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回想
多數(shù)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都是根據(jù)課標來安排教學,對教材滲入的一些機動的小練筆的訓練,有的教師只是一帶而過,甚至不加理睬,學生練筆的機會就變少了。學生現(xiàn)場習作訓練的機會少了,又怎樣進行指導提高呢?有專家呼吁:“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把寫擠進課堂去。”從一個“擠”字道出練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生字連字成段歸納課文內(nèi)容是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語言文字訓練,促進課文學習與習作練習相結(jié)合的一項有效措施。因此,指導學生隨文練筆,使“學生字”與“小練筆”有機穿插,可幫助學生逐漸提高習作能力,養(yǎng)成動腦動手的良好寫作習慣。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生字教學與習作訓練比翼雙飛呢?下面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嘗試:
一、邊學生字邊摘抄文本中有生字的句子,找準結(jié)合點引導學生連成通順的話
我們知道,在語文教學中,字詞教學始終是教學中的一個重難點:識字量大,內(nèi)容較為枯燥。學生往往學了這個,忘了那個,復習前面的字,又忘了后面的字。反反復復,識字效果總是不盡人意。因而,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辛苦。在中、高年級的語文課上,學生學生字就更沒興趣了。識字是寫作的基礎,識字的目的是為作文打下基礎,打好識字的基礎,才能順利進行作文。如果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生字的時候,讓學生一邊學習生字,一邊摘抄課文中有生字的句子,然后引導學生增減句子的詞語(注意保留生字在句子里),找準歸納課文內(nèi)容的結(jié)合點,把這些有生字的句子不分次序連成一段完整通順的話就是課文內(nèi)容了。學生動腦學又動手做,自然喚起了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diào)動。這樣,在課堂上不但使學生掌握了生字,還給學生提供了隨堂練筆的機會,習作能力也會在訓練中逐漸提高。
用這種方法進行生字連字成段歸納課文內(nèi)容時應注意:
1.課前要求學生充分預習課文。
2.歸納課文內(nèi)容時要用上全部的生字。
3.語句要簡明、通順。
二、根據(jù)課文題目或課文中的重點句擴寫
1.課文題目擴寫
有些課文的題目與課文的內(nèi)容存在內(nèi)在聯(lián)系,題目已簡潔地點明課文要表達的內(nèi)容,那么我們就考慮用擴句的方法,在題目的基礎上,加上有生字的適當?shù)脑~語,擴展成意思完整的句子句群連接通順就是課文內(nèi)容了。例如,五年級上冊第九課《西風胡楊》,題目已直接告訴我們這篇課文是講胡楊的,胡楊的什么,胡楊怎樣呢,下面是一名學生用本課生字歸納的課文內(nèi)容:
胡楊生長在沙漠上,是最堅(韌)的樹,它的根(莖)很長,能在零上四十攝(氏)度的(炙)熱中聳立,它將浮華虛名讓給別人,把(摧)(肝)(裂)膽的風沙流給自己,死后身軀千年不(朽)。胡楊滋(潤)了西域文明,每逢烈日(蒸)(熬),樹身都會流出咸咸的淚,它們(祈)求人(類),將上蒼原本賜給它們的那一點點水留下,圍(墾)開發(fā)將使它們遍體鱗傷。
這里的課文內(nèi)容雖然歸納得不夠全面,但語句通順,有條理。學生通過這樣的課堂練習,既鞏固運用了本課的生字,又掌握了課文內(nèi)容,還進行了一次小練筆,達到三練的目的。
2.課文重點句擴寫
課文的重點句子,往往能反映課文的內(nèi)容。找出這些重點句,并對這些重點句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然后用帶有生字的、恰當?shù)恼Z句來表達。課文的內(nèi)容就歸納出來了。例如,五年級上冊第7課《海上日出》,只要抓住課文的重點句“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理解“這”指的是什么,體會“偉大”“奇觀”是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有關的語句,細細品味,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課文內(nèi)容就在這樣有意無意的學習中寫下來了。
準確、簡潔的語言是歸納課文內(nèi)容的重要因素,只有學會生字,理解課文,熟練掌握語言工具,才能把課文內(nèi)容完美地寫出來。生字連字成段的形式多種多樣,我們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或幾種形式進行訓練,長期堅持下去,生字連字成段歸納課文內(nèi)容就會成為知識的小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