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煙斗工藝品在中國具有近千年的歷史,煙斗的造型設計與審美價值隨著時間而不斷的變化著,以研究煙斗造型設計的美學思想為主,通過對煙斗審美性的分析來深入的認識煙斗,學習如何去鑒賞煙斗的優(yōu)劣。
[關 鍵 詞] 建水;瓷陶煙斗;造型設計;審美價值
一、煙斗的常用材料石楠根
煙斗的制作在形態(tài)上是多種多樣的,其造型也是豐富多彩的。對于煙斗來說常用的材料主要有石楠根、海泡石、紫陶、木質材料、金屬材料等。其中應用最多的便是石楠根,除了石楠根外還有很多的材質是可以選擇的。
石楠是一種多年生喬木,生長速度非常緩慢,根莖質地細密堅硬,紋理艷麗,透氣散熱,阻燃力強,這些特點成為了制作煙斗的首選材料。海泡石是一種白色、質輕的礦石,在歐洲最初被用來雕刻成裝飾品使用。但是海泡石非常容易破裂,怕摔。因此,海泡石煙斗多為手工制作,雕工精細、造型優(yōu)美是海泡石煙斗的主要特征。市場上除了比較常見的石楠根和海泡石煙斗,另外也存在一些比較特殊的煙斗客收藏紅木、陶瓷、鐵質和毛皮等材質制作的煙斗,但大多由于其散熱性不好、實用性不強,而僅僅有極少數(shù)人在使用。
制作煙斗時,如果發(fā)現(xiàn)煙斗材質上帶有沙眼,那么就要想方設法通過改變煙斗的造型來避免沙眼的影響,但是如果沙眼太大或者無法躲避,會采用在煙斗表面做一層噴砂處理的方式,留下木頭表面堅硬的部位,一方面消除了沙眼的潛在危害,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木質本身的自然紋路。對于沙眼還有一種稱為“補土”的補救方式(是指沙眼過大而用其他物質填充),但這些處理方式都是退而求其次的方式。
二、煙斗造型設計的審美性與鑒賞性
(一)觀其造型設計
煙斗可謂是典型的微型藝術。其形狀有圓形、六邊形、燈籠形等十二種基本形態(tài),而各種形態(tài)又有其各自獨特的特征。在觀看一件煙斗的形態(tài)時,其是否飽滿、平整,煙嘴是否在其正中,線條是否流暢,弧度是否規(guī)整,面與面、點與點是否對稱等,這些都是反映煙斗品質的重要特點。
(二)看其色
煙斗常見的色澤有黑、褐、紫、白、青等五種,這些顏色的形成與選擇的材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特別是一些特殊色彩的材料,使得煙斗接近深褐色或赤褐色。一般對于色彩的要求就是以色彩飽滿為主,不追求艷麗,但是色彩要溫婉柔和,不能有過于刺眼的色彩,更不能有瑕疵。對于設計煙斗的色彩來說,一般不會超過三種,豐富的色彩并不能給煙斗帶來好的效果,相反過于復雜的色彩會使得煙斗變得雜亂不堪??傊?,色彩要以簡單為主,且色彩的搭配多以同類色為最佳色彩,整體煙斗的色彩要溫婉柔美。
(三)看其光
品質絕佳的煙斗在外表都會打磨出光澤感的,這點上石材、木材、陶瓷等材質制作的煙斗都是一樣的。這種光澤是通過“磨光”技術處理后形成的?!澳ス狻笔菬煻分谱鞯囊豁椫匾厣?,也是整個煙斗制作工藝中最為耗時耗工的部分。通過磨制工藝即可使器物表面產生啞光、亮光和鏡面光等不同的質感效果。例如,陶瓷類的煙斗,如果想要獲得亮光的效果,就必須進行拋光,拋光必須使用獨有的極其細膩的鵝卵石、玉石、瑪瑙石等沾水對其進行反復研磨,直到器物表面光亮鑒人為止。
(四)感其質
煙斗的質感以細膩如脂而著稱,一件成功的作品表面沒有瑕疵,能給人以緊密光滑、質地堅硬、溫潤如玉、磬之有聲的質地感。這點無論是什么材質的煙斗都是一樣的,很多藝術家在制作煙斗的時候會選擇一些石楠根來制作,并要求保留石楠根的原始材質,不需要進行打磨。我認為還是打磨的好,畢竟煙斗是需要用手和嘴接觸的,那么觸手的第一感覺便印證了煙斗的好壞,所以打磨后的煙斗在質感上具有極強的質地,給人的感觸也是不盡相同,尤其是接觸到嘴邊的時候那種溫和的感覺是無與倫比的美麗。因此,質感是考驗一個煙斗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標。
(五)看其藝
