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忠”一“孝”——中華民族兩大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tǒng)和根基,加上英姿颯爽的女性英雄形象在現(xiàn)代社會的進步意義,使得花木蘭的故事在現(xiàn)代社會備受關注。這也是電影《花木蘭》能夠風靡美國,美國人崇拜花木蘭的主要原因。
動畫影片《花木蘭》曾風靡美國
前不久,美國好萊塢宣布要翻拍真人版的《花木蘭》,引起全球影迷的關注。殊不知,20年前即1998年,動畫影片《花木蘭》曾在美國上映風靡一時。
一名女扮男裝的古代巾幗英雄,一個現(xiàn)代美術風格的大力女孩形象,伴隨著中國的長城、宮殿、古戰(zhàn)場、騰飛的巨龍及悠遠的東方文化,令1998年6月的美國影壇嘆為觀止。這就是美國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動畫影片《花木蘭》(“Mulan”),無數(shù)美國觀眾在接觸這一可歌可泣的中國古代傳奇之際,也領略并驚嘆影片展示出的古老中國文明的輝煌。
《花木蘭》的故事取材自中國南北朝樂府民歌代表作《木蘭詩》,迪斯尼公司與美國藝術家以其獨到的眼光,將中國千年來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蛻變?yōu)榫邆湟磺幸氐牧餍形幕?,得以風靡美國。
《花木蘭》自1998年6月19日起,在全美首映的周末三天票房記錄就達到2300萬美元,是迪斯尼以往5年所制作的電影中“口碑最佳”的一部。從東岸的紐約大都會,到西岸的舊金山灣區(qū),《花木蘭》首映的周末在家家電影院引發(fā)了排隊的長龍,剛剛放暑假的中小學生和成人們蜂擁而至,競相先睹為快,“木蘭!木蘭!”的驚呼聲不絕于耳。幾乎90%的觀眾都對這部新片給予高度的贊賞,兒童們看完后則大都興奮地表示還想再看?!痘咎m》的魅力與轟動效應于此可見一斑。
其實在這部動畫影片出現(xiàn)之前,大多數(shù)的美國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花木蘭這個人物的。這部影片拍攝出來以后,很多美國人就成為了花木蘭的忠實粉絲。
美國人拍攝《花木蘭》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因為美國只有短短200年的歷史,雖然他們現(xiàn)在的綜合國力強大,但是在文化底蘊這方面還是匱乏的,而通過翻拍國外的經(jīng)典人物,再加上西化的元素,可以達到傳播自己文化的目的。
花木蘭深受外國人喜歡
花木蘭的文學形象來自于《木蘭辭》,講述的是名為木蘭的少女代父從軍,征戰(zhàn)沙場,從軍多年卻無人發(fā)現(xiàn)她是女兒身,在戰(zhàn)爭勝利結(jié)束后凱旋歸朝,建功受封,卻不慕名利,辭官回家的故事。
由于歷史久遠,詩中原型花木蘭的形象已然成謎,只有她的事跡還在隨著這首詩一代又一代地流傳下去,此故事的原型形象也已經(jīng)不再是討論研究的重點,因為花木蘭這個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每個人心中的花木蘭形象或許不盡然相同,但是花木蘭所傳遞的一種民族精神和氣節(jié)卻是始終影響著國人的。
首先,“孝道”是中國文化的根基之一,中國人講究“孝”,而花木蘭就是典型的“孝女”。念及家中老父年事已高,女兒毅然拿起軍帖,代父從軍,要知道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女子多從事家務,極少拋頭露面,更不用說上陣打仗殺敵,從封建倫理道德上就已然是大逆不道,這種對封建禮教的反叛,正是為了維護更大的道義——即“孝道”。
其次,是木蘭忠君愛國,“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中華文化傳統(tǒng)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忠君報國”,在木蘭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足以讓她成為古代女英雄的代名詞。
而花木蘭形象在現(xiàn)代的廣為流傳和現(xiàn)代人呼喚的“男女平等”,呼喚“女權主義”的意識是分不開的,在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中憑空出世的女英雄,代表了一種“巾幗不讓須眉”的凜然大義,自然會受到現(xiàn)代女性的追捧和崇拜。
一“忠”一“孝”——中華民族兩大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tǒng)和根基,再加上英姿颯爽的女性英雄形象在現(xiàn)代社會的進步意義,使得花木蘭的故事在現(xiàn)代社會備受關注,就是在國外也廣受歡迎。因而,圍繞花木蘭的故事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搬上熒屏,這也是《花木蘭》能夠風靡美國,美國人崇拜花木蘭的主要原因。
“洋木蘭”能更好地傳播美國價值觀
當然,美國人之所以崇拜花木蘭,也是因為在這個英雄身上所散發(fā)出的精神品格多少也契合美國人的思想。
迪斯尼電影《花木蘭》中的木蘭擁有現(xiàn)代女性的勇敢,有著西方女性的個性張揚,代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與解放,她有理想、有追求,想要建功立業(yè),光宗耀祖。影片中的花木蘭有以下突出特點:
第一,女權主義。木蘭代父從軍,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了女性也可以走上戰(zhàn)場,保家衛(wèi)國,實現(xiàn)了女性解放的理想。第二,個人英雄主義。花木蘭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在劇中,木蘭憑借個人的勇敢和機智,制造雪崩打敗敵人,又打倒單于救了皇帝和全城百姓,這無疑是對木蘭個人作用的夸大。影片著重強調(diào)了個體的力量,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有著強烈的美國思想。第三,代表了女性解放。原著中,花木蘭的女兒身份從軍期間沒被發(fā)現(xiàn),而迪斯尼電影中的木蘭被發(fā)現(xiàn)時女孩后,沒受到任何懲罰,甚至還以女兒身份建立功業(yè),并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她的欺君大罪被赦免了,這更體現(xiàn)出了人們尤其是男性對女性能力的認可。第四,叛逆精神。木蘭身上有著現(xiàn)代女性的叛逆精神,她不屈服于封建禮教,并努力改變?nèi)藗儗λ目捶ā?/p>
以上這些都是美國人所崇尚的精神追求,迪斯尼為何要對花木蘭進行“西化”,也是為了更容易地傳播美國的價值觀,把它變成自己的文化符號,向全世界兜售。
(《教育科學博覽 》2011年08期、新華網(wǎng)2018.1.2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