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公司總有幾位這樣的人,每次年會抽獎都能上臺領獎,更令人嫉妒的是總有人會連續(xù)中獎。除了年會抽獎外,買彩票、超市購物等抽獎,也會讓你感嘆:為什么中獎的永遠是別人?
每個人都有機會,這次剛好不是你
假設公司有200人,年會抽獎中頭獎的機率是1/200=0.5%,連續(xù)兩年中頭獎的機率是0.5%×0.5%=0.000025%,夠低了吧。但事實上這是特定某人(你)連續(xù)兩年中頭獎的機率。任何一個人連續(xù)兩年中頭獎的機率是200×0.5%×0.5%=0.5%,跟你抽中一次頭獎的機率相等。
比起連年中獎,更令人嫉妒的是在同次年會上連續(xù)中獎的人。回到上述200人的公司例子里,假設有10項獎品,員工可重復得獎。如此,任何1人抽中2個獎以上的機率是:1-(10個獎由10個不同的人獲得的機率)=1-200×…×191/(200×…×200)=20.4%。
高達1/5的機率,會有位同事跟你說“領獎領得我腳有點酸”。這并非生而不平等,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這次剛好不是你罷了。
“有一個人會中彩票”和“你會中彩票”的幾率不相同
上述“看起來不大可能,但其實真的如此”的現(xiàn)象生活中俯拾即是,比如,英國國家彩票的中獎概率大概就只有1400萬分之一,相當于你連續(xù)投24次硬幣全是正面朝上,遠遠低于被從天而降的隕石砸中的可能性。然而,每周都有人買彩票中大獎,為什么?
其實,道理很簡單。你購買的那張彩票正好中獎的概率確實太小了。但是,買彩票的又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實際情況是,每周都有很多人買彩票,通常,他們每人還不只買一張。所以,整體來講,人們買了很多很多張彩票。單獨一張彩票中獎的概率非常小,但如果我們把所有這些極小的概率都加起來,結果就很樂觀了。因為總共有相當多的人買了相當多的彩票,最終有某個幸運者會中大獎也就不是稀奇的事情了。
所以,“有一個人會中彩票”和“你會中彩票”,這兩件事發(fā)生的幾率顯然是不同的。
利用可能性杠桿定律可提高中獎概率
有的時候我們應該樂觀看待那些我們覺得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比如某人會中彩票大獎。
這里涉及到一個可能性杠桿定律。這一定律告訴我們,只要輕微地改變就可以使得極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幾乎確定會發(fā)生。
假設美國得州的彩票經營者得州樂透公司一次性發(fā)售所有的300萬張刮刮樂,這就意味著所有的中獎彩票可能會被迅速買走,而剩下的彩票將無人問津。顯然,這可能會讓彩票經營者賠本。
事實上,這300萬張彩票是連續(xù)分6批發(fā)售的,每批50萬張,每批彩票的獎金額度也各是總獎金額度的1/6。只有在前一批的彩票基本售空后才開始發(fā)售下一批彩票。
不僅如此,數(shù)據(jù)分析甚至表明,德州樂透采用的算法會讓一些大獎彩票留在后面的批次里,以保持彩票的趣味性。
如果情況屬實,我們也就找到了利用可能性杠桿定律提高中獎概率的突破口。如果知曉了這些巨額獎金的彩票在何時可能會售出,你就會占得先機,中獎幾率就會大些。
(《環(huán)球科學》2016.4.16、中國新聞網2018.1.2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