學生,善于在知識與學生之間架橋,使學生順利到達知識的彼岸;為學生服務,就是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信念,相信所有的學生都能配合教師把教學任務完成,能夠幫助教師把教學水平提高;教師要做到為學生服務,既要教書又要育人,喚醒學生心中真誠、善良、美好的情感,要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美好人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幫助他們發(fā)展、成長?!笆箤W生的自尊心不是受到壓抑而是得到舒展”,就要真正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去教學,讓學生覺得課堂氣氛民主,自己就是學習的主人?!袄斫夂妥鹬貙W生的學習有幫助,可能對其整個人生都有幫助。”所以,作為教師,必須把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做好。
(一)人心管理——溝通情感的橋梁。朱紹禹說:“由于理解和尊重,就做到了感情交流,心靈溝通?!比说墓芾碚f到底就是對人心的管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情感的溝通,實行“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情感管理模式,師生之情應該是含有母愛又超越母愛,含有友情又超出友情??傊?,要用真誠去喚醒學生的良知,用真誠去理解學生的過失,努力幫助每一位學生走向成功。
(二)表揚激勵——轉(zhuǎn)化后進的法寶。朱紹禹說:“教師能站在學生的角度理解他的思想感情,也就進入了這個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愛是教育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愛的雨露應該遍及所有的學生。很多學生由于經(jīng)常受批評,所以表現(xiàn)不好,有的甚至還會頂撞教師。但是和優(yōu)等生相比,他們更脆弱和敏感,教師的教育要更加講究策略。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善于找到他們的優(yōu)點,對他們給予肯定,最后讓他們達到向自學轉(zhuǎn)化。朱紹禹先生說:“最后進的學生,也會有三條五條的長處,有的長處還很獨特,一般人趕不上?!?/p>
(三)換位思考——理解學生的前提。平心而論,學生也有難處。他們在學校受教師管制,回家聽父母之命,很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教師應多換位思考,理解和關愛他們。而關愛學生,理解是基礎。只有愛學生,才能去體察學生,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想他們之所想,解他們之所難,把學生當作知心朋友,與他們敞開心扉地交流。
參考文獻:
[1]朱紹禹.語文教育序文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2]朱紹禹.語文教育科研導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胡潔,女,貴州省銅仁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現(xiàn)代漢語)(責任編輯 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