煙斗的制作工序復雜,對技術的純熟度要求很高。例如,拉坯講究心正、眼準、手穩(wěn),器物的薄厚是否均勻、形態(tài)是否規(guī)整,這些都反映了作品工藝的精湛程度。煙斗的繪制過程(包含繪制、刻坯、完成三個基本步驟)通常是由書畫家與煙斗制作者合作完成,對繪制者的審美修養(yǎng)和書畫功力有相當高的要求。待圖案繪制完畢后便進入刻坯工序,這也是整個裝飾工藝的重要創(chuàng)作過程。因此,從煙斗的造型設計可看其裝飾形態(tài)是否美觀、線條是否流暢、畫面是否疏密有致、層次是否分明,從而判斷其工藝是否精巧。
三、煙斗造型設計的藝術美與內涵美
煙斗的造型設計是有局限性的,因為煙斗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傳承性,所以煙斗的造型基本都是相同的,很少有太大的差異感。所以要想認識到煙斗好的藝術美和審美內涵就需要從兩方面來入手。第一是煙斗的本身形態(tài)之美,這點可以說是造型、材料、材質等固定的美感。第二是煙斗的裝飾內涵美,可以說裝飾性多是以雕刻的形態(tài)為主,或者是畫上去的藝術題材,這種題材包含中國山水畫、花鳥畫、民間故事、藝術民俗等。所以我們在欣賞煙斗時是需要從這兩方面入手的。
在欣賞煙斗造型的藝術美中,首先欣賞煙斗的形式美,要對煙斗作品的比例與尺度、對比與和諧、節(jié)奏與韻律、對稱與均衡等形式美的規(guī)律有一定的理解,其次還需要分析點線面的合理性,以及煙斗各個部分的造型設計是不是具有人性化,然后在舒適性上也許需要考慮煙嘴入口的感覺如何、吸氣的間隔如何等,另外從煙斗的形態(tài)來看,有圓形、方形、還是六邊形等,這些煙斗是不是都是左右對稱的,拿在手里穩(wěn)定不穩(wěn)定,給人的感覺是不是非常舒適等??傊瑹煻返脑煨兔朗腔A的制作工藝,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是考核匠人水平的重要部分。
煙斗的裝飾美主要是通過在煙斗外部刻畫的裝飾內容,這些內容都是美術題材的繪畫形式,很多藝術表現(xiàn)都是采用中國畫的手段,或是采用唐詩宋詞來進行表達情感,因此在設計中煙斗的制作除了基礎工藝外,還需給其賦予全新的藝術價值,那么裝飾內容便是欣賞煙斗藝術的另一種方式。在欣賞的過程中我們自身需要具有一定的藝術知識,如中國畫的知識、民間美術的知識、書法的相關知識等,這樣一來你才能在欣賞煙斗的過程中知道每一個煙斗所代表的含義,并通過煙斗的藝術形態(tài)來認識煙斗背后的故事,從而認識煙斗的價值。另外便是具有一些民族民俗性的特殊的煙斗,例如,少數(shù)民族的煙斗制作,在裝飾上不再采用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而是把本民族的圖騰、精神向往、民族特色刻畫到煙斗上,這樣的煙斗更是別具一格,具有極強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因此,對于欣賞煙斗來說,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領悟到煙斗所具有的藝術審美與藝術價值。
總之,對煙斗的認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很多時候煙斗的匠人自身也是難以全面精通的,需要具有極強的工藝技巧與藝術修養(yǎng),要品評一個煙斗要從多方面來欣賞,還需要品評者具有極強的藝術修養(yǎng)。另外我們看到不同的煙斗匠人所制作的煙斗也是各不相同的,這一方面是不同文化、不同地域所造成的文化差異,導致人們對于美感的品鑒標準存在差異性,也是人們對于煙斗所理解的內涵不同所形成的價值觀的不同。總之,煙斗的研究是一個全新的問題,更是一個深入的問題,需要今后的人們不斷地去探索。
參考文獻:
[1]李朝春.建水名家煙斗賞析(下)[J]. 收藏界, 2011(5).
[2]劉翔宇.我國藝術品市場金融化趨向及藝術品金融特點分析[J]. 東岳論叢,2012(5).
[作者簡介]
陳俊任,1988年出生于廣東雷州,湛江市工藝美術協(xié)會會員。于2013年加入雷州煙斗部落。2016年榮獲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chuàng)意獎金獎。2018年作品被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館館藏。
(編輯:劉莉琴)