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簡述火山石的成因特點,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克山火山石的淵源、潛在價值及傳承發(fā)展方面做了說明。
[關 鍵 詞] 火山石;淵源;價值;傳承;發(fā)展
近幾年,火山石的應用價值越來越高,有由傳統(tǒng)手工藝飾品向校園雕塑、景觀雕塑、紀念型雕塑、城市雕塑及園林雕塑發(fā)展的迅猛勢頭。目前,火山石行業(yè)方興未艾,火山石各類制品非常走俏。
一、火山石的形成原因及特點
火山石是火山噴發(fā)時,地下巖漿流出地表凝固而形成的,所含成分復雜,質地各不相同,顏色、紋路也不盡相同?;鹕绞泻锈c、鎂、鋁、硅、鈣、鈦、錳、鐵、鎳、鈷和鉬等幾十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火山石是天然的物質,高溫燒透的會是紅色,溫度稍低的會是淺紅色,沒燒透的是黑色,所以有深淺不同的顏色?;鹕绞谇逑催^程中,不會掉色,而且硬度很高?,F(xiàn)已將其應用領域擴大到建筑、水利、研磨、濾材、燒烤炭、園林造景、無土栽培、觀賞品等領域,在各行各業(yè)中發(fā)揮著無法替代的作用。
二、克山火山石的淵源及價值
制作克山火山石藝術品是一種傳統(tǒng)手工技藝,已被選入齊齊哈爾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克山火山石手工藝由幾代相傳,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20世紀初,筆者的曾祖父就用當地的火山石做一些手工藝物品,尤其做一些當地人喜歡的火山石雕刻品,像神斧子、石葫蘆等。還用火山石顆粒制作火山石貼畫,像葫蘆、婦女擔水、馬到成功等石粒貼畫。傳到筆者這一代,創(chuàng)作手藝又有了新的突破,用機械加工,粉碎火山石后,細石粉經過配方、調制創(chuàng)建了新的手工藝畫種——火山石畫。
現(xiàn)代技術,讓古老的火山石變成了寶,可用之處頗多?;鹕绞褢玫胶芏嘈袠I(yè),市場應用價值愈發(fā)凸顯?;鹕绞嬙靸r低,且受群眾喜愛,早已走進尋常百姓家。由于火山石質量輕,形成原因比較特殊,同時也具有很大的醫(yī)用價值。根據《本草綱目》記載:火山石可以應對足底皮膚粗糙、干裂等問題。除此之外,現(xiàn)代醫(yī)學表明:火山石可以消滅一些真菌,在皮膚病治療的應用中有著良好的作用。它可以釋放一些紅外線,殺滅真菌。同時由于火山石多孔的特點,也適合緩解皮膚瘙癢等癥狀。在不少家庭中,人們喜歡用火山石中的浮石來泡一下水果蔬菜,通過火山石分解水果蔬菜中的殘余農藥,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還有一些愛美女士經常用火山石來洗臉,可以達到細膩皮膚、祛除角質、祛痘等效果。
三、克山火山石的傳承與發(fā)展
火山能量石掛件不同于普通的飾品掛件,它是用克山遠古火山的火山沉積物——火山巖,經過選礦、破碎、煅燒、粉碎、研磨、成型、燒制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經過地質學家長年的地質調查及研究,這種天然的火山巖原礦中含有天然活性碳、鍶、鉀、鋅等近三十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且能持續(xù)釋放負離子,蘊含巨大能量。負離子具有消除空氣中的煙味、異味、惡臭等作用。像火山石研磨碗,是用天然火山石雕刻而成的,用于手工研磨各種粉料和觀賞。
目前,在繼承原有產品特點的基礎上,推陳出新了一系列火山石新產品。例如,在原來產品的基礎上對負離子能量石吊墜外觀進一步研發(fā),進行鑲鉆、不銹鋼包圈等一系列外觀改進,使得產品更加符合大眾的審美要求,推出新款能量石吊墜。負離子能量石吊墜含有對人體起到保健作用的負離子,其中負離子能與空氣中的正離子、灰塵、微粒雜質等中和,有凈化空氣的作用。
現(xiàn)在有許多殘疾人通過參加免費開辦的火山石畫制作培訓班學會了這門技藝,已經在市場站穩(wěn)了腳跟,不僅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同時也為傳承文化非遺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在齊齊哈爾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內二輕市場、百花園等設柜臺展覽、銷售火山石系列產品。在2017年第十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中,一幅《我的中國夢》火山石畫大放光彩,中外游客愛不釋手,被哈爾濱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收藏。
四、保護和利用好克山火山石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信息資源,也是歷史的真實見證。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實現(xiàn)可持續(xù)的經濟、文化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意義重大?!必S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保護好,傳承好,其意義不言而喻。
“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識,是維護我國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權的基本依據。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不僅是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國際社會文明對話和人類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火山石畫,火山石的傳統(tǒng)手工藝一定要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并將其發(fā)揚光大。
[作者簡介]
王潤華,1964年出生,黑龍江省工藝美術協(xié)會會員,齊齊哈爾火山石第三批非物資文化遺產傳承人,齊齊哈爾觀賞石協(xié)會副會長,齊齊哈爾市殘疾人培訓基地技師,齊齊哈爾市工程學校大工匠師傅。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殘疾人再就業(yè)培訓基地
(編輯: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